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用溫度,敲醒冰冷的石頭

石雕家吳建松

瞿欣怡‧李芸霈
user

瞿欣怡‧李芸霈

2007-02-01

瀏覽數 2,550+

用溫度,敲醒冰冷的石頭
 

吳建松的石雕作品,常故意留下一面未經敲鑿的、石頭最自然的狀態,他想告訴觀者,自然與人為同時並存,才有生命力。

吳建松生命中充滿著對立,這些對立卻因為機緣巧合,意外展開他的創作之路。國中畢業時,他一心想念復興美工,偏偏考上商科,想故意二一退學重考,卻因為分數沒算好,導致退學不成,還得把缺的課補齊,莫名其妙學會一項實用的技能。

當兵前一趟環島旅行,讓他在花蓮遇上啟蒙他的石雕老師傅,吳建松取消所有行程,跟著老師傅學習怎麼用鑿子跟石頭相處,離去前,老師傅對他說:「以後想要做石雕就來找我。」他沒有再回去,卻開始愛上石雕。

放下形式呼應自然美

退伍後,吳建松加入一家設計公司,終於可以畫圖,沒想到公司人手太少,他只好充當會計,他努力幫客人省錢,老闆卻說:「設計公司的意思就是,把客人的錢設計到我們的口袋!」不久後他選擇離職;好不容易做了石雕助理,眼看要走上對的路,他卻開始有另

一種懷疑。

那時候的吳建松,作品以社會批判為主,他很懷疑石頭這樣的材質,真的能傳達他內在的想法嗎?後來他才發現,不是石頭不行,而是他自己不夠格操作這塊素材。他只追求外在的批判與形式,卻忘了與自然呼應,忘了看看手下這塊石頭的美好。然而,一個龜裂的石頭卻讓他看見自然的美好,從此他開始揚棄技法,思索著要如何用最適當的方法,呼喚素材的生命。在他眼中,石頭是冷靜的,敲擊卻很熱烈,透過一次次的敲擊,石頭才能活過來。

選擇到三芝,除了便宜,更重要的是這裡的多雨。他喜歡下雨的濛濃飄緲,讓他可以沉澱思緒;大雨不停,他在工作室敲打石頭也更加專注,嘈雜雨聲襯得室內出奇的安靜;那絲絲惱人的雨更迷人,雨的旋律讓他對石頭擊出對話。

說來奇怪,三芝的藝術家們有許多都愛雨、愛冬天,不同的是, 別人可能只是靜靜地烘手取暖,吳松義卻用鑿子鐵鎚,搭配雨聲一起敲擊,讓三芝的雨變得更熱鬧。

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