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底在台北美術館大廳展出的「Design together」集設計聯盟,由一群六年級設計師,以「台設計」風格為題所展出的二十三件作品中,有件作品特別引人會心一笑,也特別受參觀者矚目,甚至在網路票選上榮獲參觀者最喜愛作品的第一名。
究竟是什麼樣的台式風格作品如此擄獲人心?
其實這個作品很簡單又有創意,它把台灣傳統辦桌文化用創意幽默的手法改良,將傳統塑膠袋式的紅色桌巾改用浴帽的形式罩住桌面,不會在露天之下隨風飄揚;同時更美化與增添桌巾本身的趣味性,把辦桌時桌上常見的瓜子盤、醬油碟子與杯盤等直接畫在桌布上,賦予杯盤各種表情,讓參觀者感到親切又有趣,紛紛詢問是否有量產可以購買。
這件超台的設計作品其實是出自一群六年級女生團隊之手,來自水越設計的年輕女性設計師,把成長過程中對台灣辦桌文化的印象找出趣味點,看似傳統俚俗的鄉下文化,如果改用欣賞與幽
獨特常民文化,就是台式風格
水越設計創辦人周育如其實並非設計科系出身,大學學法文的她因為嚮往法國文化而留學法國,沒想到就此開啟她的設計之路。在歷經留學法國、遊學德國、荷蘭、西班牙及澳洲等地後,1996年回台創立水越設計,設計出一系列叫好又叫座的平面產品,例如設計師專用手記本、生活風格美食手記,以及365天的超小型年曆等。
周育如用限量生產方式,讓這些叫座的作品賣到點到為止就好,她認為,好的東西如果大量生產,只會造成市場削價競爭,最後就是生產一堆賣不出去的舊庫存,一個負責任的設計師不應該做這種不環保的事情。
外型平易近人,一身鄰家女孩裝扮的周育如,雖然設計了許多歐洲風格的生活產品,但是她也積極找尋屬於台灣的獨特創意。
「常有日本人問我台灣設計師的特性是什麼?」周育如說:「老實說我答不出來,但是我卻很容易找出日本設計師的特色。」原因就在於日本無論在建築、文化或設計上都是均勻發展,可以形成水準整齊的日式風格。
不過,周育如已經領悟到台灣因為歷史背景所產生的多元文化,既然不容易定位,還不如不要定位比較好。對於像她這樣新一代的本土設計師而言,不如嘗試從本土日常生活中找出創作的元素,自然就是一種台式風格了。果然,這次北美館展出的本土設計師作品中,水越設計設計的辦桌桌巾與土地公土地婆風貌的欄杆鏢尾,就台到不行;誰說一定要穿著夾腳鞋、短褲、汗衫、聽台式音樂才能做出台式風格的產品?
前不久,工研院台灣創意中心邀請周育如開一門有關品牌的課,周育如第一個反應就是:「拜託,不要再談品牌了。」她覺得台灣這幾年談品牌已經過度,對她而言,要建立一個品牌沒有捷徑,就是腳踏實地去做,最重要還是堅持的態度,如果一直跟隨潮流抄襲國際風格,永遠都創作不出自己的品牌。
關於這一點,倒是與這次負責六年級生設計師聯展的亦傑創意行銷總經理詹麗華的看法雷同。
擁有多年文化行銷經驗的詹麗華認為,這群新一代設計師的自有品牌如果要打入國際市場,唯有尋找自己熟悉的生活元素,賦予創作上獨特的價值,才能獲得外國人的青睞,因為這些元素是他們所無法擁有的,更顯獨特。
臭豆腐賣到要排隊,就是品牌
這次北美館聯展落幕後,北歐櫥窗創辦人黃世嘉,已經打算在北歐設計精品店內成立台灣設計師專館,專門販售屬於台式的設計作品風格。
一向崇尚北歐極簡風格的黃世嘉說,台式風格的生活用品易於喚起消費者的情感,因為這是大家所熟悉的元素,這種接近本土生活的風格是一個很好的銷售切點。他認為台灣設計師的問題不在於做不出好作品,而是能不能打動消費者的心,有人關注,後面的市場機制才會起來。
什麼是品牌?周育如說,她常覺得巷口賣臭豆腐的老闆賣了這麼多年可以賣到大家都排隊購買,這就是品牌,因為他建立起本土人喜歡的口味與信任,更找出其中的獨特性。
2005年,周育如與一群設計師到泰國參觀泰國生活產品的設計展,回來後大家都有一個很大的感想,那就是泰國的設計師都很團結,齊心齊力將本土創作發揚到極致,引起世界重視。
所以他們這一群六年級設計師也打算團結一致,找出屬於「台設計」的風格,透過將來一次又一次的聯展,讓大家看到台灣新一代設計師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