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冒每年在全球造成600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預計到了2009年,將升高到1兆2000億。
除了經濟上的破壞,仿冒還可能致命──仿冒的手機電池可能爆炸,而仿冒的煞車碟和每年在飛機上發現的高達五十萬個仿冒零件,更可能引發重大的交通意外。
防偽技術市場看漲
美國《商業週刊》指出,儘管美國和歐盟政府正在積極制定防堵仿冒的法規,但獲利飽受威脅的企業界已經等不及了。如今全球的大企業已經開始採取積極行動,利用最新的科技手段大舉圍堵仿冒品。
例如,不久的將來,美國的汽油公司可能將在自家油品摻入奈米微粒,供業者檢驗自己買到的汽油是不是正牌貨。奈米與分子科技在這個用途上,正逐漸扮演起吃重的角色,未來商店、海關人員,或調查人員極可能透過奈米微粒、DNA標記、顯微雷射蝕刻等方法,判斷眼前物品的真偽。
品牌屢遭不法業者冒用的大型藥廠AztraZeneca,已在他們的知名藥品Nexium加入了拆開藥包時會自動破損的隱藏式分子標籤。
不久的將來,藥房可能只需掃描每一盒AztraZeneca藥品上的條碼,便能判讀藥品的製造時間與地點,以分辨真假。
除了AztraZeneca,其他諸如Xerox、3M、Kodak、NCR,以及成千的中小企業,都對這技術表示了高度興趣。雖然提供這種高科技標籤技術的業界規模目前還很小,約僅有5億美元的規模,但每年已經以10%-15%比率快速成長。位於美國達拉斯的AuthenticInc.公司擁有分析汽油、藥品和飲料真偽的技術,營業額成長率高達35%,讓這家小公司創業僅六年,營業額便高達2500萬美元。
仿冒猖獗,更讓Hermes或LV這類精品,每年蒙受800億美元損失;但是,總公司位於法國,不久前也在波士頓開設分公司的品牌Signoptic Technologies想出了解決辦法。他們擁有一種在每只皮包、寶特瓶或紙盒,印上類似指紋的號碼辨識系統技術;隨著產品出廠的號碼,可以讓消費者輕鬆證明自己買到的是真貨,若這種技術能夠迅速普及,精品業者和全球消費者的權益,都將獲得更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