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蓄積躍上浪頭的能量

只看人生價值的總和

林孟儀
user

林孟儀

2009-02-01

瀏覽數 4,650+

蓄積躍上浪頭的能量
 

65年次的余俊浩(化名),進入職場以來,一路戰功彪炳,剛工作半年就以新人之姿,為主機板公司談成一筆國際大單,讓公司當年的股價和獲利都翻了一倍;他也立刻從專員被升為總監,並奉命前往新加坡成立子公司。之後他轉往另一家電子企業的美國分公司工作了五年,去年中他離職,和幾位美國股東正打算創業,在洛杉磯成立多媒體公司。

但是這波金融海嘯來得又急又兇,景氣大反轉,完全打亂了他的計畫。

看人生總和,不在意短暫不順遂

余俊浩創業所需引進的好幾億元資金,股東和銀行瞬間收傘,沒了著落,創業大計只能暫緩;而占他個人資產配置三分之二的美股投資和海外基金,損失了七成,現在只剩下兩、三百萬元台幣的價值;使得最近要結婚的他,答應買給新婚妻子的5克拉鑽戒,現在前面恐怕得加個小數點!

「創業就暫緩圓夢,晚個幾年,也沒什麼好急的;就像去海邊衝浪,今天浪沒起來,明天也會起來!」」余俊浩天性樂觀,換做一般人,早就懷憂喪志,意氣消沈了。幸好他過去表現突出,現在他正幫昔日老長官創立的公司,負責美國業務。

「一直想那些『if』的東西,沒有用,我看的是人生價值的總和,」余俊浩舉管理學上的總體成本(TCO,Total Cost of Ownership) 概念為例指出,大家怕無薪假、怕失業,第一個念頭就是喪失了很多機會去賺錢,但若短期的基本生活仍可被滿足,無薪假只是機會成本的轉換,沒有錢是比較痛苦一點,但現在卻多了很多時間,可以用來做很多事情,「職場只是生活的一部分,現在正好讓大家重新思考,是為了生活而工作,還是為了工作而生活。」

不能改變大環境,但能調整自己!

余俊浩曾在新加坡、美國、大陸工作過,也經常到歐洲出差,見識過不同文化看待工作與生活的方式。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德州工廠生產線上的墨西哥員工,都是契約工,「你今天通知他來上班,他很開心,通知他不要來上班,他也很開心,因為他可以跟家人出去玩、可以上教堂,和朋友聚在一起唱歌。」

他認為台灣的年輕人除了工作以外,沒有其他去處,所以失去工作,就變成loser(失敗者),全世界就不見了!「這時反而可以把時間重新配置到其他地方,和家人、朋友享受另一種時光。」

對余俊浩而言,人生處於不斷的循環,遇到低潮,他會修正對自己的期許和目標,並時時思考,如何做好準備,才能在高點來臨時,跨出第一步。

「如果我現在只能處理一加一等於二的事,那就不該多想微積分的事。」他盤點自己,雖然投資有損失,但原本就有做理財規劃,現金水位夠;雖然創業引資停擺,但多媒體生意長遠仍具前景,所以他也持續與合夥人、金主、銀行保持互動。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關掉壞消息接收器

看著電視上每天哀鴻遍野的裁員新聞,余俊浩提醒三十世代,「當這社會集體得了憂鬱症時,你可以把sensor turn off,隔絕這樣的影響,才不會讓群體的力量把你個人帶著跑。只要轉念,不需要得到深山裡才能做修行,即使電視一直開著,每天都報負面新聞,對我來講也沒有影響。」他的思維非常「鈍感」,不輕易隨周遭波動而受影響。

「尤其當你要領導自己時,也要保持這樣的態度,定著在象限的某一點,才不會因為遇到陰天、晴天,就做出不同的判斷。」余俊浩相信,心境保持在一定水位上的人,遇事可以專注處理,不必還得多費力氣處理情緒;抱持鈍感力,才能自我引領,帶自己走出人生的低谷。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