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在羅馬,學做羅馬人

蔡穎卿
user

蔡穎卿

2008-11-01

瀏覽數 3,750+

在羅馬,學做羅馬人
 

1996 年底隨丈夫移居曼谷時,我自己剛剛踏出第二步的餐飲事業,因此縮小規模。我擔心自己的遠行造成管理不周,決定退出成大醫學院簡易餐廳的經營;雖然心裡不免失落,但情感天平的另一端,家庭團聚的重量穩穩地壓過我對工作發展的企圖心。

客居東南亞 享受文化衝擊

企圖心不能盡情發揮,卻不代表對工作的熱情一起熄滅。我很快地調整心情,抓緊異國生活的機會,用心觀察別人如何營運我所關切的工作主題。

12 年前,許多人眼中,泰國的生活水準遠遠落後台灣。可喜的是,我拋開所有成見,用最真切的眼光體驗生活中的一切。我甚至把泰國多采多姿的生活創意與不可思議的商業概念,用筆與鏡頭記錄下來,自己編排了一本書叫《揉揉眼睛看曼谷》。

第一次看到這本書稿的出版社,微笑婉轉地拒絕了我。負責與我面談的編輯對我說,也許歐美國家的經驗會更適合我們的借鏡。

10 年後,當我看到《遠見雜誌》的報導與嚴長壽先生的《我所看見的未來》都不約而同談起康明醫院,我想起當時自己曾經多麼費心地進入康明醫院的營養部與餐廳,試圖探訪他們為病人在痛苦生活中所創造的幸福感;我也想起1999 年,自己在康明動手術時,醫院與我之間充滿情感互動的紀錄。

不只是醫院,在充滿異國居民的曼谷,有太多商業上的想法遠超過我的認識與想像。我不只思考、分析,也在每月曼谷與台灣的往返間,慢慢將從中得到的啟發帶回我的工作職場,鮮活的感受與經驗轉借,成為我醞釀更多靈感的溫床。

泰國 創意想像無所不在

雖然自己的經驗無法藉書本與更多人分享,但這失望倒沒有澆熄我對異國生活的好奇心;我計畫以更具體的行動深入期待的探索。曼谷6 年生活,對喜歡想像、看重實作的我來說,就像精讀一本參考書籍──我學到創意與創業如何產生連結。

當我納悶為什麼有人以不同的成本概念經營租屋事業時,便決定藉搬家來觀察這個有趣的議題。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每年租約一到,我就到處尋找最想進住的大樓。也許是運氣、也或許我的積極造就這些機會,在離開曼谷前,我已經把想住進的大樓完成了三分之二。

我總共搬了5次家,兩度住進被評選為管理最好的公寓裡。因為整年居住,我才了解這些屋主的生活概念與管理團隊的實際運作。走馬看花的觀摩所無法深究的細節,我都從真正的生活中細膩地體驗了;不只在居住上的體會,所有生活的大小事也是一樣。為了有更多不同的感受,我盡量捨棄因為喜歡而產生的消費慣性,強迫自己選擇新體驗。

2002 年,當我從曼谷再移居新加坡,我的生活又有了新轉折。如果說,我從泰國的生活學到美與趣味所延伸的創意概念,那新加坡給我的教導,就是「務實」與「未雨綢繆」的生活觀。

新加坡 自我期許,樂於檢討

2002 年我們抵達新加坡時,經濟正處於一片低迷,比之1996 年初那次短期的客居,所有的生活條件已改變許多。我從其中的改變感受了新加坡人在面臨問題時是多麼地有彈性、毫不自我設限地透過多方協調來重新定位下一步。他們的心態與動作都只為了讓問題有更快、更好的解決。經濟不景氣時,總理甚至以福建話「漏氣不會死、沒氣才會死」鼓勵高學歷年輕人改變工作期待以面對現實。

在新加坡生活5 年,我感受到這個社會非常遠慮,也很有自省能力。有一次,我去移民局辦理居留證,心裡才想著某個流程的效率似乎不夠好,再下一次造訪時,問題已完全改善了。

當香港旅客批評新加坡人沒有服務的「DNA」時,新加坡沒有把時間用來討論這批評是否讓他們心服口服。報上很快地出現這樣的報導:以萊佛士集團為首的一個小組,將從各方面研究並透過教學,來輔導各業界提升服務品質。

我從新加坡的許多政令中學到,唯有深度自我期許的社會才樂於檢討;唯有檢討之後積極有效的行動,才能使自己進步。

我很慶幸自己曾在一個浪漫、充滿想像力的社會,與另一個重效率、精算成本的國家各過了好幾年。生活是一堂豐美的課,不管在哪裡我都不斷督促自己努力用功。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