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說台北市最美的巷弄是富錦街,大概很多人都有此同感吧。
無論是炎炎夏日,或是秋高氣爽的季節,在觸目所見盡是車水馬龍與高樓大廈的台北街頭,敦化北路拐個彎,忽然就像換了一個世界般,盡是枝枒交錯,綠樹濃蔭的巷弄裡,靜謐的氣氛於焉展開。
富錦街的美,不只在於獨特的濃蔭夾道,也在於它有別台北其他巷弄的規畫方式。富錦街一帶的民生社區早年雖是公教住宅區,卻以美國社區規畫方式來考量,所以無論是巷弄間的距離、公園與綠地等,都比台北市其他社區來得寬廣。
最難能可貴的,還是富錦街隨處可見的4到5層老公寓,到富錦街散步的人,總也喜歡抬頭看看這些散發出老式優雅的水泥建築,想像在裡面生活的感覺。60年代,台北市開始大量興建4層樓公寓,在揮別了過去木造房子帶來的蟲蛀與濕熱後,家家戶戶迎接4層樓公寓時代的來臨;數十年後,電梯大廈開始成為台北街頭的新顯學,4樓公寓逐漸被一一拆除;富錦街當年由於地處基隆河與濱江街一代的洲域,距離機場頗近,早年的人煙稀落,反而得以保存了這些老建築。
人與景的精彩,造就了富錦街的傳奇
不知道是因為富錦街造就了人的精彩,還是因為人造就了富錦街的精彩,多年來,商家進駐這條街,無論是茶藝館與咖啡廳,甚至是建築公司與花店,只要搬到富錦街,就彷彿對藝術與人文甦醒了過來一般,非得弄得人與自然如此貼近,才覺得對得起這一條台北市最美街道的稱號。
於是,花藝家齊云的花店開在富錦街的盡頭旁,乍看儼然就是一座低調氣派的私人宅邸,從馬路門口旁到裡面的玄關之間,盡是花木扶疏、間或擺放石雕的庭院,反而「花卉鋪」這3個字眼隱藏在不起眼的小角落裡。
而在富錦街開店長達20年歷史的「吉祥草」茶藝館,也是小小的一個漆紅色招牌低調地垂掛在門口旁,下方寫著「粗茶淡飯」4個字,讓你還沒進門就體會到茶藝館主人隨遇而安的個性。同樣也是得經過一座庭院,不同的是,裡面的花草樹木都是恣意生長,毫無任何安排,反而造就了它的隱密性。
吉祥草斜對面的咖啡館「woolloomooloo」 ,是富錦街目前熱門的去處,尤其是假日,一到中午用餐時間,門口開始排起長長等候的人潮,為靜謐的巷弄帶來熱鬧的氣息。但是咖啡館主人Jimmy竟然感到十分歉疚,他說:「雖然經營咖啡館需要人潮,但是人潮帶來的喧囂,讓我對這裡的住戶感到很抱歉。」
低調又有個性,是富錦街商家主人獨特的地方。就拿吉祥草茶藝館來說,它是最早在富錦街開店的,主人黃秋泓說,當年茶藝館在台北市大為流行,他之所以選在這條街開店,求的就是人煙稀少的寧靜,「你得知道,喝茶的人都喜歡在安靜的環境下喝,如果選在車水馬龍的街道上感覺就不對了。」
就為了保留這份感覺,一般商家理所當然地要往人潮裡鑽,黃秋泓卻在富錦街上為文人騷客找到了安身立命的場所。他本身更是茶葉界有名的焙茶師,識貨的日本遊客都知道不辭千里,包遊覽車也要過來買他烘焙的好茶,順道在吉祥草喝一壺芳香回甘的茶、嘗一碟冰涼的椰子紅豆糕。只要來到吉祥草喝過老闆烘焙的好茶,都會變成熟客,因為好茶難尋啊!
問起老闆在富錦街開業這麼多年,對富錦街有什麼觀察,老闆笑而不答,只是忙著煮水泡茶,在茶杯裡注入一杯杯茶香十足的茶水,端到客人面前,請他品嘗。待客人品嘗幾巡後,老闆才頗具禪機地說:「為什麼別人覺得我的茶好,因為茶葉是活的,你得了解它的特性,在烘焙過程中,讓它有伸展的空間,順應茶葉的葉脈伸展,它自然就會釋放出它該有的味道。」
如果用老闆講的這一番話來看富錦街,又何嘗不是同理。大家眼中的富錦街之美,其實就是這個街道被賦予了伸展的空間,無論是樹木或是居民,當生活的空間得以伸展後,自然就會起了愛美之心,於是,菩提樹盡情地交織在上頭,而居住的人則盡量地美化這個街道,無論是庭院,甚至是小小的一個窗台,都有無盡地綠意延展,久而久之,就釋放出它的獨特巷弄風華。
所以即使是一家建設公司,也幾乎讓一般遊客看不出來,只會被它庭院水池旁的小巧雕像,駐足欣賞許久。
或許是物以類聚的關係吧,富錦街的商家主人都如此低調有個性,例如woolloomooloo咖啡館的所在地,之前也相繼開了幾家有個性的咖啡館,其中最讓客人難忘的,大概就是菩提樹咖啡館吧。因為老闆超有個性,對咖啡、對美的事物都很堅持,所以也無法忍受客人的喧囂,識相的客人進門來都知道要安靜地閉上嘴巴,免得被老闆嚴厲的眼神給掃到。
而woolloomooloo咖啡館老闆Jimmy學的是建築,意外在富錦街開店的理由,竟然是不忍心讓原有的咖啡店變身成為招待所,所以乾脆挺身而出接下繼續開咖啡店的重責大任。
Jimmy開這家咖啡店也非常隨性,他喜歡用分享的概念來經營。例如咖啡店裡主要都是長桌,對於台灣人而言可能不大習慣與一群陌生人同在一桌上用餐喝咖啡,但是卻意外地受到大家歡迎。Jimmy微笑地說,這家咖啡店從咖啡到餐點其實都是配件而已,人才是主體。他在這裡開店6年,看到很多對情人原本都是各據長桌一角的陌生人,卻逐漸攀談熟悉起來,這是長桌帶來的意外好處。
至於長桌還可以有哪些好處,Jimmy說,人少的時候,其實客人的空間是很大的,因為能任意地將書籍餐具等散置在各一角;人多的時候,雖然大家都是比鄰而坐,但是因為人聲沸騰,反而更可以安心地大聲說話,而不怕吵到鄰座的人。
從小在澳洲長大的Jimmy,特地把澳洲的悠閒氣氛與講究咖啡及食材的好味道,引進woolloomooloo的獨特經營風格,他不惜成本空運澳洲知名的Toby’s Estate咖啡豆,堅持用最好的食材親手製作餐點與甜點,引進澳洲各個品牌的啤酒,就是因為覺得這些東西好,所以希望分享給客人。
學建築的Jimmy望著窗外的菩提樹,指著富錦街兩旁的公寓說,最適合人居的建築高度就是4到6層的公寓,因為無論是光線或是風向,都會讓居住者感到舒適,所以他自己也選擇住在這條街上。
只是,面對外面不動產業者對這條黃金街道的虎視眈眈,面對未來都市更新的腳步逐漸接近,也令人擔憂是否能持續保留富錦街的美。
有很多人以為,富錦街的精彩,不過是這百多公尺的巷弄而已,其實只是中間隔著一所學校,所以才讓很多人走了一百多公尺之後,誤以為來到了盡頭,只要不嫌多繞幾個彎,富錦街其實長得很,還有著名的朵兒咖啡館,桂綸鎂曾經在這裡拍過電影《第36個故事》,以及販賣南法生活風格的小普羅旺斯生活家飾店、精巧的街角麵包店,當然依舊有令台北人羨慕的大片公園綠地,讓富錦街的美,繼續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