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熱的8 月,遠傳舉辦的App 開發者大會上,《30》編輯團隊近距
離採訪LINE 母公司韓國NHN 海外事業部總經理姜玄玭。
其實LINE 並不是第一個推出免費通訊的App, 美國的WhatsApp、Cubie messenger 和中國的微信,都比LINE 早幾年推出,尤其WhatsApp 一天簡訊量就高達10 億。
短短上線1 年,LINE 全球下載量衝上5400 萬,使用人口還在快速成長,正當我們讚嘆著LINE 的成功,它們卻已經找到另一個待征服的高峰,姜玄玭溫和卻堅定的說,「我們現在要做生活平台。」
乍看之下,實在很難把眼前這位戴著細框眼鏡、端正的斯文男子,與可愛表情貼圖風靡女性的LINE 連結在一起。更讓人驚訝的是,姜玄玭一開口直接與我們用中文對談,等到上台演講時,卻又是用流利的英文為大家介紹LINE。
討論過程中,姜玄玭用最透徹的思維角度讓我們知道,LINE 做這些事情背後的邏輯,「人流就是金流」,可愛貼圖加上免費下載,目的是集中火力增加用戶人數,當人數衝高一定數量,自然就可以找到能夠賺錢的商業模式。
以貼圖小舖為例,超過120 款不同表情的貼圖,讓用戶不用額外花時間打字,一個表情就可以傳神的說出自己的心情,誇張且生動的表情,正巧符合年輕族群追求好玩且方便的特性。看到貼圖小舖大受歡迎,LINE 馬上推出付費版本,每組售價0.99、1.99、2.99 美元不等的29 款新貼圖,2 個月內創造3.5 億日圓的銷售額,成為第1 個跟使用者收費(B2C)的成功案例。
另一個正在推行的官方帳號,則是LINE 針對企業(B2B)打造的收費模式。
因為所有功能都是建立在一對一的通訊工具上,當使用者將某個官方帳號加入好友,表示他們願意接受像促銷等相關消息,對企業來說,一個可以直接連結目標客群的平台,「不再像過去傳統一對多、隨便亂發的行銷,」姜玄玭說,LINE 讓企業直接與消費者溝通,企業怎麼會不埋單。
龐大用戶人數為LINE 帶來驚人傳播力量,更加速旗下不同功能的整合運用,創造1+1 >2的加乘效應,以《蜘蛛人》設立的官方帳號為例,在短短2 個禮拜內,就累積100 萬名用戶跟隨,蜘蛛人的貼圖被使用的次數則為1700 萬次。
「其實一開始LINE 的目標就是想建立平台,」所以短短1 年內,使用貼圖小舖貼圖的LINE Camera、或是與第三方遊戲廠商合作的LINE Birzzle,LINE 利用這樣Mix & Match 的方式,組合出許多不同用途的小工具,LINE 正透過各種不同的連結,慢慢朝向一個行動生活平台發展。
最新一版的更新當中,更可以看到主頁與動態消息的出現,與臉書相似的社群樣貌逐漸成形,就這樣不知不覺中,LINE 早就從通訊軟體,變成行動版的社群生活平台。
目前,智慧型下載的App 當中,有96%是免費的,大部分收入來源是廣告,但是誰說免費不會有商機,LINE 用先使用後付費的概念,為我們帶來「人潮就是錢潮」的最好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