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作家丹布朗的暢銷小說《達文西密碼》中,藝術史學家蘭登藉由達文西畫作中的線索,偵破一起謀殺案。
其實達文西更神秘的就是他反手書寫的「鏡像字」,必須用鏡子反射才能讀出堂奧。這個技巧,同樣也在他的畫中留下線索,不論是「蒙娜麗莎」畫作中藏著電影《星際大戰》的反派黑武士,還是「聖母子與聖安妮」中的上帝恐懼的隱象,「最後晚餐」中聖杯倒放在桌上的意涵,都讓500 年後的我們讚嘆不已。
超越時空500 年的創意,達文西永遠是電影、戲劇、小說永遠追逐的題材,除了故事本身懸疑高潮迭起之外,還藏著某種3D 視覺的符碼,留給世人天馬行空的想像。
500 年後,為什麼一部10 分鐘的微電影可以創造成千上萬人次觀看?為什麼140 字的微博可以1 秒鐘帶動所有人的心跳?我們又看見「達文西的鏡子」復活了。
行動手機、行動iPad,這個世界的變化愈來愈超乎你想像,傳統強調邏輯及數字證據的理性溝通方式,很難在快速的1 秒中捉住顧客的注意力,尤其是一連串說理後,反而發現最好的溝通方式愈來愈沒有道理。
想一想,長年教育體制教我們的「理性訴求」為什麼失效?
19 世紀工業革命後,大量生產,追求最大效率,曾經主宰了整個世界;但是教育上產生思想跳不出框框的機器人,也讓這個世界愈來愈無聊。現在人們開始渴求「因感動而相信」,而不是「被邏輯所說服」。
懸疑、對比、反差⋯⋯,這種意外的觸動,反而最易帶領觀眾體驗驚喜的旅程。
本期封面故事「30 秒精準打動客戶.視覺企畫力」,是編輯團隊創新開發的新題目,我們認為在接下來的職場,在產品、行銷、甚至新的App 簡報中,視覺是不可或缺的新能力。「故事力+視覺力+數字力+市場力」,究竟該如何重新組合?而最新最夯的微電影、MV、18 分鐘演講,又捉住什麼樣的扣人心弦感動元素?
我們也特別越洋專訪了前美國副總統高爾〈不願面對的真相〉幕後推手Nancy Duarte,這個國際知名的視覺大師怎麼看1 秒鐘的感性溝通?
給自己一面「達文西的鏡子」,讓你的職場世界,開始可以和老闆及客戶一起來一趟驚奇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