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辦公室「步步驚心」求生法則

新鮮人不可不知的職場陷阱》

趙君綺、王維玲
user

趙君綺、王維玲

2012-06-01

瀏覽數 5,850+

辦公室「步步驚心」求生法則
 

職場「步步驚心」,天天上演!

為什麼再怎麼努力,升官發財總是沒你的份?

為什麼會做事的人,永遠比不上會說話的人討喜?

為什麼表面上對你掏心掏肺的同事,轉眼就捅你一刀?

不論是職場中人或是即將進入職場新鮮人,如果你還不懂這些問題的因果定律,就代表你仍不諳職場機關暗道。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一直是必然的職場命運,職場叢林變幻莫測,玄機暗藏,想要生存,就要學著先看清腳下的陷阱,避開地雷,讓自己不要成為獵物,而是可以隨心出擊的獵人。

以下是職場叢林中最容易被人忽略,卻也最致命的13 種陷阱:

01 聰明獵人篇

初進職場年輕人,總以為「我只要每天第一個到公司,最後一個離開」,老闆一定會看見我的努力,或者,做好老闆交代的事情,作個乖寶寶就可以得到老闆的青睞。

別傻了!你可能累到住院,老闆還不知道「先生,你哪位?」,或是被老闆當成沒有自己主見,只會對對對的應聲蟲。

與其當職場乖寶寶,不如作個「眼觀四處、耳聽八方」的叢林紅孩兒,因為在競爭激烈的職場叢林裡,除了具備基本的專業能力與知識外,積極主動的工作態度,才是決定你能否在職場生存的基本法則。

陷阱1 一個口令一個動作

作老闆肚子裡的蛔蟲,不用吩咐,就把事情辦好

求學時期,多數學生都是大考小考,再準備就好,畢業後進入職場,也養成等待老闆丟出工作,「把事情做好就好」的被動心態。一個口令一個動作雖然保你職場上安全過關,卻容易被取代,任何人都能做好的事情,誰說非你不可。

其實,真正的職場A 咖早在老闆丟出工作之前,就已經先找到應該要做的事,自己的價值必須由自己證明,只有積極主動工作的員工,才可能獲得更多機會,做到比老闆期望的還要多,就永遠不用擔心沒業績,有升職機會時,老闆第一個想到就是你。

陷阱2 只要認真,老闆一定會看見我

別傻了! 職場灰姑娘,也要先穿上玻璃鞋,才能被看見

要做還要會表現,讓老闆看到才算數。

職場上,每個人都希望可以嶄露頭角,被老闆注意到,有些人選擇埋頭苦幹,暗暗希望有一天老闆能夠看到他的努力,最後,才來埋怨老闆的眼光總是在愛表現的同事上。

不要天真的以為灰姑娘的故事會不斷上演,缺乏適當的時機與表現,老闆絕對不會無故注意到任何員工,反而應該把謙虛丟掉,適時讓自己的努力與認真攤在老闆面前讓他看到。

如果擔心太過自吹自擂反遭人討厭,可以透過定期匯報自己的工作進度,確保老闆有看到你的努力與進度。不管是等待機會或自己創造機會,都要讓自己永遠處在最容易被老闆看見的位置,才能成為他心中的最佳員工人選。

陷阱3 老闆不開罵,就是做對了

挨罵,表示老闆對你還有期待,轉念,逼出更好的答案,提升功力

「做錯會被罵,因此不要做錯,就不會被罵」,在職場上,避免被挨罵,是很多人求生的上上策,但是,只挑四平八穩不犯錯的路來走,久而久之就變成原地踏步,無法進步。

其實,要獲得成長機會,失敗是必然經歷的過程,對老闆來說,他們也想給欣賞的下屬工作上的指引,所以與其害怕被罵,拒絕挑戰,倒不如在責備當中,找出更多方案,將責備變成提升自己的力量,替自己加分。

陷阱4 有專業 不靠別人也能成功

單打獨鬥不會贏,團體合作才能真正獲勝

不管是職棒或籃球,都有明星球員,職場上,人人都想當明星球員,靠自己的專業,成為獲勝的明日之星。

但是別忘記,你不是萬能的,更沒有三頭六臂,要打贏球賽,除了一個能力卓越的攻擊者,背後更有一組很會防守的團隊做後盾。尤其在東方企業的文化中,多半是以「團隊」方式行動,所有工作都是靠著人和人之間的連結動起來,身為組織的一份子,更無法藉由一個人的能力完成工作。個人表現雖重要,懂得善用團隊力量的人,才能事半功倍,達到真正的成功。

02 八面手腕篇

職場中,一定要有可助自己一臂之力的事業好夥伴,但是一碰到職場升官圖,必然存在著利益衝突與競爭。

切忌! 職場人際相處,就像寒冷相擁取暖的兩隻刺蝟,靠得太近,會被對方刺傷;但是離得太遠,又會冷得受不了。在處理與老闆、同事和客戶之間的關係時,如何找到「有點近又不會太近」的距離分寸,如何讓大家和你站在同一陣線,你必須學會八面手腕的觀察能力,知道什麼是彼此利益的距離。

陷阱5 把同事當知心朋友,忘記分寸

職場友誼,一碰到升官加薪,切忌傻傻地掏心掏肺

大部分的人都把職場看成一個交朋友的機會, 如果在職場上沒有一起吃午餐、買咖啡或是互相吐苦水的同事,就很難提起勁來上班。但是千萬要小心,職場畢竟和學校不同,同事之間存在競爭關係,一遇到利益衝突,昨天的好同事,就有可能轉變成暗地裡扯你後腿的敵人。

在跟同事相處時,可以保持友好的關係,但是一定要謹守工作的底線,同事就是同事,盡量不說任何消極的話,也不要抱怨公司、主管或公司政策,任何公開發言都以中立、積極為主,免得自丟把柄給同事。

陷阱6 熱中八卦,以為是促進感情

有八卦特質的人,絕不會是老闆敢晉升的人才

在公司總有一些人喜歡到處打聽、散播八卦的人,表面上他們人緣很好,大家會搶著跟他們聊天,但私底下,其實大家都默默保持安全距離,以免惹禍上身。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在職場中,一定要懂得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八卦可以聽,了解辦公室裡發生了什麼事,但不要在未證實之前,就四處亂放謠言,否則長久下來,公司會害怕你不能對一些敏感的資訊保密,同事也會害怕跟你透露些什麼之後,自己就變成最新的八卦主角,更重要的是,有八卦特質的人絕對不會是老闆敢晉升的人才。

陷阱7 不自覺加入小團體

西瓜偎錯邊,就會兩面不是人

進入職場時,到底要不要結盟或是加入派系?加入特定圈圈,很容易被其他圈圈排斥;不加入的話,又難做人。

如果可以,盡量向小圈圈說不!因為企業發生任何一個變化,如大客戶換人、技術變遷或股東結構、主管換人,都會使得當權派情勢丕變,很可能會因為先前選邊站,而遭到秋後算帳。如果真的必須表態、選邊站,一定要分清黑白,不要加入喜歡說人是非、巴結上司的圈子,而要選擇有共同工作目標、部門緊密度最相關的小團體加入。

陷阱8 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說

直白,在職場中叫做白目

職場是戰場,別以為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說,一不小心,白目的話就可能把你打入冷宮裡。見人說人話,察言觀色再說話是必修課。例如固執己見的人,根本聽不進別人的建議,想要反駁他,就必須先找出具體可靠的資料,講話才有底氣;但是要對付喜歡發表議論的人,你就要適度滿足他的發表欲,再見縫插針。

同一句話,針對不同的人說出來,就會有不同的效果,用心觀察每個人的個性,採用不同的說話方式,不但能促進人際關係,也能加強你的工作效率。

陷阱9 不留餘地,到處樹敵不自知

理直氣壯,不如理直氣和

所謂「人活一張臉,樹活一張皮」,給他人留點餘地,對方心中也會領你的情。即使發現上司、同事的錯誤,也要得理饒人,切忌當眾批評,更不要拿別人的失誤當作取笑的笑料。就像刮鬍子前,要先在臉上塗一層潤滑的刮鬍膏,即使要指正別人,也要把握先讚揚再批評的原則,這種說話方式,會讓別人更容易接受,讓許多爭論與糾紛消解於無形之中。紛爭無可避免時,不要和同事爆發正面衝突,試著用自嘲或玩笑的方式化解,以免彼此產生心結,對日後有不良影響。

03 金金計較篇

要能在叢林般職場中生存,除了正確的職場態度與人際手腕之外,更重要,是具備職場人該有的組織與商業概念。

別以為小小員工,就不用懂得組織結構或營運成本,有時候,站在老闆角度看事情,創造屬於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成為老闆不可或缺的好幫手,才能為自己打造一座往上走的晉升樓梯。

陷阱10 埋首工作,忘記危機

進可攻、退可守,才能危機化轉機

不管是哪種產業、哪個職務,都會遇到許多出其不意的狀況,只是遇到危機時,如何危機變轉機?

進可攻,好的危機管理能力幫助你假設未來,試算出哪些準備,預防危機發生;退可守,當真正危機來臨時,做好心理與實質上的準備,衝擊降到最小,同時把衝擊轉化成重新站起來的助力。

除了具備自己工作領域的能力,好的危機管理能力是知道周遭各行各業的情報,綜合理解之下,才能在面對危機發生時,即時正確掌握問題的本質,並且冷靜去想對策解決問題。

陷阱11 反正我不是老闆

把自己當老闆,建立創新商業模式

過去職場,老闆是老闆,員工是員工,老闆負責帶頭往前衝,員工則是跟在老闆後面跑,但是在競爭激烈的商場上,得先摒除老闆與員工的界線,把自己當老闆,找出創新模式讓公司賺錢,才能證明你對公司真正的價值。

因為總是會有來自高層的人認為,你只是個少不經事的年輕小伙子,但如果你能讓腦筋轉個彎,從不同角度看事情,並且研擬出一套刀槍不入,或是反其道而行、不按牌理出牌的計畫,但是同時清楚說明你的概念如何為公司創造獲利,搞不好就可能令老闆眼睛一亮,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陷阱12 只想做小小螺絲釘

要學會精算商業流程,才能真正變成你的績效

在還沒有進入組織的決策核心時,我們往往固守自己的工作領域,「這又不干我的事,反正我也不能決定」,不想要了解其他單位的工作內容與運作方式,尤其身處大公司,組織大且複雜、分工細,更難對其他單位的工作內容窺知一二。

但是一間公司之所以能運作順暢,是因為由一層一層執行、規畫等不同關卡所建立起來的,假設你的工作是商品企畫,企畫出來之後,還要再被執行、行銷、銷售、物流等等,最後才是消費者埋單付錢,現金回流到公司,扣除成本,成為利潤。

這時候,如果你在一開始思考、計畫商品企畫時,就把之後的執行、銷售、甚至物流或最後的金流的成本都考慮進去的話,有助於案子的通過與執行,也會讓你在推行工作更加順利,更可以避免誤觸地雷,造成公司嚴重損失。

陷阱13 不管錢,成本是老闆的事

規畫目標時,就把成本與利潤納入考量,提早為公司求得最高利益

在一切以財務考量的職場,努不努力、認不認真不是重點,結果才是最重要。

因為組織運作仰賴一定的成本,身為非主管階級的員工,往往沒有機會接觸到需要考慮成本的工作範圍,導致在規畫工作時,因為缺乏成本與利潤的觀念,平白造成公司的損失。

只要是公司一份子,無論職位高低,都必須抱持著為公司爭取利潤的態度,而節省成本則是必備的基本觀念。

尤其在洽談業務或行銷領域的合作方案,常因為競爭激烈選擇降價的方式,或是一味追求最好的表現,胡亂開立行銷項目,等到進行成本評估,甚至結果評量時,才發現支出不敷成本,或許表面上達到漂亮的業績,但是反而造成,投資報酬根本划不來。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