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重新思考「保守」的意義

如果凡是得到的都能珍惜、愛護、發展,讓它們成為可貴穩固的資產,那麼,這樣的富足就是有根有柢。

蔡穎卿
user

蔡穎卿

2012-05-01

瀏覽數 6,150+

重新思考「保守」的意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我年輕時, 社會灌輸年輕人比較多「守」的工作思維。「守」有持守、愛惜、保護等的力行,所以,我們學到的是:手中資源要固守,從穩定的基礎中發展。但現在很多人不喜歡「保守」這兩個字,他們只取其中「固守舊習、不願創新」的消極意思,卻忘了另一半「保護已有、看守舊業」的積極珍惜。

我常常在許多生活場景中想起「保守」的意義,不免自問,如果個人或社會只是不斷往前衝,一心瞻前卻不花心力「固」後,是不是也是一種極大的損失?

先前我去台北市總圖演講,看到不錯的硬體因沒有足夠的更新與維護,於是空間顯得疲倦,功能也落伍了。這在台灣不是少見現象,我們習慣已有的就任它陳舊,把品質的期待永遠放在新開發上;久而久之,整個社會似乎也出現一種面對事物的性格與眼光,總是欣羨別人、仰慕外國,卻不思考如何以日常維護來讓事物「永保如新」,或積極挽救稍已頹壞卻重要的觀念與事實。

1996 年我曾短居新加坡,2000 年又停留了5 年。常聽大家分析新加坡的積極有為,但生活在當地,我最大的感觸是,新加坡以守護為進取的基礎,凡有的基業與資源都不放棄,稍有陳舊或問題就積極改善賦予新功能、新意義,因此,新加坡給人的進步印象是整齊與堅固的。

有一天,我跟女兒談起現在有很多年輕人做事講究衝勁,但往往開了頭的事卻不好好照顧,馬上又尋求下一個目標,不知道這是得還是失?女兒說,她認為在很多情況下,好好照顧也可開創新局面。她告訴我她在賓大第3、4 年工作的心得。

她工作第2 年上任主管,那年報紙廣告業績突破了8 年來的紀錄,但這並不是因為她去開拓新市場,而是把過去沒有好好照顧的失土一一收復。她研究過去紀錄發現,業務因為工作不良而造成的損失很多,沒有好好照顧而一去不返的客戶更多,所以訂下目標要手下各組採取精耕的方法,改變大家對工作失誤習以為常的態度。他們把心思都花在照顧前人打下的基礎,當每個人的觀念與工作品質都改變時,業績自然上升。

我想,穩紮穩打先守住現有的版圖,再一步步往前擴展並非不夠積極,我們不能只鼓勵自己做一個好大喜功、只懂衝刺的人,要進取也要保守。如果凡是得到的都能珍惜、愛護、發展,讓它們成為可貴穩固的資產,那麼,這樣的富足就是有根有柢,可以永遠貢獻幸福感給生活的良好基礎。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