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去開會,業務員也會跟著去,他們坐在會議室裡,但從不曾講半句話,好像沒有意見。事後回來,問他們意見,他們卻又說了一堆。問他們為何在會議上不發言,他們總說:我的官位很小,輪不到我講,所以就不講了。
官小?專業才是重點
這是錯誤的。一間公司誰是代表,總經理嗎?還是總機?一般來說是總經理,但常常有人打電話進公司,總機小姐卻是公司的代表。所以不要在乎職位大小,而是你的專業有多少。專業決定你的地位,專業也決定你的未來。
在我第一份工作時,我一進去就發現同事都很強,且比我資深,一位具會計背景,另一位資訊背景,會寫程式。我如果要超越他們,除了要搞懂會計及加強資訊背景外,也必須從其他專業下手。所以我自費去上課,學採購,學存貨管理,學工廠會用到的專業。我心想,有一天一定會派上用場。而且,他們會的我用3 年去追趕,他們不懂的我用1 年去學會。如此一來,時間到了,我的專業就比他們多且強,老闆自然會升我。
結果是,老闆跳槽唯一想帶走的就是我,但我沒去,留下來也是升遷,加薪57%。
所以不要小看你的職位,該看重的是你的專業。官大官小沒關係,懂不懂才是重點。有專業就不怕官大官小,不要用職稱在做事。
你憑什麼擁有工作與薪水
有很多人會問,我的薪水是怎麼給的?難到是公司依規定來發薪水嗎?不是的,是依你的專業來發的,老闆認為你是值得的,所以給了你對等的職位及薪水,報答你的付出。
除了在專業上做好準備之外,很重要的是無畏的精神,那種勇於挑戰、勇於冒險的精神,才是一個領導者必須具備的氣質。如果缺乏了、或少了這種氣質,那老闆就不會再繼續重用你。
要知道,所有職場上都是競爭的,老闆看重的是你的存活力,你要超越別人的是你的競爭力,如果有一天你認為夠了、可以了,這樣很好、不想再進步了,那你就是退步,等著被別人超越吧!
多思考,you think you upgrade
用心想,多去想。不是淺思考、淺閱讀。
閱讀是一件好事,但要消化並成為自己有用的東西。
就像很多人讀了有關賈伯斯簡報技巧的書,但少有人因此改善了自己的簡報技巧。閱讀不能只是純欣賞、感動或消遣用,應多思考如何運用於自己的工作與生活中。
以我來說,很早就認定我要成為一位諮商人員,我也很喜歡這種角色,所以很早就去充實這方面的專業,把我不會的搞懂,最後成了我的工作,也是我的興趣,工作與興趣相結合,生活就能達到平衡,不會覺得工作只有苦悶煩躁。
誰能幫你成長?
其實可以學習成長的人,四處皆是,同儕也有。我曾發現公司有一群人,會在吸菸室裡討論工作上遇到的瓶頸難題,互相尋求幫助,我想我可以藉此提升自己的解題能力,因此就去加入他們。
的確,大家在那個場合會丟出很多問題,互相交換意見與想法,有時會立刻有答案,有時會帶回去各自思考,一旦想到答案或解決方法,再回來討論。
當然,找到好師傅是一個最佳的狀況,好師傅不僅可以教你,更可以減少學習曲線,讓你找到捷徑,很快取得成長的那把鑰匙。
去做,搶工作!
去做,不做永遠不會。當兵時,我有機會接觸到望遠鏡,我自小就喜歡望遠鏡。如果望遠鏡壞了,常是別人來修,一般人只是送修就了事;我不是,我想了解望遠鏡的結構,就說服老師傅給我機會修,我一邊修,他在一旁教,久而久之,我就學會如何修望遠鏡。退伍後有一次去買望遠鏡的零件,老闆看我好像有些內行,跟我討論起如何修望遠鏡,結果兩人結為好友,零件最後以1 折賣給我。
一般人接到老闆指派的新任務或新挑戰時,常會有不想接受、覺得不會、與自己專業相差很大的抗拒心理。其實這都不對,要有擁抱挑戰的決心,如果沒有挑戰或難題,那就永遠沒有機會成長學習。反而要感謝上蒼,讓你有這個機會,更要捉住機會好好表現,否則機會一旦過去,下次也輪不到你。
邏輯性思考─專業標準
建立自己的專業標準。你的專業標準必須有四大項:最基本的就是基礎技能,包括你的溝通能力、語言能力、表達能力等。
其次往上建立的是功能性的專業,你的專業是會計、資訊工程、或法律等,各領域的專業要建立。
再來就是該產業的專業,科技產業的會計、汽車業的會計、或服務業的會計,各有不同,也要花功夫去強化充實。
最上層的就是領導力,唯有在基礎建設都完備後,領導方才能建立,也才是專業發揮的時候。領導力來自專業,不是用政治,不是靠巴結,不是靠結黨,而是用專業去建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