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馮侖︰追求理想 順便賺錢

中國地產王》萬通集團主席

王妍文
user

王妍文

2012-01-01

瀏覽數 4,750+

馮侖︰追求理想 順便賺錢
 

你相信嗎,1 平方公里能住10 萬人?

稍微了解房地產容積率概念的人,相信大多數都會說不,但作為中國地產界大亨、並有「地產思想家」之稱的萬通集團董事局主席馮侖,卻對此深信不疑。

戴著傳統黑膠框眼鏡,大大的鏡框後,馮侖的思考總是深不可測。在他腦海中,這座城市,擁有綠色高樓,就像一層層的梯田,讓人和綠色植被、其他生物共同存在於建築內,描繪著「城在田中、園在城中、人在園中」的悠然景象。

除了園中取樂,城市裡各樓層間,還散布居住社區、就業工廠,甚至空中牧場,從住家到上班場所,6 分鐘可達,不論生活、就業、交通、醫療和社區管理等一應俱全,讓60% 的居民可以一站式生產、生活,不再需要每天奔波於城市的東南西北。

立體城市,是馮侖對中國房地產未來的新想像,一如他個性中潛藏的因子:深刻思考、創新前瞻,卻又兼備理想性。

馮侖的思考點常常很人文,政治經濟人文背景出身的他,有一套獨到的理論體系,即使再平常的事物,馮侖也用自己清晰的評判標準,與背後蘊含的深刻思想做分析。深刻思考的能力,讓馮侖從國營單位、到學者、到白手起家,可以快速捉住中國房地產起飛的浪潮,由海南島存下第一桶金,繼而直搗北京攻城掠地,成為縱橫地產界的大亨。

創新前瞻,則讓馮侖不斷摸索中國房地產發展方向的可能性,從腳下出發,成就許多第一。他花費1800多個日子,去了紐約50 餘趟,運籌帷幄參與美國世貿中心重建10 年,終於成為唯一手握租約權的中國人;兩岸ECFA 開放後,他輕裝來台30 餘趟,是最熟悉台灣、也是中國房產界投資台灣的第一人。

但是真正讓馮侖與眾不同的,則是理想性格。在萬通草創、篳路藍縷階段,他就訂立「以天下為己任,以企業為本位,創造財富,完善自我」的企業觀,從胸懷天下出發,創造房地產中的萬通王國。

在華人社會裡,馮侖是公認的企業思想家,他的思考制高點跟很多人都不一樣,究竟他是怎麼思考的,以下是他接受專訪時精彩的論點。

追求理想,順便賺錢

「理想能讓你看到別人看不到的地方,」馮侖說,很多賺不到錢,卻一直在努力想各種辦法賺錢的人,後來發現,追求理想者,因為看到、做到別人所沒有的,最終成為賺最多錢的人。

「追求理想、順便賺錢」,是他的核心理念。別以為他隨便說說,他認為,之所以能比追求金錢,順便談理想的人賺得多,差別就在於:成功的人都是在錢前面放置了別的東西,都是想為別人做些事情,這東西就是理想,當你在實踐理想時,順便就能賺錢,而且數目有時還遠超過想像。「因為在錢前面放了理想,做出的決策便大不同。」

不管是坐辦公室的人,或是想創業的人,都要為自己所做之事,訂出一個理想目標,才能幻化成隧道那頭的陽光,穩定前行。

在馮侖眼中,理想並不一定是一件很大的事情,小如煮好一杯咖啡,也是一件理想。為了一杯好咖啡,就會瘋狂地投入、透過各種方法去成就它,包括咖啡豆、器皿的選擇、烹煮手法、環境的衛生、行銷方式,雖然過程中成本會提高,但是終極目標就在於推出一杯好咖啡,有了好咖啡,自然人潮就聚集,順便就賺了錢。

如果一開始目的就在賺錢,可能就會以成本為考量,咖啡豆差一點點、水多加一些些、摻點奶、撒點糖,也是一杯咖啡,可是口感、香氣也在東減西扣中消失,一杯以賺錢為目的的咖啡無法吸引人,也就賺不到錢。

價值觀如同GPRS 導引人生方向

把理想拆開來看,馮侖認為,就是願景加上價值觀。「價值觀就像GPRS,是人生方向的指引。」即使從國家體改委出走,轉而從商,但是遍讀歷史、哲學書籍的馮侖,骨子裡,流著古代士大夫血液,在萬通創立的第2 年,就寫下「以天下為己任,以企業為本位,創造財富,完善自我」,從大環境到小至個人,循序訂出企業的價值觀。

遠見訂閱贈西堤餐券2張,知識與美食一次滿足!優惠組合價$2,880,立即訂閱>>

他認為,即使從事的是房地產業,作為一個企業,也要能解決天下的問題;而賺錢,不能只賺自己的錢,也要讓社會更有財富,最後才能完善自我。

以天下為己任、以企業為本位的價值觀,讓萬通成立20 年來,省卻官民互利引發的掃蕩衝擊、躲開海南島房市泡沫化危機,站穩北京,放眼美國,甚至在政府一波波整肅房地產業中,依舊屹立不搖。

馮侖認為,願景各人不同,可大可小,以馬英九、蔡英文來說,他們的願景在當領導人,希望改造社會;對普通人而言,或許是做一間民宿、開一家餐廳,再加入自己獨有的價值觀,就能成就一個理想。

假若沒有胸懷天下的價值觀,是不是就注定無法朝成功的彼岸靠攏?「價值觀也不一定要很崇高,只要做一個給別人、社會帶來價值的人,不要成為負擔就可以。」

馮侖說,能給群體、組織、社會或周邊的人創造價值,在觀念上、情感上帶來快樂最重要。

馮侖對台灣的「薰衣草森林」印象深刻,他認為,一開始兩個女生想要自由、喜歡親近美、享受大自然,所以有了開餐廳的願景,而她們的價值觀,著重在放鬆、舒緩心靈,當這種願景與價值觀結合,就是一個最好的理想,所以後來也被認同、接受,經過幾年努力,不僅理想實現了,也帶來滾滾商機。

不空談理想的美好,也重視實際的獲利效益,馮侖因理解萬物的因果循環法則,從中,把力量發揮到最大。

角色如衣服,追求不受束縛的裸體感

除了追求理想外,屬於馮侖的快意人生,必須達到3種自由:財務自由、時間自由與角色自由。

馮侖認為,錢很重要,因為一分錢即能憋倒英雄漢;但有財務,沒有時間享受,也是遺憾。不過,一般人要平衡財務與時間,還不算難,最容易引人不開心的,就是角色,因為角色常面臨衝突,男人跟女人衝突、老人跟小孩衝突、長官與下屬衝突,名人與普通人衝突,有地位人與平凡人衝突,所有是非都起於角色。

有了角色,就會伴隨相關的要求。像是大老闆,你會認為要有名車、華服,才擔得起老闆的角色,出入要高級餐廳,才稱身分,一舉一動,反而都被角色控制,「把角色拿掉,哪裡不能去?處處都可隨遇而安。」馮侖說。

作為中國地產業重量級人物之一,馮侖很少發脾氣、端架子。企業要開闢新戰場,他不像一般老闆,坐在辦公室裡等報告,反而常常一個人背起背包,親自從底層考察起,在一次又一次探訪後,才會擬定策略、派兵布局,簡便輕裝時,完全看不出大老闆的樣子。

拿掉角色,才能創造更多可能。坦承對人特別好奇的馮侖,因為不斷研究,反而看清很多真實的東西,他說,人一開始沒有角色,活著、活著就穿起不同的衣服,衣服就是角色,漸漸跟某一類人靠攏,然後把另一類人排開,逐步就有開心與不開心,尊卑貴賤之分,等老了以後,衣服又被拔掉。

「再偉大的人,都有其陰暗部分,」馮侖意識到,不要為衣服活著,要為肉體活著,不管是長官、下屬、父母、孩子,都不要讓自己去演出偉大、崇高,從心生活,自在、舒服才是最重要,「有形式,但不受束縛。」

看透表面璀璨、掌握內在因果,從觀天下到修己身的馮侖,用70% 時間研究思考作決定,30% 的力氣確切執行,在每一次謀定而後動的出擊中,總能激盪出令人驚豔的思考火花。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