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對威脅評估理論的再分析

東 華
user

東 華

1987-07-01

瀏覽數 13,500+

對威脅評估理論的再分析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1987 / 7月號雜誌 第013期遠見雜誌

馬丁.雷碩德(Martin Lasater)可以算是一位熱心研究中國問題的年輕專家。接觸過台灣海峽兩岸的很多中國人,研讀過的有關資料也很豐富。他的這篇研究,深具參考價值。況且所討論的問題是有關我們生死存亡切身的問題。

評估威脅的理論

雷碩德在本書的第一章,先提出他的評估威脅的理論。這一步驟是正確的。

軍人和政治家在評估威脅時,重點各有不同。軍人偏重於看對手的實力,而不重視其意圖;政治家則重視分析對手的意圖。舉例來說:對某甲仇恨某乙,某甲是否對某乙構成威脅此一問題,軍人的判斷是,先看某甲有無力量傷害某乙。如果其甲手無縛雞之力,且無武器,則軍人將認為某甲對某乙無威脅。即使甲心中恨乙,那也只是一種心理狀態而已,某乙受害的可能性不大。 但如果某甲攜帶能致命的槍械,則不管其是否已決心殺害某乙,對某乙來說,威脅已很重大。某甲的意圖,由某甲自己決定,某乙無法確實控制。某甲即或此刻無意傷害他人,但身懷利器,意圖可隨時改變。若一時衝動或憤怒,或估計錯誤,或環境改變,也會殺人。

政治家的觀點則稍有不同。對手有無實力只是一個因素而已。對手的政治意圖,雖不歸他人決定,但仍可加以觀察、分析和判斷,甚至設法加以影響和改變。這就是外交決策在制訂過程中,產生許多爭論的主要原因。

海峽兩岸軍力的對比

雷氏的理論是脅威產生於對手的實力和意圖,在評估時要並顧。但他認為對意圖的分析十分困難,多半只是產生於主觀和偏見。因此他想從更基本的國家利益中去研究。列表舉出美國、中共、中華民國的國家利益對政策之影響因素為何。

他的研究方法是很健全的。但是他也無法排除美國在制訂對中共和對中華民國政策時的許多主觀和成見。

雷氏依據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的一九八五~八六年軍事乎衡資料,列表比較中共及中華民國的戰鬥序列。包括陸海空軍的主要裝備和性能。這些資料和實際狀況有出入,但供一般性的瞭解也還大致可用。不過這裡必須指出,這種比較只是硬品清單的對照表而已。離開軍事專家的「動態作戰分析」還很遠。

這裡需要加以簡單解析和說明。例如你怎樣算出一個蘇聯的炮兵團和一個美國的炮兵團之戰力比?你怎樣比較二十門蘇聯的122mm炮,對十二門的美國八吋炮?怎樣比較蘇聯的六輛T72型戰車對七輛美國M60戰車?怎樣比較三艘驅逐艦對二艘潛水艇的戰力爭?……這些問題即使我們可以加以計算,但在不同地形、不同氣候、不同作戰距離時,其結果又將不一樣。

就是一切狀況都保持不變,其結果也會不同。你看世界級網球的對抗賽就知道。網球場的大小不變,規則不變,球的大小不變,對抗的球員也不變,(比方說馬克安諾對吉美康諾斯),第一局馬勝,第二局吉勝,為什麼?同樣的兩個球員,同樣的球和球拍(保持使用的裝備不變),每局的分數為何不一樣?

T72戰車對M60戰車,每次對抗的結果可能不同。你可以把兩國的戰鬥序列做一個比較表,但是你無法確定誰會勝。這事屬於十分複雜的「動態作戰分析」工作。

動態作戰分析

本書在第二章中的結論,只是一種十分概略的臆斷。雷氏本人沒有實踐經驗,例如他在論空中攻擊時,假定中共可以使用夜間空降部隊,殊不知如果不接著全面登陸,則空降毫無作用。空降部隊由於武器輕,沒有補給很容易被殲滅或俘虜。但是雷氏談到封鎖和反封鎖時思考很周延。

根據作者的理論,意圖的分析十分重要,因此作者以一個整章來分析中共的意圖。不過若干討論,作者的表達還不很清晰,但是他的結論不比任何對本問題的看法差。

雷氏認為中共領導階層,目前並沒有太多理由要採用武力。不過在中華民國長期地拒絕統一時,中共將堅定地要「收復台澎」尤其是當中共軍力逐漸現代化和增強之後。這裡便是雷氏基本的理論--威脅等於軍事能力加上政治意圖。這兩個因素終將促使中共攻台。

雷氏的基本假定是:(一)台北將繼續拒絕和談。(二)中華民國將不製造核武,亦不會讓蘇聯進入台灣。(三)中華民國政府反對台灣獨立。(四)北平政府重點在於現代化之推行,和改善與西方之貿易。(五)美、蘇、中共之權力均衡,將維持日前之水平,三者均不願發生衝突。

立案假定和美國政策

在上述的假定下,美國的最佳政策是「雙軌政策」--一方面儘可能設法促進與中共之關係;另一方面繼續支持中華民國。「雙軌政策」必須在中共與中華民國兩邊同時推進。雷氏鼓吹美國應繼續推行該一雙軌外交政策。

綜觀全書,雷氏的資料依據,接近現實。分析和判斷相當客觀和健全。雖然雷氏並無特殊創見,但由於傳統基金會對政府的影響力,我們幾乎可以正確地推論:未來美國對中共,以及美國對中華民國之關係,將正如書中所說。

(本文作者長期研究戰略及國際關係,現任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兼任教授)

簡又新:中共絕不會輕舉妄動

中共的軍力既然比台灣強,是否就表示中共會以它強大的武力來侵犯台灣呢?我相信在可預見的未來,中共絕不會用武力來攻打台灣。理由有四:

一、這些年來,中共本身的派系紛爭,已經夠亂了,中共的領導者光是對於自已內部的權力傾軋、鬥爭,就已經應付不完了,那裡還有餘力來攻打台灣?

閃電式的現代戰爭

二、中共或許會利用攻打台灣,來移轉大陸人民對中共官僚政權不滿的情緒。但現在的戰爭,講求的是閃電、快速,除非有把握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贏,才能得到全國老百姓的支持。否則,只要戰爭的時間一拖長,人民難免對當權者的能力感到懷疑,政權也很可能因失去民心而動搖。

寧可和平轉移

《造山者》拍出台灣半導體的人情與選擇,7/31空中沙龍帶你聽見幕後真實|立即報名>>

三、中國大陸幅員遼闊,各種技術、建設與管理人才卻嚴重不足。台灣雖僅是一小小的海島,但人才濟濟,物資充足。中共如果能完整的取得台灣,對它無疑是如虎添翼。因此,在基本心態上,中共寧可使用和平移轉的方式,並不希望使用武力來摧毀台灣。

四、台灣本身的實力也不容忽視。我們的經濟繁榮,政治開明;現有的五十萬大軍,對整個國家社會亦具有相當大的安定作用。這一點,中共絕對不會忽視。

台灣有個絕佳的天然屏障--台灣海峽,再加上我們不斷地發展、強化我們的防衛力量,不論是制空還是制海,都在我們嚴密的監控與掌握之下。換句話說,我們打中共,不見得會贏;若要防中共,卻有十足的勝算。

平衡於四種力量中

此外,台灣未來的存在,實際上受到四個力量的影響,這四個力量分別來自中國大陸、日本、美國和蘇聯。台灣外交上的地位,將很技巧的在這四大力量中平衡運作。

這四大力量,以美國來說,它不希望台灣的現狀改變,因為在世界部署的勢力範圍中,台灣對它是既得利益。

此外,日本的國防力量一直在增強中,國防線也開始逐漸向外擴張,延伸至一千海里以外,而台灣正處於其一千海里的防衛範圍內,如果發生任何變化,對日本國防政策上亦將產生不利。

至於蘇聯,雖然在心理上很想取得台灣,但也是困難重重,既然自己拿不到,當然更不希望別人拿走。

未來,台灣處在這四大力量牽制的情況下,地位顯得十分奇特,其中任何一方想破壞目前這種乎衡的局面,都會引起另外三方很大的戒懼、恐慌和抗力。從這個觀點來看,中共如果想攻打台灣,受到其他三方面的牽制必定也相當強。台灣對中共而言,猶如一隻全身長滿刺的刺蝟,想抓又不敢抓,抓了也是滿手刺,還不如不抓。

康寧祥:台灣並非不堪一擊

中共是否會以武力犯台?我認為這應該從兩個角度來談:一、海峽兩岸敵對的政治集團其軍事力量的消長。二、中共武力犯台的意圖是否強烈?

中共的軍事力量固然比台灣強很多,但是它必須防禦的範圍也比我們大得多。中共的兵力,除了要分佈在一千一百萬平方公里廣大的面積之上,還必須把主要的軍力,佈置在北方的蘇聯邊境與南方的越南邊境,以防止南北兩端強敵犯境。

因此,中共剩下來能集中對付台灣的兵力,實已不多。

如果純從軍事的觀點來看,以中共今天的兵力想要對台灣發動全面性的攻擊,能力還嫌不夠。況且,台灣也並非不堪一擊,中共能否順利地攻下台灣,實在是一個很大的疑問。

中共本身共識不足

不過,這也並不表示,台灣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因為,假使中共在亞太地區一直維持著這種優勢的軍事力量,它就比較有充裕的時間,動員物資來加速其軍事的現代化,無形中也等於提升其作戰的能力。

談到中共武力犯台的意願是否強烈?我認為,只在下列的情況出現時,中共才有可能出兵攻打台灣。

--台灣與蘇聯尋求合作,對中共造成威脅。

--台灣宣佈獨立。

--台灣繼續拒絕其統一的要求,中共以此為藉口,發動兵力來「制裁」台灣。

--北平政權不想繼續維持與西方世界的交往,退回過去封閉的狀態。

--美、蘇與中共在亞洲地區無法維持現有的軍事、政冶平衡而陷入衝突。

然而,若以近年來國際政治環境的發展來看,上述這些因素,變化均不明顯強烈。再者,中共內部的政治紛爭甚劇,政權受到很大的牽制,更無法在此一行動上取得共識,所以武力犯台的可能性降低。

但是,如果中共集中部份精壯的軍力,進行封鎖台灣,而且下面三個因素同時出現,那麼中共的軍事封鎖行動,對台灣一定會形成嚴重的生存威脅:

一、在中、南美洲及中東地區有嚴重威脅美國利益的情況出現,美國因而陷入嚴重的軍事衝突,無暇抽身來關心台灣。

不會使用核子武器

二、中共對外宣稱,它的軍事封鎖主要目的是逼使台灣統一和談,而且中共同世界及亞太主要國家保證,它的軍事封鎖不會引起亞太地區的重大軍事衝突。

三、台灣追求民主憲政的政治改革運動失敗,並使絕大多數的台灣人民絕望,陷入政治混亂。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