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涯專家認為,工作在30 歲時必須「定錨」。找對一個專業領域深耕,未來職涯才會愈爬愈高。
在認清自己,盤點完個人求職資產負債表之後,如果要讓你的未來黃金職涯奠定基礎,其實還有一個必看的項目,就是整體大環境,未來10 年最被看好的新興產業,以及企業對未來人才需求的特質。
其實從去年底,職場就開始展現一股龐大的動能,從各家人力銀行的數字來看,工作機會大暴衝,平均一人就可以得到1.33 個工作機會。
景氣回溫是今年缺工潮的主要關鍵因素,加上大陸觀光客來台帶動的商機,一年多出150 萬消費人口利多因素加持,讓這波缺工浪潮來得又快又大。
有超過6 成的企業表示,近期找人較去年同期比較起來更為困難,平均每個企業缺工人數達總受雇人數的8.1%。從前5 名釋出職缺的產業中可以看出來,內需型產業、尤其是服務業最快感受到景氣復甦,也反映在龐大的人才需求上。
而這推估總體缺口高達46 萬人的機會之中,又以業務銷售、操作技術及工程研發類職務專業人才最缺。除此之外,住宿及餐飲服務業,與金融投顧及保險業人才缺口,更上達中高階管理階層。
缺工潮雖然來了,但,機會是你的嗎?你得先找對行業,大膽揚帆、主動出擊。
究竟未來10 年,台灣需要什麼人才? 從這波企業釋放出來的職缺趨勢以及對未來新興產業的掌握,職場將進入「又紅又綠又藍」的時代。
紅指的是ECFA 與中國大西進政策後,能在中國市場開疆闢土的人才;綠則是指環保節能潮流中的綠領新秀;藍就是數位時代下無國界的藍色先鋒。
如果說1990 年代,是台灣電子業的西進;2010 年,就是台灣服務業大西進的時候。
中國大西進政策的第一波就是製造業,緊接著房產業,接下來就是連鎖服務業,最近很多台商拓點機會大,乾脆回台灣整體招人。但想要成為紅人才,從以前認知的「製造、沿海一級城市」,現在已經是「服務,內陸」,工作比以前挑戰更大。
觀察可以在大陸勝出的工作特質,需要「非常非常」有彈性跟耐力才可能存活下來。所謂彈性,就是隨時歸零的心態,因為幅員廣大的中國,各地都有他做生意的法門,每到一個地方,心態歸零才有辦法快速學習適應當地民情。
尤其類似展店的戰將型人才,正是台灣年輕人可以獨秀的舞台。但是一旦接受挑戰,就要有心理準備,這恐怕不是一個晚上11 點前就可以回去休息的工作。
綠人才 勇於接受挑戰的創新型人才
全球氣候變遷的危機感,更加速了綠領人才的需求。從許多統計數據來看,現在的綠領人才就已經「供不應求」。在LED 照明、電動機車、風力發電……等產業,需要3 年以上相關經驗的人職缺都明顯多於求職者。而未來5 年,這個人才缺口還會持續擴大,達到8 倍以上。
想成為綠人才,最重要的就是接受挑戰,而且還能創新思考的人。舉例來說,一項傳統產品,企業一定要降低從生產到回收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為了解決問題,像包裝材質、運輸、工業設計……等需求就應運而生,這種跨界的綠領需求,未來正夯。
藍人才 以全球為市場的跨國管理人才
當科技應用、產業都跳上雲端後,國家界線逐漸消弭。產品的市場是全球性市場,而因應全球維運,就是需要國際管理經驗的「藍人才」。
要做全球生意,國際文化體驗與外語能力是最基本的條件,另外還要有管理外國人、跨國管理的維運能力。除了中國之外,現在要求到東南亞、甚至中東的工作機會也開始產生。
例如:全球連鎖飯店業在亞洲的需求激增。另外,隨著台灣企業的轉型與國際化,讓自己跳上雲端,成為全球性的人才也是未來競爭力最強的一群人。
這波缺工浪頭來勢洶洶,你是不是也想趁這機會站到自己可以發光發熱的舞台?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打造未來黃金職涯,請現在開始做出關鍵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