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穩搭陸財列車

買中國基金不必迷信A股

林艾玲
user

林艾玲

2011-04-18

瀏覽數 3,550+

穩搭陸財列車
 

去年7 月,金管會放寬國內基金投資中國股市限制。A、B 股投資上限為10%,H 股及紅籌股則不設限。國內投信業者樂見法令鬆綁,紛紛積極推出中國基金,補齊產品線。

投資人面對火熱募集的中國基金,當務之急是建立正確觀念:一、中國股市相對其他成熟市場,封閉許多,而且直接受政府政策響。二、目前國內發行或由境外來台註冊的中國基金,實際上布局A股的比例,可能微乎其微,著眼於「可投資A 股」的投資人,必須留意。

受限法令 A 股現貨名大於實

國內現行法規明訂,基金持有A 股比例不得超過10%。表面看來,投資中國基金好像可參與一成的中國股市漲幅,但事實是,A 股有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額度限制,而這部分權限,掌握在中國政府手中。國內單方面允許基金投資A 股上限10%,其實是看得到、吃不到。

有些大型外資集團,以拿得到QFII 額度為訴求,向投資人推銷基金。就算所言不假,也不代表外資集團會將珍貴的A 股QFII 額度,釋出給在台銷售的中國基金。投資人若著眼「A 股成分」去買中國基金,恐怕會大失所望。近期,基金公司引進中、港ETF 來台掛的消息,也炒得沸沸揚揚,這種被動式管理、緊貼中國股市的產品,再度吸引投資人目光。

國內投資人布局中國,很愛探詢何種產品內含「原汁原味」的A 股。最近陸續掛牌、未來還會持續引進的ETF,雖然確與陸股走勢連動性高,但指數成分股中,所投資也非A 股現貨,而是A 股衍生性商品。除非日後「兩岸金融監理備忘錄」簽訂,大陸與國內的投資商品可相互掛牌,才可能買到真正的A 股ETF。

由此不難發現,國內目前銷售的中國投資產品中,沒有一檔持有A 股現貨。就算有,比例也極低。若比較主動式管理的中國基金與被動式管理的ETF,ETF 與陸股的連動確實較高。但是,主動式管理的中國基金,主要持股為在香港掛牌的國企股、紅籌股,也就是同時在香港、大陸兩地掛牌的陸資企業,理論上,行情走勢也會一致。

主動或被動 視行情多空選擇

舉例來說,大陸A 股起漲,香港H 股可能落後反應,但未來有補漲行情可期待。值得一提的是,現在大陸股市是「全面漲」階段,與民國78、79 年間的台股環境很像,就投資人立場,這波行情有一定參與價值。既然中國股市處於上升格局、市場波動又相當劇烈,投資主動式或被動式產品的差異就不大。

因為,區分主動式與被動式產品的適當投資時機,通常會以行情的多空來判斷。一般而言,多頭行情下買ETF,可跟著指數穩穩賺,且降低基金經理人選錯個股的風險。至於偏空行情,則可透過經理人選股能力,挑選出相較大盤抗跌的防禦性股票。另外,ETF 的波動度,通常比主動管理式的基金和緩,在正常情況下,保守穩健的投資人應該選擇ETF。

不過,年初以來中國股市行情強強滾,近期雖有修正,仍難澆熄全球資金前進中國的趨勢。因此,在投資報酬與風險一樣大的情況下,主動式管理、被動式管理的市場波動,差距不會太多。投資人布局中國,除了不應抱有A 股迷思,還要理解,追蹤陸股的ETF 與中國基金波動度都相當大。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所以,投資人布局中國,只是比較A 股純度或產品種類,沒有太大意義。重點是,投資人如何在波動極大、又最好要參與的中國市場中,擬定一套投資策略,穩穩地長線布局中國題材,進而分享經濟成長的甜美果實。

投資策略 布局亞洲再進中國

首先,投資人配置中國前,先檢視自己是否已有亞洲部位。中國屬於亞洲的一部分,以核心、衛星配置角度來看,亞洲是一般資產配置中的核心部位,中國則屬衛星部位。若要布局中國,必須先確認自己是否已有核心的亞洲部位,若沒有,應先補足,然後再布局居衛星地位的中國。

其次,確認已有亞洲配置並著手布局中國前,還要決定資金投入方式。一般上班族可以小額投資方式、定時定額買進中國基金。

大漲大跌是中國股市最重要的特性,而且容易受到政策面消息影響,因此,想單筆布局中國的最佳策略,是以大額定時定額的方式循環操作。例如,原本想一次投入50 萬元買進中國基金,不妨以每

月投入10 萬元、連續投入5 次的方式操作。循環操作的優點是降低波動風險,適合循環週期較快的中國市場。但是,投資人若以5 個月或半年為週期,進行操作,最好事先設定停利、停損點。

只要達到設定目標,就要嚴格執行。記得,唯有嚴控風險才能輕鬆賺進中國財。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