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月底,你總是被迫勒緊褲帶、撙節支出,心裡不斷吶喊「薪水趕快發下來」?
▲一看銀行帳戶數字,總納悶那些消失的金錢到底跑到哪裡去?
▲要繳稅、繳保費時,才發現錢不夠,只好用信用卡繳款,暫時欠銀行錢
如果你常常發生以上任何一個情況,你應該不折不扣就是別人眼中的「月光族」。
對一個月領不到3 萬的上班族來說,稍不小心,成為薪水花光光的「月光族」幾乎無可避免。但是連股神巴菲特都認為,能成為有錢人最重要的一門理財課就是存錢。「如果不儲蓄,就不可能投資。道理就是這麼簡單。」
錢賺得少更要管理錢的流向,如果你是月光族,請在2011 年立下理財目標,想辦法擺脫月光一族。但是,該如何做才能對症下藥?首先,要管理自己收支表的3 個黃金數字。
月光族逆轉勝 黃金3 數字
月光族想要逆轉勝,必須精算理財黃金比率,即:年度存款率>20%,保費=10%,生活雜費< 70%。
收支表的目的就是要知道你年度的儲蓄率。根據台灣目前家戶平均儲蓄率大約是27%,理財專家也認為家戶儲蓄率最好至少維持30%,才能因應未來的理財目標。
不過對於一個剛出社會不久的年輕人來說,可先從20%努力,隨著收入增加逐步提高儲蓄率。
如何製作年度收支表?
首先,先算出你的每月收支(詳見下圖2),包含兩個部分:一是收入,另一是支出。
收入包括薪水所得以及其他的理財收入(例如:利息或者房屋租金收入)。
支出包括食衣住行育樂等生活費用類、投資基金⋯⋯等的投資儲蓄等。
算出月收支還不夠,很多人忘記年度大筆支出,導致發生現金周轉的問題。所以在記錄收支表時,別忘記把年度大筆支出記上去,一般情況,應該至少有繳稅跟保險費項目(詳見下圖2)。
你可以根據2010 年的年終、繳稅跟保險費,先填預估值進去,這樣就知道是否要從每月收入額外撥出金額留給將來報稅或保費使用。
必須一提的是,保費純粹是保障風險,一定要保,但建議不要超過年收入的10%。
接著將支出項目依日常生活雜費、投資儲蓄、 保險費用等3 個類別分別統計金額,製作比率派餅圖。這個派餅圖以年度總收入與總支出來計算。
在計算保險費用時必須特別注意:保險有屬於投資目的的保險費用跟純粹屬於保障的保險費用。前者例如:儲蓄型保險、投資型保險,這種投資目的型的保險,雖然名義上叫「保費」,但比較適合放到「投資儲蓄」類別做計算。
關於投資儲蓄類別,則要記得把「投資儲蓄」支出與「收入-支出」的結餘合計在內。
Knowhow
月光族逆轉勝行動計畫
1.薪水一入帳,定期撥出20%去投資,強迫儲蓄
你可以立刻到薪水帳戶的銀行去辦理基金定期定額扣款。每月薪水一入帳就自動撥20%投資。根據人性,你沒看到那筆錢,久而久之就會忘記它的存在。
2.記帳3個月,找出自己的支出漏洞
如果你發現自動撥款20%投資後,居然搞到要跟別人借錢才能過日子,或者想要存更多的錢,那麼記帳對你來說就很必要。
記帳很麻煩,所以建議先以3 個月為目標。記帳目的是搞清楚錢花到哪裡去,調整消費行為達到存錢目標。舉例來說,如果記帳後,發現每個月居然花3000元買各式各樣飲料,說不定你可以自己泡茶帶到公司去,就可以節省一筆開支。
3.計畫消費,不買不需要的東西
逛街一趟,你會不會買了原本根本沒想到要買的東西?這就是所謂的衝動消費。如果你想要從少少的薪水擠出更多錢來投資,除了記帳之外,你必須更進一步做到計畫消費。
所謂計畫消費就是在月初的時候,事先分配好每個項目的支出預算。例如:吃飯6000元。一個月30天下來,表示每天花在吃飯的錢不能超過200元。當心中有預算值時,就會時時警惕自己調整行為,今天如果超過200元,也許明天就得省一點。
逛街前先想好自己該買什麼,而且只買預算中的東西。計畫消費可以讓你逐漸分辨「需要」跟「想要」,久而久之你會知道,原來我們花在「想要而並非需要」的東西是何其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