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特產
●麻辣火鍋
遍布大街小巷的「熱盆景」。發源於重慶。介意價格的,解放碑附近的「龍閣火鍋」,是「吃到飽」的自助式,由前滿漢大餐大廚之後代經營,便宜又大碗。不介意價格的,過嘉陵江大橋不久的瑜北區,有家老字號的「橋頭火鍋」,燈光美,氣氛佳,味道好。想隨時隨地麻辣一下的,往街邊隨手一挑,就有比全台最辣的火鍋都還要麻人的家常火鍋店。感官刺激的最極致,是在四十℃三伏天到利用廢棄防空洞口開設、冬暖夏涼的火鍋店裡,燙著配料吹著吃,忽冷忽熱,堪稱重慶一絕。行前敬請自備家庭常備腸胃良藥。事後如果滿意,現成麻辣火鍋底,一般商店都有得買。
●棒棒軍
遍布大街小巷的半個重慶人。要認他們很容易:一根竹棍,一條繩索。一聲叫喚,他們就會上前當「抬胞」,跟著你在山城上上下下,送貨到府。
●黃桷樹
遍布大街小巷的市樹。其實,擅長在岩縫中求存的黃桷樹,西南地區常見。不過,重慶人認為這最能代表山城堅毅不拔的精神,特選為市樹。
1小鎮
星羅棋布離重慶市區不遠的山顛河邊。例如唐家沱,迷你市區中的商家與人家,圍著略呈圓形的小廣場散開,雞犬依然相聞。
2老街
重慶尚稱完整的老街,位於沙坪壩文化區「磁器口」。隨時有成為「骨董街」的可能。滿街麻將、川牌聲的場景,這兒就有。要看要快。
3菜園壩火車站
另一個看人的好地方--可觀察的不只是重慶人,還有來重慶討生活的人。
4索道
在長江和嘉陵江上,各有一條索道,以空中纜車搭載車船之外的過客。初建時是火爆觀光景點,現在則是人人坐得起的交通工具。纜繩鏽斑,車廂無燈,有進入時光隧道的味道。
5「一棵樹」夜景
有人說,重慶像香港。到了南山一棵樹觀景台,才知指的是夜景。當地人自稱重慶夜景是「房子夠多,『票子』(錢)不夠多。」(指燈亮得不夠久。)但是霧都和香港不一樣的美,就在於它的閃閃爍爍、朦朦朧朧。
6「紅」、「白」、「渣」
台灣的歷史課本,在「紅白渣」得倒著讀。紅岩村、白公館、渣滓洞,從前「中美」合作「虐待」共產黨同志之處,現在是大陸人重慶市區一日遊的重點。也大概是大陸「淪陷」時撤退至台灣的重慶老鄉,最不想去的景點。
7人民大禮堂
今年初,禮堂前還是一團爛攤子。宣布直轄後,更新為重慶第一個平坦的公共空間。大陸實施一胎化後,無論貧富,一家大人圍著一個娃兒噓寒問暖的盛況,在廣場上隨時可見。
8大田灣體育場
職業足球隊「前衛寰島」主場。台灣職棒失落的青春,再現重慶大田灣。不過,看球時萬勿表現一絲絲不是重慶隊球迷的跡象,否則……
9沙坪壩.重慶大學
想看看抗戰時期熱血青年的大學校園嗎?半世紀以上的古建築,讓你不虛此行。想實際過過現代大陸大學生活嗎?重慶大學已向沿海學習,辦起內地唯一的台灣學生先修班。
10大足石刻
不像敦煌石刻必須在昏暗的洞裡摸索,大足石刻在光天化日之下,呈現宗教、藝術、科學完美結合的遺跡。五萬多尊佛像、近百處石窟,以北山和寶頂最密集。其中,北山石刻一座普賢菩薩的立像,有「東方維納斯」之稱,
只能用一句重慶話形容:太「乖」(音「拐」,「美」之意)了!
11饑餓的女兒
相信這是台灣出版、關於重慶的最新創作。出身山城、現居英國的作家虹影自傳體小說,故事背景就在野貓溪和彈子石之間。不妨從朝天門搭渡船至此,體會大陸文革一代與下一代成長歷程。
12枇杷山公園
本地人最愛的茶餘飯後納涼地。如果沒力沒閒至南山一棵樹看夜景,這裡是離家最近的替代處。
13解放碑
鬧區中心點,當年因慶祝「政冶解放」而建,現在再度成為「經濟解放」里程碑。最俏的購物中心圍碑環繞,假日是徒步專區,欣賞辣哥辣妹最佳去處。唯一的速食店肯德基,是喝資本主義奶水長大的觀光客一解鄉愁之處。
14自動扶梯
號稱東南亞最長的「一段」電動扶梯(因為香港的扶梯分成數節),由台商皇冠企業興建。前身是運煤運人的小纜車,現在一人一元,就能在火車站和鬧區兩路口間自動來回。
15動物園
內有貓熊。
16朝天門
重慶沿江開發的特色,起點就在兩江交匯的朝天門碼頭。戰爭時期來往霧都的關口,是這裡;和平年代穿梭三峽的門戶,也是這裡。在朝天的門,看地上的人和水搏命,也看人和水共舞。
17長江大橋
通往南坪的橋梁。南坪對現代重慶的重要性,在於它是盛產大陸最新「人種」--白領階級之處。經濟技術開發區和至今唯一的四星級(假日)飯店,都在這一帶。此外,還有十幾座旅館趕工慶直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