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3路線遇見彰化之美

深刻又從容的驚艷

溫怡玲
user

溫怡玲

2010-10-11

瀏覽數 4,750+

3路線遇見彰化之美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無論是乘著高鐵奔馳而過,或者沿著省道騎車蜿蜒前進,彰化縣,始終靜靜地,像是侯孝賢電影長鏡頭中的風景,雖沒有令人驚艷的建築物,卻有種看盡台灣百年風華,始終未曾改變的安穩自在。

「鹿港的街道,鹿港的黃昏,媽祖廟裡燒香的人們⋯⋯再度我唱起這首歌,我的歌中沒有風雨聲」,羅大佑一首「鹿港小鎮」傳唱華人圈30年,至今未歇。唱出來遊子的思鄉、百年小鎮的尋常場景,也接續民歌運動,揭開了台灣成為國語流行歌曲領導者的序幕。

除了最早與「文創產業」結合,彰化縣也是最典型的台灣農村。路邊的檳榔樹、榕樹是尋常景觀,稻田、花田、樹木種苗交錯縱橫,還有葡萄、茉莉花甚至蚵仔,「葡萄、蚵仔雖然小巧,但我們運用創意,讓它們如同兩顆珍珠般在彰化閃耀。」彰化縣長卓伯源說,只要加入創意元素,農業一樣可以創造出無限驚喜。

蘊涵文化、歷史深度,再加上富饒的農產,也讓彰化成為許多產業的故鄉。全世界最會做泡麵的康師傅,默默地回到老家彰化,重資打造一座「康師傅文化園區」;彰濱工業區裡的「台灣玻璃博物館」,被譽為和台北故宮博物院齊名⋯⋯。

「每一個旅程都有美麗的故事」,這正是探索彰化的真實寫照。

遇見彰化之美路線1:

文化之旅

彰化的文化之旅,必然要從鹿港開始。

鹿港龍山寺,清乾隆51 年啟建,嘉慶3 年、西元1798 年正式完工,四進三院的格局,號稱台灣紫禁城;鹿港天后宮,建於明萬曆元年、西元1573 年,供奉由明末清初名將施琅帶到台灣、世界上僅存的一尊湄洲媽祖。寺廟,是當時依靠海運進行貿易的鹿港人最重要的心靈依靠,而從鹿港的三步一小廟、五步一大廟,看到的不只是信仰的力量,更深刻感受到台灣歷史的轉變。

「有一次到鹿港,在龍山寺聽到小朋友念古詩,讓我印象非常深刻。」國內最大旅遊網站易遊網總經理游金章說,文化軟體的傳承,是一個城市最重要的風格。

維也納、威尼斯、瑞士、紐約如此,彰化也是如此。

除了鹿港小鎮的硬體建築之外,動態的文化也非常值得參觀。在鹿港看完寺廟之後,不妨就近到「玉珍齋」,無論是口酥餅、綠豆糕、鳳眼糕,都是橫跨三個世紀的道地台灣味。吃的東西之外,在鹿港還有鐵器、木器、竹器、錫器,以及燈飾製作的國寶老師傅。像是「吳敦厚燈舖」,即由被尊為「民俗文化國寶」的吳敦厚所主持,他製作傳統燈籠的手藝幾乎已達登峰造極,也是鹿港街頭的一景。

其實,彰化縣的深厚文化底蘊不只在鹿港。也可以到鄰近的福興鄉,有一家「林家手工製麵」,在傳統的三合院中,天晴時,披掛出一束束的純白麵線,是堅持手工打造傳統美味的風貌。再沿縱貫省道往南走,到了舊稱寶斗的北斗鎮,則有純手工釀造的傳統醬油,一瓶雖然要價五百元,仍然擄獲了許多懷舊消費者的心。

在彰化,文化和農業是一體兩面,無法切割,農村的生活模式,累積了彰化三百年來的文化樣貌。所以,在親身感受過彰化的文化之後,不妨騎一台單車,沿著彰化四通八達的道路,到鄉村小鎮一探彰化的農村風光。

遇見彰化之美路線2:

自然農產之旅

彰化縣向來被視為農業大縣,特別是「花卉」,幾乎等於彰化田尾鄉的代名詞。其實,製作新竹米粉的米來自芬園鄉、全台灣路樹的故鄉絕大部分在永靖鄉,還有大村鄉是葡萄的重要產地,「台灣人每吃兩顆葡萄,就有一顆來自大村。」卓伯源分析彰化農業發達的原因,在於良好的氣候和土壤,日照天數為中部各縣市之冠,「所以,我們是陽光大縣!」

《造山者》拍出台灣半導體的人情與選擇,7/31空中沙龍帶你聽見幕後真實|立即報名>>

攤開地圖,在陽光大縣探索農業之美,可以隨興漫遊,也可以參加由縣政府和民間合辦的農產文化活動。例如大村的「葡萄文化季」,涵蓋了葡萄的生產、周邊商品製作、文學、音樂、花卉等等元素,在活動當中可以學到如何釀酒、結合葡萄和花藝,還能從詩詞中品味葡萄的韻味,很適合全家老小一起參加。

還有另外一個重點活動,在夏天時則可以到王功海邊參加「王功漁火節」。王功漁港盛產蚵仔,而「王功漁火」向來就是彰化著名的8 大美景之一。所以彰化縣每年夏天舉辦漁火節,結合浪漫、搖滾、美食等各種元素,可以在海洋音樂會中盡情吶喊青春,也可以親身體驗蚵田的農村情趣。

當然,既然來到彰化,就千萬別錯過久負盛名的公路花園。過去,公路花園只是聚集了許多種植花樹苗木的農家,但是由於逐漸加入許多創意元素,例如坐三輪車遊花海、花藝DIY 等等。讓現在的公路花園不分季節,總是充滿繽紛的美麗花朵和歡笑。

遇見彰化之美路線3:

產業博物館之旅

漫遊彰化,最有趣的經驗是到處都能夠遇見故事。彰化古時即以書院多、進士多聞名,或許是這樣深厚的文史底蘊,彰化人喜歡保存各種史料、故事,並且代代相傳。而「產業博物館」正是彰化人說的有趣故事。

彰化雖以農立縣,但是卻有許多大型企業在此發跡,為了保留「起家」的精神,企業主們紛紛自行設立跟企業相關的產業博物館。

例如在彰濱工業區的「台灣玻璃博物館」,原本是彰化的玻璃廠為了根留台灣而設立的展示中心,各種巧奪天工的玻璃藝品令人目眩神迷,在短短4 年內已經湧進240 萬人次遊客。

同樣在彰濱工業區的還有「秀傳健康園區」,以及「白蘭氏健康博物館」。由於與鹿港很接近,許多人都是看完古色古香的小鎮後,直接來到彰濱參觀3 大產業博物館,在時空交錯中別有一番美感。

彰化的產業博物館還有許多仍在興建中,像是「康師傅文化園區」、「寶成鞋業博物館」⋯⋯等等。其中康師傅魏家的祖厝在永靖、靠近公路花園入口處,當年創業時的綠色辦公大樓還保存良好。所以魏家特別邀請名設計師操刀,除了重整建築物的當年風貌之外,還加入許多藝術與創新元素,擴展為一大型的文化園區。而綠色辦公大樓目前則是做為藝術展覽的場所,到了公路花園,可以順道進去感受屬於彰化在地的故事。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