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克、滴克,」「彼得潘」劇中,最凶狠的黑鬍子海盜頭虎克船長,聽到鱷魚肚裡鐘響接近,總要抖顫地逃命。現實世界中,金融單位最怕的也是時間問題,尤其當日子一天一天向西元二000年逼近。
電腦自動化的金融網,比別的部門還憂懼「鱷魚」的到來,因為它無法忍受電腦內部計時器(internal time clock)出現分毫的時差,更別說年份失序。這張金融資訊網價值不菲,透過金融網的轉運,今年一到四月間,台灣三千萬張的金融卡持卡人,從全省各地一萬零七百台的自動提款機(ATM),完成一兆五千七百億元交易;六百二十四萬張流通信用卡,在國內、外順利簽下三千多萬筆帳單,消費金額一千一百多億元;截至四月底,將近一百九十萬戶向銀行辦理三兆四百億元的消費性貸款。
萬一,在西元二000年時,指揮二十六兆新台幣龐大金融業務準時運作的電腦時鐘,撥不到二000年,搞不清楚二000年在一九九九年之前還是之後,因而錯亂地停止擺盪,或將時光倒流一百年,或跳入不可知的末來,會引起什麼樣的連鎖風暴?
試想,西元二000年一月一日的星期六那天;出門和友人歡慶,信用卡00(西元二000年)有效期限被餐廳刷卡機視為無效(junk)數字,拒絕簽帳;改換金融卡提款,櫃員機卻找不到交易紀錄。世紀假期結束,上班的第一天又接二連三發現;剛好期滿的四年保險,因四年顛倒成負九十六年,紅利計算不出來;該退休的同事不能退休,才做滿一年的新鮮人卻能提領一大筆退休金;跨世紀定期存款一個月,利息領不到,反而要繳給銀行一百年又十一個月的利息,向銀行借錢,說不定還能賺到利息;和銀行往來的對帳單、報表完全看不懂,02、03、01,究竟是西元二00一年二月三日,還是西元二00二年三月一日;股市一片混亂……。
「不敢想像,也不能測試。」沒有一位金融主管願意多談金融clock出現時差的那一天。
除非和不久前俄國太空船升空支援忘了帶工具一樣,大擺烏龍,彰化銀行資訊室科長曾芳明相倍,金融界的「那一天」是不大可能發生的。凡是攸關金錢的細微差錯,敏感的金融單位都會立即處理,更何況,太空船可以回航取工具,但金融單位「當機」三天,就差不多回天乏術。
百萬到億元的救難費
一年前,資訊界緊張地提醒金融界注意這場時間風暴時,一位公營銀行的資訊主管坦言,她和其他銀行的資訊主管心裡還在偷笑哩。直到她發現,金融資訊的上游(電腦主機大廠)及中游(連結界面)都在大張旗鼓時,才恐慌著,下游(各銀行作業系統)再不動就來不及了。
和歐美國家比起來,我國銀行的動作稍慢,大型傳統銀行包袱更重。
八十七會計年度法定預算中,公營銀行只有華南銀行、合作金庫等編列相關預算。西元二000年資訊轉換大工程急需人力,公營銀行不但員額編制有限,還屋漏偏逢連夜雨,碰上凍省議題。
雖然外援機會不大,台北市銀行公會去年九月還是迅速成立「因應公元二000年系統日期專案小組」,發文到各行庫及所屬主管機關,協力解決。
財政部八月收到各銀行因應西元二000年系統轉換進度填報,結果顯示,各銀行均成立專案小組,各家行庫經費預估不一,分別在百萬元到一億多元之間。光是三商銀(華南、彰化、第一銀行)就要花上一億六千五百萬元,這還不包括人事費用以及動輒上億元的主機轉換與系統升級。大部分行庫估算經費時,都還沒採取行動,因此填報的經費夠不夠,現在也不知道。
此外,將近八成的金融業自認會受到西元二000年嚴重影響,卻也發現,業界的知與行有落差。
最近,資策會系統工程處處長叢毓麟常在相關研討會上舉例示警。他說,資策會為了加快金融界調整公元年時差的速度,行文給經建會,經建會發文給財政部,財政部透過券商公會通知業者,券商再轉文給委外系統廠商,輾轉老半天,這份緊急公文,最後竟擱在電腦廠商抽屜裡「存查」。
IBM大中華地區公元二000年事業處處長林獻仁也有捏冷汗的經驗。八個月前,他應一家中型上市銀行請求,進行年序轉換計畫評估,建議事不宜遲。八個月後卻發現,這家銀行一點動靜也沒有。
就連金融單位報給財政部「沒問題」的進度報告,也招來「太樂觀」的評議。國泰人壽電腦部經理林俊良從三萬兩千支程式倉庫裡,清出受災範圍超過一半以上後才警覺到,這是一點也馬虎不得的任務。
他形容,已經動手改的,風險未必除盡,還沒動手改的,則沒救矣。
當國內銀行擬出應戰計畫時,部分國內外大型金融機構則已執行部分進度。
台灣的民營銀行擁有最多ATM的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已將一萬八千支程式及每部個人電腦清查完畢,現正選購軟體工具。台灣大型信用卡收單銀行匯豐銀行則態度從容,不談計畫、程式、人力、經費等數字,因為資訊技術出身的董事長施德論,三、四年前就坐鎮香港總部,未雨綢繆。在台灣擁有兩百萬持卡人的萬事達卡發卡組織,預計八月中旬完成發卡端及簽帳、收單端的西元二000年測試。
時間革命世紀對決
銀行兩大聯外系統界面:島內與島外,也大抵做好準備。維繫國內一萬多台自動櫃員機交易的金融資訊服務中心,明年底將完成轉換。統籌跨國匯款的SWIFT國際組織(Society for WorldWild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環球銀行金融電訊系統)也要求各個會員,統一格式設定’79年值,自動解讀有否跨世紀,台灣地區須在今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完成。
萬事達卡國際組織台灣區總經理馮煒權觀察,台灣配合跨世紀動作還算順利。主要是台灣信用卡業務起步時,就按照國際標準走,民眾就算不出國,也習慣使用國際卡消費,而不像日本與韓國,地方色彩充斥、標準不一,轉換工程麻煩些。
就國際信用卡業務而言,台灣拜起步晚之賜,應付西元二000年似乎不成問題。即便是不和國外打交道的基層金融界,也有不少人口氣堅定地說:「問題沒那麼嚴重。」
有小央行之稱的合作金庫資訊室分析,包括合庫直屬一百四十個信用合作社,以及所輔導的兩百多個農、漁會合作社在內,這些基層金融機構都是使用民國年運算,只有報表方面,抓西元年的應用程式要修改。
看來,這顆讓美國柯林頓總統高聲疾呼、新加坡政府總動員的「電腦定時炸彈」,漂洋過海後對台灣的威脅力道轉弱。不過,這不表示威脅不存在。
如果將電腦計時器年序錯亂的問題比喻成「病毒」,那麼潛藏在台灣金融界的電腦病毒,與千福年病毒是同宗不同種,發病時間也不同。一般預料,千福年病毒發作後的第十一年,本土種的「民國百年病毒」將會準時發生。這才是金資中心、合庫、郵政儲匯、保險公司、投信公司及證券公司心中威力十足的電腦定時炸彈。
遲一步便被拒絕往來
事實上,民國百年電腦年份失序的問題,曾在八年前現身。當時,放款期限(如房貸)先後放寬為二十年、三十年,還款年限與利息計算,怎麼算都會超過民國一百年。為了開辦長期貸款業務,又要避免更動兩欄年份的程式系統,金融單位資訊部門想出了一個取巧的法子,寫人五十的年序判讀程式,簡單地告訴電腦,大於五十的年序是目前年,小於五十的,則過了民國一百年。
真正的民國一百年到來時,「麻煩可就大了。」財政部金融局一位主管官員慎重其事地說,到時,金融資訊網的兩位民國年,必須全面擴充為三位年,問題就沒那麼簡單。
距今十三年的民國百年電腦問題固然嚴重,金融界如果因此低估兩年半內將成形的千福年風暴,才要叫人捏好幾把冷汗。
資訊專家估計,金融界有沒有做好萬全準備,將在新世紀到來的半年內就見其章。匯豐銀行電子系統部副總裁丁岳則預測,千福年隱藏的衝擊,將提早在一九九九年產生。例如跨西元二000年的半年定存,千福年是閨年的利息計算、信用狀有效日期等。
然而,一九九九年正是大部分金融業年序轉換工程的測試年。
相形之下,轉換工程可利用的時間更短。進度已經超前的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資訊管理處資深經理張汝恬,試圖刻畫這場親身經歷;與日期有關的程式,猶如螞蟻般地在龐雜的電腦系統中四處爬布,不但要一隻不漏地搜出,還得和有限的時間比賽,這簡直是一場「時間革命」。
革命,無可避免地會帶來暫時性的紊亂。經過革命的金融資訊體系,需要一段時間來回復百分之百的穩定性與正確度,這段過度期所發生的金融糾紛,勢必會衍生繁瑣的法務問題。
電腦革命也好,時間革命也好,戰後出生的張汝恬認為,總比人類的戰爭來得好。
不管是悲觀還是樂觀,從容還是緊迫,重視還是輕忽,做好準備或是還沒起步,整個網路密布的金融界,都會聽到進入西元二000年的倒數計時;「滴克、滴克」聲響。在兒童劇裡,鱷魚肚裡的鐘弦走完,虎克船長的另一隻手臂會遭受威脅;真實金融業裡,誰的電腦時鐘鐘弦走完,誰就會先被友行拒絕往來。
(何曼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