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艙內的燈光熄滅,只剩一排幽幽亮著的夜燈,乘客一一睡去,機窗外的天空和三萬多呎下的太平洋,都籠罩在無邊無際的黑夜中。他放倒椅背,想著這趟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個元旦假期已近尾聲,要回家了。三天前他到機場準備回家,發現三個月前就訂好的機位,竟然根本沒有這班飛機,航空公司說是電腦系統出了問題,才會訂到根本不存在的班次。回想起來,所有的驚奇就是
從那時開始的。
排不到機位,他只好先找旅館住下來。可是旅館拒收他的信用卡,因為旅館電腦連線發卡銀行的授權資訊顯示他的卡已經過期。可是信用卡上明明寫著有效期限到二00一年,還有一年多啊。這幾天總是電腦出的狀況,幸好還有旅行支票,更幸好排了三天終於擠上這班飛機,他想。
想著想著,他漸漸睡去,夢中回到五天前二十世紀的最後一夜,他和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將紐約時代廣場擠得水泄不通,在除夕夜最後十秒鐘,隨著那顆著名的金蘋果掉落,狂喊倒數,所有的人都興奮得像瘋了一樣。當他在飛機上微笑入夢的同時,竊賊闖進了他在太平洋彼岸的家,保全系統連線的電腦判斷闖入時間是一九00年,是一百年以前的事了,因此不予處理。竊賊滿載而歸。
一覺醒來,飛機已開始下降,他望著機窗下黑暗中燈火璀璨如繁星的城市,心中流過一股暖流,終於快到家了。他所搭乘的飛機,開始出現在航管中心的大螢幕上,是一個光點,但是光點旁並未如往常般出現電腦輸出的飛航資料,沒有這些資料,光點只是光點,不代表飛機,航管人員無法引導飛機降落。飛航管制區的雷達單調地轉著,大螢幕上台灣的上空陸續出現新的光點,沒有飛航資料的光點,沒有引導的飛機。螢幕上的光點愈靠愈近,愈靠愈近……
同一時間裡,在紐約、在東京、在倫敦,在全世界大大小小的城市裡,在天上在地下,在自天在黑夜,大大小小的電腦正帶來許多大大小小不同的「驚奇」……
這是西元二000年元旦假期狂想曲。
距離西元二000年只剩八百多天,世界各地人們興奮期待新的世紀來臨,但對電腦系統而言,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天卻像是最後審判日,考驗電腦忍統是否能順利跨越西元二000年,更考驗著早已高度電腦化的人類杜會,是否能繼續順利運作。前述的驚奇之旅,究竟會不會發生呢?
一切的困擾,來自於電腦上小小的兩位數字。混亂的根源必須追溯到一九六0、七0年代,當時電腦還是很昂貴的資源,程式設計師們絞盡腦汁節省電腦儲存資料的空間,因此以末兩位數字來代表四位數的西元年份,例如,六0代表一九六0年,沿用成習,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也經常用兩位數表達西元年份。
當年的巧思,在新世紀來臨時造成莫大困擾。當二000年來臨,只取年份末兩位的電腦系統(包括系統軟體和程式語言)以00顯示年份,錯將二000年當作一九00年,時光倒退一百年,資訊系統大亂,而應用軟體若直接採用系統的日期為日期,也會跟著出問題。因此,年序錯亂問題大部分來自電腦軟體(應用軟體、系統軟體),硬體也可能有影響。
在高度仰賴電腦的現代社會中,資訊風暴將沿著電腦網路蔓延到社會各領域,釀成產業風暴和社會風暴。「衝擊涵蓋各行各業,無一倖免,」英豐寶資訊公司總經理林哲斌說。甚至有資訊界人士以「世紀病毒」、「將西方人所說的千福年(西元二000年)變成千災年」來形容問題的嚴重性。
不見棺材不掉淚
為解決這個問題,可能為電腦廠商帶來許多新業務,但一家軟體廠商坦言:「是商機,也是災難。」一家跨國電腦公司主管則說:「不只是商機,更是挑戰,要全面解決問題太困難,只能期待少輸為贏。」
政府體認到這個問題,已由行政院主計處成立二000年電腦危機處理小組。主計處針對政府各單位的調查顯示,這項危機可能造成的主要衝擊為:處理錯誤(百分之四十九)、業務中斷(百分之三十七)、系統無法啟動(百分之二十三)等。
目前全世界有許多資訊人員正夜以繼日地工作,希望阻止災難發生。例如,民航局飛航服務總台預訂一九九九年六月底以前完成修改飛航管制系統,行政院也要求政府所屬單位在一九九九年六月底以前完成電腦系統的修改和測試。「這不是單純的技術問題,而是整體營運問題,」主計處資訊中心主任萬鎮歐強調。
面對這個史無前例的風暴,國內反應遠不如國外積極。美國國會去年四月在參議院針對這個問題舉行聽證會,國際科技顧問公司加納集團(Gartner Group)統計,百分之七十的美國企業和政府機構已開始解決此一問題,但估計到西元二000年美國仍有百分之三十的機構無法完成,甚至有些公司將因此而倒閉。
但國內代理加納集團的英豐寶資訊公司總經理林哲斌觀察,台灣已開始解決問題的企業和機構恐怕還不到百分之二十,情況比美國更悲觀。
即使政府已訂出解決期限,但根據主計處調查,到今年六月底為止,仍有百分之五十九的政府單位尚未開始因應作業。
資訊人員的努力,有助於降低風暴的影響,最危險的則是掉以輕心,延宕、甚至不採取行動。例如,國內某大石化集團一名主管說,他們曾在公司高層主管會議中提出報告,但大老闆懷疑「問題真有那麼嚴重嗎?」不肯增加經費和人員解決。另一家電子生產設備進口商主管則說 「公司業務太忙了,反正我們應該不是第一個受影響的公司,先觀望看看。」
太多錯誤的想法,模糊了人們的認知,阻礙了人們的行動。
當頭棒喝的警告
不只是資訊部門才會受到影響,整個高度電腦化的人類社會都在暴風圈內。電腦幾乎滲透社會每一個領域,網路的興起,更將各地電腦連成一張綿密的大網,每一個組織和個人都身陷這個無形的網中。家中的水、電、電話,出門搭捷運,出國坐飛機,上銀行領錢,刷卡購物,企業內部管理的會計、薪資、進出貨……,工廠的生產控制,辦公室的門禁、保全,其他如國防、醫療等等,全都離不開電腦。
別以為離西元二000年還早,時間其實很急迫。IBM內部要花三年完成修改全球各地的系統,單是清查所有程式就花了三、四個月,還將花三年修改、測試。根據加納集團的統計,測試比修改還費時間。現在距離西元二000年已不到兩年半,時間不會停下來等人,「反正一定要做,早做還可以有更多時測試調整,」華南銀行資訊室副主任林吉杰說。
別以常識或表面印象來判斷你的資訊系統與日期(年份)無關.就以為不受影響.必須切實一行一行地檢查所有的程式及硬體設備。根據美國夏威夷電力公司、國內的中華電信公司等機構實際測試的結果,跨越西元二000年時,部分電力、電話系統會當機,無法運作,「真的很難想像電話通不通和日期有什麼關係,但問題就是發生了,」中華電信公司資訊處長李炎松說。
這兩年推出的電腦設備多半已考慮到西元二000年的問題,個人電腦受影響的程度也較大型主機小,但目前仍有許多使用中的電腦系統,過去設計時並未考慮這個問題。根本辦法是雙管齊下,要求廠商提出說明,並自行檢查所有的軟硬體。
不要低估了解決方案的複雜度。最直接的解決方案就是將程式裡以兩位表達的年份擴充為四位,問題是,每一家公司的程式從一百萬行到一千萬行都有,每一行都要檢查,而且檢查工具軟體不能完全幫忙,還是要靠人工。更糟的是,許多程式年代久遠,原始文件已找不到,或者原來的軟體廠商已倒閉,都會增加複雜度。
台灣特有的「民國年」不見得是護身符。台灣IBM大中華地區公元二000事業處處長林獻仁指出,有太多案例顯示,廠商使用的民國年其實只是電腦系統的西元年換算而成,因此表面上沒問題,但可能還是會有問題。
別以為把問題交給電腦廠商就可以高枕無憂,自己也必須投入。有些公司用的軟體是內部資訊人員自行開發的,有些公司購買軟體公司開發的產品,再依公司需求做修改,因此,有誰比自己更瞭解自己的軟體、更適合替自己修改軟體?加納集團調查,因應西元二000年風暴的工作,電腦廠商只能提供百分之三十的協助,其他還是要靠自己。林獻仁也指出,IBM曾測試四十七家資訊廠商推出的解決軟體工具,發現這些工具雖有幫助,但無法完全解決,最重要還是靠自己。
把責任交給公司的資訊部門還不夠,必須有決策階層的支持並投入資源。惠普科技公司經理羅國維指出,因應西元二000年風暴的工作全是苦工,必須一行一行檢查、修改程式,耗時費事又花錢。加納集團估計,全球為解決這個問題將花費三千億至六千億美元,相當於我國前年國民生產毛額(GNP)的一倍至二點五倍。
主計處指出,全國八百多個政府機關,到六月底已有一百六十二個機關估算出解決問題所需資源,包括:人力需求為五萬三千多人,經費十五億兩千多萬元,須修改四千五百二十一個系統(含七千五百六十六萬餘行程式)。單以中油、台電公司為例,每一家預估經費都要一億元。而根據國外資料,跨國企業美商美林公司為解決這個問題,八十名成員的小組,一天二十四小時、一週七天,輪班修改,預估經費兩億美元。
像這樣的大規模資源投入,又可能在全力修改時,無法完全兼顧現有資訊中心的業務,若沒有決策階層、以及其他部門的支持,很難進行。
株連之廣不只九族
西元二000年電腦年序錯亂的風暴,被資訊界形容為有史以來最複雜的專案,可能也是最「無奈」的一個問題。從效益來看,是「零」,勞師動眾的大工程做完了,只為了維持現狀,不出問題,沒有創造其他「附加價值」;從結果來看,沒有人敢打包票到二000年時一定沒問題,「就怕掛一漏萬,要等到二000年元月一日才見真章,很現實的,」李炎松說。
從災害控制的範圍來看,網網相連的社會,問題也往往相連。就算自己問題解決了,但若任何與你電腦連線或業務往來的單位沒有解決,都可能把問題「傳染」給你,引發連鎖反應,釀成「資訊界的口蹄疫」
二十世紀,人類智慧的結晶--電腦問世,徹底改變了人類社會,面對跨越二十一世紀的關卡,曾為人類帶來福祉的電腦,是否會引發一場大災難?能不能將影響程度降到最低?關鍵就在現在是否有行動,「對於種種可能發生的狀況,寧可信其有,現在應趕快行動,以免將來後果難以收拾,」萬鎮歐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