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簡單投資未必不好

李樑堅
user

李樑堅

2010-04-02

瀏覽數 3,650+

簡單投資未必不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隨著國內投資環境多元化發展,從早期家庭跟會,到1986年掀起全民投資股票的熱潮,而後基金的引進,期貨的創立,不同的金融投資商品如雨後春筍般發展。

貪婪是賠錢的開始

同時,國內金融管理機構著眼於金融市場的開放、金融創新理念之推展,在相關產品的引入機制上相對寬鬆,因此國內投資理財的熱度也持續活絡。可是國人歷經股市大崩盤、亞洲金融風暴及金融大海嘯的襲擊,許多人在投資洪流「乘興而去,敗興而返」,終結其投資失敗的原因可分為下列幾種狀況:

1.堅持與貪婪之拉扯:

無法堅持正確投資理財原則,一旦設立投資標的及買賣價差空間,卻無法「堅持到底」最後在「貪念」的誘導下,失去所有籌碼,賠了錢。

2.過度融資與斷頭危機:

過度融資形成無法挽救的斷頭危機,在高利報酬的吸引下,以融資方式進行以小搏大,一旦面臨空頭的衝擊,常常是血本無歸,難以回本。

3.簡單組合不一定不好:

投資組合過度分散,投資標的太多,往往無法獲致合理利潤,投資人面對多元消息,常誤信小道消息,結果籌碼過度分散,無法分散風險,反而還降低利潤。以散戶而言,簡單投資組合(如只有3∼5家公司投資)未必不好,有時集中投資、重點蒐集資訊,更能賺到合理報酬。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4.投資金額與獲利倍數迷思:

投資金額愈大,利潤倍數就會相對成長的迷思經常發生,其實隨著投資金額的提高,面對的投資風險也跟著提高,千萬別有原先投資100萬元賺30萬元,投資1,000萬元必能賺300萬元之迷思,重點是如何聚焦投資、累積專業,並能對抗壓力之決策判斷過程。可是人們在擁有更多的錢後,往往會過度分散投資組合,決策時瞻前顧後,進而錯失賺錢良機。

做對的決策

理財人人會說,但講得簡單,做得成功卻不多,因此現代人必須具備投資理財的經驗及知識,掌握機會,才能在關鍵的時刻做出正確的投資,以創造人生的財富。

而投資理財經驗乃是來自於自我不斷學習及實務演練,以建立一套獨有的投資分析原則。正確的投資理財策略,是要有對市場環境變化敏銳的感知能力、正確的商品掌握,及適當風險報酬的評估,進而在「關鍵時點、正確商品、適宜價格」,做出對的決策行為。

而良好的投資理財策略,首先要能建立投資目標、規畫投資組合,做好「事前分析,掌握時點,選擇標的」,在投資原則之下,選擇不同風險的投資項目,等待機會進行資產配置。因此行動為成功之本,如能建立自己簡單明確的投資原則,一定會有機會獲利。而投資要賺錢,「專業知識、決斷能力、機運掌握」絕對是必須具備的3大因素。

所謂不景氣仍是有人在賺錢,景氣時仍有人在賠錢,一切都端視自己的投資理財策略能力及決策判斷力而定。所以,投資人要以實際的行動來落實投資理財的工作,「唯有聰明理財,好運才會跟著來」。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