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滿心喜悅,或是千百個不願意,你都必須接受,「你被設計了」,不只被設計過著更便利的生活,更是被設計「要更多」的生活。
老辣館長 批判犀利
「這個世界,已經被設計淹沒了,」 以「犀利」出了名的迪耶.薩德奇(Deyan Sudjic)在接受《30雜誌》專訪時,點出這個世紀「設計過剩」的問題。
現任英國設計博物館(Design Museum)館長,也是知名建築設計評論家的薩德奇,實在很有「殺氣」 ,他的批判總是既老辣,卻又句句擲地有聲。建築大師法蘭克.蓋瑞(Frank Ghery)的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在他筆下只是促進城市經濟的工具,史塔克更曾被他評為「怪異的過度曝光明星」。
奇怪的是,全世界知名的建築師、設計師似乎都買他的帳,在薩德奇於2006年接下英國設計博物館館長一職後,策畫過的許多大型展覽裡,包括建築女傑哈蒂(Zaha Hadid)、德國設計教父拉姆斯(Dieter Rams)等人,都願意和他合作,成為展覽主角。
事實上,薩德奇犀利的批判背後,存在的並非艱澀難懂的哲學概念,「觀看設計,要不斷去問為什麼,去了解過程(process),」薩德奇說,所有的物品都是經過設計過後才誕生的,身在美學與設計當道,甚至充斥的時代,我們或許也能從他的「過程式思考」中,重新思考「設計」的意義。
是的,你被設計了
「過剩」,並不代表我們不需要設計,可能是「要得太多」。
在《被設計淹沒的世界》(The Language of Things)一書中,薩德奇提到,當每個家庭都有了電視,廠商就會用更大的螢幕說服你,再買一台,蘋果電腦門市外面,總是有些人為了iPhone紮營排隊,「我們成了天生消費的一代,都是拜物狂,」他說。
設計,被認為是用來解決問題,打字機便利了文字處理,手機加速了連絡往返,當設計具備所有生活功能之後,人們開始要求在情感上,也需要獲得設計的撫慰,例如使作家事的粗活,變得優雅的流線型吸塵器,坐上一把名師出手的椅子,也能滿足了愈加高漲的物慾與虛榮心態。
2009年中旬,「設計金童」馬克.紐森(Marc Newson)的椅子《Lockheed Lounge》,在倫敦拍賣場上,以近160萬美元的高價落錘出售,以「功能」而言,這把用航空金屬材質製成的躺椅,兩側既無扶手,看來也不好坐,其高價程度,恐怕也令人只敢遠觀而不敢褻玩,「今日的設計,很多不是拿來用的,假設你坐上這把椅子,它的價值可能就會瞬間消失了,」薩德奇打趣地說。
「我們都被設計了,被設計『要更多』,」薩德奇很直接地指出這個似是而非的問題,生活周遭,處處都有,也需要設計,他不諱言,設計漸漸從功能訴求,轉向淺薄的物質層面,至今成了「解決無止盡物慾的工具」,對此現象,他相當不以為然,更以「墮落」二字來形容,「現在我們面對的是史上未見的物質充斥時代,人們真需要那麼多東西嗎?」薩德奇直指物質世界的問題中心,甚至直接問記者「你真的需要那麼多雙鞋嗎?」
1美元的椅子更有趣
「一把1美元的椅子,一定比一把幾千元的有趣,」薩德奇斬釘截鐵地說。
過程式思考,是薩德奇一再提到的觀看方式,比起「結果」,他認為「過程」更重要,在訪談中,他不只一次提到「process」這個字眼,在設計充斥的年代,人人講設計,要如何樹立個人標準,而不被迷惑,這位文筆針針見血的資深設計評論者反而認為,其實方法不難,就是「了解過程」。
也許是因為古今中外的設計師,都熱愛設計「椅子」這個物品,觀察設計界多年的薩德奇,也不斷用椅子作為舉例,並以「過程哲學」解釋自己的「1美元理論」。
假設一位設計師被要求用1美元的預算,設計一把椅子,表示在材料、製作、開模等等步驟,都將受到限制,因而必須回到最初「解決問題」的起源,反而能看出創意與巧思。
反之,若是沒有任何限制,任何人天馬行空的構想,都能經由技術獲得實現,反而背離設計本義,而「價錢」,也絕非評斷設計的標準。
「觀看設計,要問問題,為什麼、怎麼用以及製作過程,」而這樣的準則,也成為薩德奇在策劃設計展覽時的元素,2007年建築女傑哈蒂(Zaha Hadid)的《建築與設計》個展中,薩德奇就將2層樓的展間,設計為5個部分,除了展示已完成的傢具設計作品,也著重建築師的創意發想過程,因此也能看見模型草圖的展示,讓觀賞者更能從「過程」的概念,了解設計的誕生。
為什麼要淘汰新手機
在設計淹沒的時代,需要的也許不是「淘汰」。
德國設計教父拉姆斯,在多年前為電器品牌百靈(Braun)設計過一款電子計算機,造形和按鍵都採用最簡單的線條,卻在21世紀的今日,成為蘋果電腦iPhone的設計雛形,這台計算機從未被淘汰,簡單,卻是經典。
反觀iPhone,卻在3年內被自己淘汰了好幾次,出了好幾代,「新的設計,不斷地進入生活,人們不假思索地,就淘汰了看起來像新的一樣的手機,」薩德奇點出設計的「過剩」問題,更提醒「思考」之後,才有辦法建立每個人判斷設計的標準。
當談到優劣問題時,薩德奇避免使用「好」或「壞」的字眼來形容設計,他認為,自己的工作並非一口斷定優劣,而是激發觀賞者對設計的想法,「永遠要去想為什麼,這也是我認為1美元的椅子重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