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老讀者,大概聽說過我居住在波士頓灣外的小島上,開門就是寂靜的海灘,聽起來很遺世獨立,其實開車到鎮中心不過是兩三英哩的路程。貫穿鎮中心的是一條長長窄窄的雙線道,叫做Hancock街,這條街幾乎什麼都有,從乾洗店到麵包坊,龐克樂團駐唱的愛爾蘭酒吧,波利尼西亞式的中國餐館(天曉得那是什麼意思),藉著每週三晚上賓果時間吸引居民前往禮拜的天主教聖心教堂,或是專門教兒童中國舞蹈的補習班,應有盡有,甚至有間小小的公立圖書館,這麼多年來我總想著哪一天要進去看看,但是不曉得為什麼老是忘記。
這條街上幾乎每個營業場所(如果教堂也算某種營業機構的話),都有存在的獨特目的,唯一讓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有家叫做PRIME的小型加油站。
對面加油站的懶人經濟
這條只有雙線道的街上不到100公尺,已經有Shell(殼牌)、HESS跟SONOCO這三家大型連鎖加油站,但是沒沒無聞的PRIME仍決定在這裡落腳,而且道路兩旁各開一家,面對面像照鏡子般。
「這麼小的鎮上,那麼窄的道路,何必開兩家加油站自打嘴巴?」每次我開車經過都不禁納悶,「這樣每家不就只剩一半的生意嗎?」
「那你就錯了,」從小在這裡生長的朋友告訴我,「不是一半,而是兩倍的生意喔!」為什麼這樣會有兩倍的生意,我還沒參透,但是每次經過,兩個加油站總有一兩部車正在加油,正如我不明白為什麼省道上的檳榔西施都一個挨著一個。
我可以想像半夜穿得這麼少,一定很冷,可能眾西施們可以像企鵝般聚在一起取暖,不然就是為了安全;這些我都可以想像,但不像琳瑯滿目的夜市,每家加油站或檳榔攤,明明都賣一樣的東西,搞不好價錢也一樣,大家都還樂此不疲,光說是聚集經濟,好像無法說服我頑固的邏輯。
英國主要高速道路M1公路兩邊,也有很多給卡車司機或偷情人住的連鎖賓館,其中一家叫Travelodge,為了貪圖便宜,我出差或旅行也時常去住。但這幾年來漸漸發現愈來愈多高速公路出口,左邊一間Travelodge,右邊一間Travelodge,明明跨著高速公路的天橋,走路半分鐘就可以到,為什麼非得面對面開兩家不可呢?這就好像我時常看到同一家百貨商場,不同樓層有兩個同品牌的專櫃,台北忠孝東路面對面就有兩三家SOGO,這到底是什麼道理?除了現代人懶到不願意多走兩步,好像想不出什麼合理的解釋。
從「可望而不可及」找樂趣
英國到現在很多地方還有一些古老的法律,變成許多人的笑柄,其中有一個鮮為人知的「驢子法」,適用於英格蘭北部Newcastle附近的Shields地區。這裡隔著一條Tyne河,將Shields一南一北分成兩個行政區;多年來,北區的商會一直要求設立一個菜市場,都被拒絕,理由是約翰國王當年諭令,只要驢子腿程一日可以來回的距離,都不可以成立第二個市場,因為河的南部已經有一個了,所以河的北邊無論如何不能成立新市場。這恐怕讓對同一條街有兩間麥當勞、兩家同樣的銀行,或是兩家7-11習以為常的台灣人覺得不可思議。
冷靜想想,古老的驢子法跟面對面的兩家加油站,究竟哪一個比較莫名其妙?騎驢子一天的路程,一般公認是10.7公里,對現代人並不是那麼遠;對我而言,旅行和購物的樂趣,有一半就在「尋找」,當所有的好東西都攤在面前的時候,實在是有些掃興,或許這解釋了我為什麼無法理解檳榔西施的文化樂趣。
對我來說,擁有追尋的能力,恰恰是人與獸重要的區別。最近研究靈長類的動物學家發現,如果有人在猩猩手臂搆得著的範圍內,拿走牠很喜歡的食物,猩猩會表現出憤怒,這跟人類的反應相同;有趣的是,如果這個東西是猩猩看得見,卻位在搆不著的地方,比如說櫃子上面,就算有人從牠面前拿走,猩猩也無所謂,相反地,人類卻會持續表現出生氣跟失望。
馬路對面的星巴克,雙線道對面的加油站,高速公路對面的汽車旅館,省道對面車道的檳榔西施,都令人生氣;可望而不可及的財富,你家對面的豪宅,辦公室角落的總經理位置,尾牙靠門最遠的大桌大位,都多麼令人捶心肝。但是別忘記,我們並不需要世界上所有的好東西都到面前來,只要過個馬路,踏上尋找的路,世界說不定會因此更加寬闊而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