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移居花蓮,30世代的城市出走

為另一個人生提前圓夢

瞿欣怡
user

瞿欣怡

2007-10-01

瀏覽數 6,800+

移居花蓮,30世代的城市出走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你想要提前三十年,過心目中的理想生活嗎?花蓮在召喚著你。

跟花蓮的30世代吃飯總是笑聲不斷,聊天的話題不是哀嘆工作壓力大,而是七嘴八舌討論要去哪裡學木工、瑜珈、陶藝,甚至斷食;他們的眼睛總是明亮,也許是整天看大山大海的緣故吧!

黃憲宇,26歲,台大畢業後就決意要移居花蓮,他說:「人生是算總成績的,也許在大城市工作可以賺到金錢、地位,卻失去生活,怎麼算都不划算。」

放下喧囂,追求寧靜夢土

在花蓮,生活很幸福,清晨起床,燦爛陽光灑滿窗台,吃完早餐,抱著輕鬆的心情上班,傍晚下班,不用塞車就到家,6點準時開飯,10點就已經夠晚,準備上床有個好眠。

在花蓮,飲食很健康。想吃有機青菜不用去貴得嚇死人的百貨公司,只要偷個空到有機農場,就可以買到當日現採的青菜。大清早去田裡,甚至會聽到農婦們「激爆」的對話:「欸!妳放過啊沒有?要不要一起放?」說著就作勢蹲到田裡要解放啦!另一位農婦搖搖手,大聲地回答:「不用啦!我透早就放過了!」堅持「肥水不落外人田」!

在花蓮,運動很方便。在大都市騎腳踏車上下班,健身不成,反而先吸了一肚子廢氣。花蓮可不一樣,連警察都開始騎腳踏車上下班,環保又健康!

在花蓮,認路很簡單。在花蓮問路,他們極可能這麼形容:「你就直直開,右手邊會有一棵很大的樹,然後左轉就對了!」拜託!什麼「很大的樹」!花蓮到處都是樹!給我地址!偏不,花蓮很多地方靠地址找路就是會找不著,認命直直開以後,還真的會看見「一棵很大的樹」,到了那裡,你自然會轉彎。

在花蓮,交朋友很容易。花蓮小得像一粒米,人跟人一定可以找出關係。而且這裡的人很親切,到海邊看海遇到原住民胖伯伯騎車蹓狗,只要盯著狗看,胖伯伯就會停下來跟你閒話家常,如果你讚美花蓮的海很美麗,胖伯伯會靦腆地揮揮手,笑著說:「哪裡哪裡!不敢當!」

轉移重心,細細品味人生

在花蓮,人生突然變得很容易,沒有功名利祿的追求,也沒有你死我活的競爭,求的,是慢慢走、細細品味的人生。愈來愈多在大都市急行軍的人,發現自己腳步急促到忘了生活的滋味,於是他們放下一切,移民花蓮,追求另一個人生。

遠見訂閱贈西堤餐券2張,知識與美食一次滿足!優惠組合價$2,880,立即訂閱>>

這裡像是有強大吸力的黑洞,當你偷窺了一點她的美好,你的人生就一點一滴地被吸進洞裡,從此困在洞的另一端,那美麗的桃花源裡,再不想返回濁濁塵世。

政治大學廣告系教授陳文玲就是如此,三年前,她在慈濟大學兼課後,就愛上花蓮的生活步調,她一步步展開移民計畫,終於在去年把台北的大廈退租,只留了3坪大的工作室,剩下的家當全搬到花蓮,實踐她的島內移民夢,她說:「我要到花蓮好好當著家庭主婦!」。上個月她更宣布要結束台北所有的演講、評審工作,把生命的重心徹底轉移。

六年前夏天跟隨丈夫移居花蓮的璞石咖啡館老闆娘王玉萍,對花蓮從陌生到喜愛,她笑說在花蓮開車:「一直走就會撞到山,轉個彎又會看見海。」曾經擔任誠品企畫主任的她,在花蓮搞起藝文活動,請胡德夫現場演唱、辦紀錄片影展等等,甚至在2006年開始發行花蓮在地雜誌《O’rip》。

《O’rip》有近十名的「流動式」工作人員,只有一個花蓮人,其他全部都是從西岸移民到花蓮的年輕人,她們在台北都是專業攝影、編輯、記者,甚至公關,到花蓮之後,用磨練多年的專業技能,傳遞花蓮的美好,更重要的是解決自己的「手癢難耐症」,就算到了花蓮,也還是要辦雜誌啊!

提前圓夢,享受生命甘甜

東華大學英美文學系助理教授許甄倚,兩年前才從紐約修完博士學分,回到台灣後她選擇到東華大學任教,才短短一年就愛上花蓮,養起狗兒子貓女兒,第二年她索性與花蓮友人們一起買地,蓋夢想之屋,還打算把父母接來養老。

花蓮的新移民有很多故事可講,她們來自不同城市、不同背景,唯一相同的是,講起花蓮生活,她們眼睛明亮,笑容燦爛。同樣30歲,他們已經提前三十年,開始享受生活裡的甘甜。

有天,王玉萍問經營咖啡館的老公楊武訓:「你理想中的生活是什麼?」正在煮咖啡的楊武訓想了想,說:「有一家店煮咖啡給客人喝,閒時就學鋼琴、陪小孩子玩,這就是我的理想生活。」王玉萍聽了忍不住笑出來,問他︰「這不就是你現在的生活嗎?」

你的理想生活又是什麼?實踐了嗎?理想生活不一定要等到退休才開始!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