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個朋友邏輯怪怪的,他一直想趁台灣冬天時去澳洲旅行,體驗南北半球相反的季節變化,他說:「我喜歡吹電風扇,澳洲冬天可以吹電風扇。」我恰恰跟他相反,我想要夏天時去澳洲旅行,不必再熱個半死躲在冷氣房裡,我寧願穿上皮衣長褲,好好地散個步。
澳洲的冬天很美,也不算冷,避開春夏遊人,旅行更有餘裕,我看見被冬陽曬得發光的雪梨、下過一場雪的藍山,更在獵人谷酒莊的楓樹下喝醉了。
驚豔,赴不完的盛宴
眼睛看不見歲月流動,有時候可以交給舌尖來體會,想品嚐果實經過年月催促滋養出的深刻滋味,請來獵人谷酒鄉(Hunter Valley)。
也許有人要說:「秋冬逛什麼酒莊?沒有綠葉,也沒有葡萄。」但我們看見枯藤凋葉。所有的酒都一樣,太甜美就無法讓人回味,也醉不了人,只有入口時滑順中帶著一絲絲澀味,才能讓人拿起酒杯驚訝地盯著瞧,再多喝一口,想搞清楚那酒到底還有多少故事等著被嚐出來。冬天的酒莊因為葡萄品種不同,落葉程度不一,或者黃葉成行,或者枯枝向天,冷清,卻又讓人看見原來春夏的茂盛,都是要經過安靜蕭瑟地等待。
到了酒鄉,別急著品酒,最好先找家好餐廳,悠閒地享用美食,填飽肚子再說。獵人谷有超過七十間餐廳,我們挑了其中頗負盛名的勞勃餐廳(Roberts Restaurant)。
這間餐廳獲獎無數,最有名的餐點是野鴨與兔肉,我從來不敢吃兔子,便點了燻乳鴿。用特殊燻法料理過的乳鴿,還沒入口就聞到香氣,刀子輕輕一切肉就化了,口感鮮嫩,味道卻非常豐富,搭配餐廳特選的紅酒,絕對是酒鄉數一數二的難忘經驗。
但走出屋外,才發現冬天的酒鄉平原上,微風、老樹與陽光另有一場盛宴正熱鬧著。開得紅燦燦的楓樹隨風搖擺,發出沙沙沙的笑聲,陽光透過葉片舞動著,天空藍得好乾淨,只有幾朵白雲飄浮,意外闖入的我也跟著微笑了。
微醺,醉人的美酒
帶著美好的心情品酒,顯然很危險,因為一個不小心就會高估自己的酒量,誰說心情不好容易喝醉,心情太好,更容易醉。
品酒第一站是胡椒樹酒莊(Pepper Tree Wines),澳洲有名的酒莊。老闆心情也非常好,除了讓我們試幾隻常見酒款外,更拿出酒單上沒有的好酒,慎重地請我們品嚐。試了十隻酒,隻隻好酒,尤其是獵人谷最著名的Semillion跟Shirz。我當然知道品酒時可以把酒給呸掉,但我竟然連一口也捨不得吐出來,這一貪心,果然醉了。
最後又試了幾家我記不得名字的小酒莊,這回我試到了不怎麼好喝的Verdelho,雖然這也是獵人谷有名的酒種,但不保證家家釀的都好,我就不客氣呸掉了。
回到留宿的胡椒樹旅館(Peppers Guest House)後,直接在旅館的餐廳「Chez Pok」用餐,這餐廳據說是獵人谷最讓人喜愛的餐廳之一,看樣子又是一場豐盛的晚餐。主廚羅德里奎茲(Emerson Rogriguez)堅持用當地的素材,創造出符合獵人谷特色的餐點。除了正餐美味,最讓我驚艷的卻是甜點,油煎鳳梨配上自製冰淇淋,再淋上蜂蜜,我才吃一口就開心得不得了,果然女人有兩個胃,正餐吃撐了還不夠,得連甜點的胃都填滿,才會有幸福感。
別趣,小丘上的拳擊秀
第二天睡了場好覺醒來,卻發現屋外微涼,難道半夜下過一場雨?無暇多想,旅館的早餐好得讓人感動,清晨現烤的熱布丁、家常優格,以及一杯香濃咖啡,讓一天有完美的開始。
車子緩緩在小徑裡蜿蜒,同行的澳洲朋友道格小姐在車上卻不甚安分,低低地發出:「嘖嘖嘖!」的聲音,還不停四下張望,沒一會兒她突然大叫:「看!野生袋鼠!」原來這煩人的「嘖嘖嘖!」竟是為了呼喚袋鼠。果真,野地上有五、六隻袋鼠在做晨間散步呢。野生袋鼠怕生,見人就跳走。突然,有兩隻袋鼠不跑了,看看我們,又彼此對望三秒鐘後,竟打起拳擊,越打越起勁,我們也像拳擊場邊的人一樣,看得笑呵呵,但難道是我多疑?我怎麼覺得那兩隻袋鼠邊打架,邊偷看我們到底有沒有在歡呼?車子開遠後,我也不安分,學著道格小姐「嘖」個不停,這下好了,來了一堆野牛!
嚐香,品味的探索
今天第一站是獵人谷葡萄酒學校(Hunter Valley Wine School),這學校是獵人谷最大的酒莊之一,每年使用6500公噸的葡萄,生產出6百萬公升的葡萄酒。對葡萄酒製作有興趣的遊客,都可以參加導覽課程,不想上課也可以直接品酒。我不是個太專心的學生,導覽沒聽進去,倒是拚命嗅聞著從釀酒廠傳來的酒香。品酒時我很認真地想分辨每種酒的不同個性,但也是滋味在心頭,難以精準言說,畢竟喝酒本來就沒有標準答案。
離開大酒莊後,我們開始冒險。就像所有名家的建議一樣,逛酒莊,一定要找到小酒莊才不虛此行。一般而言,酒莊都會提供品酒服務,買不買無所謂,對味比較重要。我們意外闖入一個叫做「Pigg’s Peake」的小酒莊,這家小酒莊沒有很厲害的大廳跟庭院,一入門就是堆積如山的葡萄酒,小吧台裡主人笑得很靦腆,拿出的酒名稱嚇人,竟然叫做「Mother’s Milk」(母奶),問老闆:「怎麼取這麼奇怪的名字?」他一邊倒酒一邊聳肩說:「Why not?」
拿起酒試聞,果真有股如蜜般的香味,喝一口,香味馬上就占領整個口腔,甜,卻也不過分甜美,還是有著白酒該有的層次。我們馬上把試喝的酒給乾了,還嘖嘴回味,臨走前二話不說,又捧了兩瓶「奶」回台灣;小酒莊包裝也很乾脆,沒有紙盒沒有袋子,就用個紅色的塑膠網套住一綁!
到獵人谷別忘了品橄欖油。在獵人谷橄欖中心(Hunter Olive Centre)老闆親自教我們如何品嚐橄欖油,他自豪地把清透微黃的橄欖油倒入小杯子裡,叫我們一口含在嘴裡,再漱口般讓橄欖油充滿口腔,最後再吞下肚。這是最能品嚐出橄欖油原味的方法。我吞下的那口油,雖然因為不習慣而覺得油膩,可也扎實品出橄欖香氣。於是又搶了兩罐得獎橄欖油,顧不得行李超重,非搬回台灣不可!雖然台北微風超市裡多的是好產區橄欖油,但如同在酒莊買酒一樣,有什麼比在葡萄園裡,跟親手釀葡萄酒的人買酒更棒!
回到雪梨,趁著還有一點時間,我到邦黛海邊散步。站在岸邊看海,默默跟澳洲道別。浪花被海推著走,雲被風吹著,我們則被時間催促著,但一路上的風景早就藏在心裡,回到家後,已經不再是一無見識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