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尋找東京小團塊的希望

新田一二三
user

新田一二三

2006-06-01

瀏覽數 3,100+

尋找東京小團塊的希望
 

泡沫經濟下的小團塊

時代環境也對他們有利。雖然出生在戰後廢墟上,但是個人成長和國家復興同步進行,生活一天比一天好。到了大學年代,正逢世界性學運以及嬉皮式文化熱潮,男女都留長頭髮,穿上花襯衫和牛仔喇叭褲,占領東京新宿火車站廣場,彈著吉他大唱反越戰歌的,就是團塊一代人。

他們在學生時代曾標榜過革命家,然而目睹激進分子的悲慘末路後,出社會翻身為企業戰士了。生活價值觀念也相當保守,男的出去工作,女的則留在家裡。團塊世代的孩子們,大約在1970年代出生,乃現在25歲和35歲之間,總數一千九百萬的小團塊。

小團塊的命運,一開始算是很不錯的。從小在和平富有的環境裡長大,到了懂事的時候,恰巧碰上泡沫經濟,消費文化空前繁榮,社會風氣浮華得猶如全國上下同時開著嘉年華會。只是,他們沒念完書之前,泡沫已經破滅,經濟蕭條到來了。

90年代初,小團塊開始出社會,但是條件好的工作很不容易找。幸虧,父母一代已經積累了一定的財產,大多人在泡沫破裂之前買好了房子。小團塊暫時不搬出去,生活各方面靠父母也問題不大。

當時,無印良品推出針對小團塊的商品系列。從衣服、毛巾到沙發、電視機、咖啡杯,全是黑白灰乳米等素淨顏色,單純設計的生活用品,看起來特酷、品味高,充滿城市氣質,價錢卻合理;以一句話概括:滿合適於剛出社會的年輕男女。他們要麼還住父母家,或者剛在外面租了個小單位,即使稱不上單身貴族,也是十足的單身中產階級。先買無印良品熬一陣啦,等經濟環境好起來再說吧。

單單有30歲的肉體

可是,國家經濟後來一直低迷。幾年過去,住在父母家的小團塊被揶揄為單身寄生蟲了。大家不敢結婚,因為婚後的生活水準必定要下降。小團塊的中間年齡到了30,但是日本的人口分布圖上,「小小團塊」並沒有出現。

評論家兼精神科醫生香山梨花,有一本書叫《倒楣世代》,專門談論小團塊的集體性格。香山說:他們的世界觀是「美好時光已經過去,將來只會越走越糟」。既然如此悲觀,就不可能精神奕奕,反而難免散發老氣。香山說,小團塊「單單有30歲的肉體」,這跟父母一代正好相反,快到60歲的團塊世代,由香山看來是「單單有30歲的精神」。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從2007年開始,七百萬團塊世代開始陸續退出社會的第一線。雖然國家財政面臨破產危機,但是他們一代的養老金,大概不會出大問題,因為小團塊畢竟有一千九百萬之多,養活七百萬老人應該不太難。不必擔憂生活,團塊世代正高高興興地等待著退休的一天:有人要創立非營利團體從事社會活動;有人要搬到鄉下晴耕雨讀;有人要辦居留簽證去馬來西亞邊學英語邊打高爾夫;有人要重新拿吉他組樂隊來唱披頭四老歌。但是,將來卻不會有人養活一千九百萬小團塊老人。

看著元氣煥發的父母親,小團塊一代人振不起精神來。也難怪,自從他們出社會,經濟環境是一貫的嚴酷。這些年,因體制改革,雖然少數人發了大財,但是大多人覺得生活水平慢慢低落。

這就是小團塊的悲哀了。日本的30世代,跟其他國家的很多同代人比較,至少在物質生活上算是滿幸運的,沒挨過餓,沒當過兵,從未缺乏買無印良品的錢。儘管如此,人活著不僅是為了麵包,始終也需要精神糧食。

小團塊最需要、最渴望,而目前為止最難得到的就是「希望」這個精神糧食。但願,2007年,當他們的父母一輩開始退休時,猶如雲現空隙陽光照進來一般,30世代會預感到美好的明天將要到來。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