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會和《遠見雜誌》一起到杜拜採訪,我說要順便製作節目專題,不少人嘲笑我,會不會太牽強了;明明是「發現新台灣」的節目,怎麼跑去「發現新杜拜」?光是那號稱金碧輝煌七星級的帆船飯店,形象如此奢華,怎能符合「一步一腳印」節目宗旨?
前瞻+執行力,耀眼沙漠奇蹟
說的也沒錯,每次在台灣媒體聽到杜拜,都是台灣某某有錢名人去度假啦、富豪買小島啦、總之跟我們正常老百姓的生活差距很大,出發尋找題材之前,老實說,不知道除了頂級奢華、商機前景的報導之外,會帶回什麼東西?
結果,八天採訪行程中,果然見識到傳說中住一個晚上要7萬元新台幣的帆船飯店,嘗試感受那種世界頂級奢華。或許因為只是採訪不是入住,我對50坪樓中樓套房、廁所全部擺上愛馬仕名牌用品,以及到處金光閃閃的裝潢並不特別感興趣,倒是這棟從海中填海造陸、全世界最高的飯店,靠著行銷讓全世界認識杜拜的過程很吸引人。
不只是帆船飯店,這段時間杜拜的發展經驗很獨特,不斷在創造新話題。明明地處沙漠,偏偏搞個滑雪場,還蓋在大型購物中心裡。預計全世界最高的杜拜塔正以每三天蓋一層的進度快速趕工,預計今年就會超越台北101,但新的驚奇緊接著展開,杜拜政府這幾天又宣布一項開發計畫,要蓋一棟一百二十層樓全世界最高的豪宅大樓。
還有驚人的棕櫚島開發工程,當我站在島上看著工人在一棟棟休閒別墅前忙著築路修繕,還要種上大片花圃時,猛然驚覺這裡本來是一片汪洋大海。杜拜的海岸線原先全長70公里,光是這麼一家開發公司的工程,竟為杜拜創造出1500公里的海岸線。
整個杜拜都是人工驚奇,也因為這些創造奇蹟般的構想,全世界的熱錢陸續湧入,當然有值得學習的地方。所以這回《遠見雜誌》規畫台灣知名企業家參訪杜拜,並直接在帆船飯店舉行論壇,大家紛紛讚嘆杜拜的創意與膽識,並討論它能帶給台灣什麼啟發?結論是前瞻的願景加上執行力,讓一個缺乏天然資源的沙漠小邦躍為全世界焦點,具有大格局、化不可能為可能的勇氣,果然使夢想成真。
缺乏大環境願景,台灣尚待努力
晚上我在杜拜旅館裡整理報導內容,杜拜成功的經驗的確具有激勵作用,頗「一步一腳印」!將這種精神帶回台灣應該足夠了吧。按照杜拜的規劃,什麼都要最大、要最引人注目,講究耀眼的創意,要大格局大氣魄,不過,總覺得少了點什麼?杜拜的經驗對台灣似乎有些遙遠。
隔天早上,在下榻的四星級旅館早餐餐廳中巧遇兩個來做生意的台灣人,在異鄉碰到來參展的台商,總有種說不出的親切感;他們帶著自己開發的攝影機周邊配備大老遠到杜拜商展中推銷,熱切地告訴我們,跨出台灣來參展對生意很有幫助。「昨天才碰到一個問題,我生產的攝影器材固定支架是要裝在腰帶上的,結果中東當地人穿著白袍來問我:『我們衣服沒有皮帶怎麼辦?』」沒有親自來一趟,怎麼想到開發中東市場時會出現這種問題。
「後來我花了點時間再想一下,想出一種吊帶可以卡在我產品上改良。」真不愧是台商,台灣人就是有聰明變通的腦袋。
我突然覺得找到「一步一腳印」比較完整的報導角度了。這才了解,杜拜對台商其實不遙遠,跨出腳步是必須的。民間企業如此認真打拼,提著行李、遠赴世界各地找機會,比較缺乏的其實是大環境提供的規畫願景。顯然我們需要更開放的資訊與國際化的眼界,杜拜的經驗顯示,大格局地向全世界借人才借腦袋,是值得參考的發展方向。
結束八天採訪,回程飛機上,我瞄一下報紙關心一週不見的台灣,跟出國前一樣,還是四大天王、馬王誰代表選2008。跟這幾天參觀一個又一個世界第一投資案的驚奇有很大落差。
我彷彿從一個開放的大廳回到封閉雜亂的小房間裡,不過要回到這屬於自己的小房間卻還蠻開心的,畢竟在自己不完美的土地上檢討她的不完美,還是覺得踏實。希望透過這次的採訪報導,讓更多人看到台商們在遙遠中東的打拼,也讓杜拜經驗為台灣打開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