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15萬人上網擦出創意火種

全球IBM人跨界腦力激盪

林婉蓉
user

林婉蓉

2007-04-01

瀏覽數 5,150+

15萬人上網擦出創意火種
 

這是一場為期三天的腦力激盪,匯集北美汽車零組件供應商、汽車製造商,為了拯救頹危的北美汽車產業,時間從3月7日起,但親臨現場參加人數,居然是零!

原因是這次大會,史無前例地採用網際網路為平台,所有參與者都透過網路貢獻自己的意見,進行跨領域、跨地區的意見溝通,而背後提供相關科技與管理技術的公司,正是藍色巨人IBM。

賣出這項服務,對IBM來說是無心插柳。原來,這是IBM為了鼓勵內部創新,從六年前開始,運用網路科技,號召全球IBM人共襄盛舉的大型腦力激盪會議,稱之為「創新腦力大激盪」(Innovation Jam),從此,不管參與者是一萬人、十萬人,甚至百萬人,都不必擔心找不到足夠大的活動會場。

規模/104國15萬人4萬個想法

創意很寶貴,創新很重要,但這些都是結果,過程呢?該如何有效率地進行創意的發想,如何讓討論機制更便利?又該如何讓不同職能、不同文化,甚至不同公司的人,也一起加入跨領域討論,藉由異質文化的衝撞,激盪出新點子,卻是高難度的整合工作。

IBM在2006年第三季成功做到了,這是他們首次將腦力激盪會議,跨出自己公司的藩籬,在網路上進行了為期六天(兩階段,每期三天),合計一百四十四小時的熱烈討論,二十四小時全天候進行,這些創意點子,在網路上,有如接龍般,不斷被討論、延伸,完全沒有休息時間,因為當美國進入黑夜,東亞已準備迎接白天。譬如,巴西的人提問,產出農產品後,從產地到消費者,流失率非常高,怎麼辦?有人提出可以用GPRS進行車隊控管和貨物追蹤。但是新竹貨運集團資訊副總經理李正義看到後回應,根據他多年的經驗,發現設備人人會買,但是改善人員的教育和心態等「軟體」才是關鍵。

這次的「創新腦力大激盪」,共有逾十五萬名參與者,來自一百零四個國家、六十七個企業,其中包括一萬二千名家屬,合計發表四萬六千個想法,每個新想法都是創新的火種,都有可能演變為數億或數十億美元的大生意,就像3M公司的「便利貼」。

中華人力資源管理協會認證委員會主委張瑞明指出,跨領域的溝通分為跨功能、跨事業、跨層次、跨組織、跨國界等類型,「IBM進行的Innovation Jam符合所有跨界溝通的類型,形成全面的溝通。」

信念/人人都能影響IBM的未來

IBM要藉由這場全球性大規模的腦力激盪,找到更多創新的市場機會。IBM大中華區首席技術總裁葉天正就表示,他相信每個員工都有能力影響IBM的未來,不管他的職位高低,重要的是,要有平台讓他能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

為了這場盛會,IBM各分公司的公關部兩個月前就必須接受訓練,並開始進行宣傳與教育,目的就是要鼓勵同事參與,因為創意雖然可以天馬行空,但從創意到創新,卻需要有紀律的程序。

在台灣IBM,就有一間「果醬(Jam)工廠」,當然這裡不生產果醬,而是一間會議室,讓每個人都可以在此地上網去Innovation「Jam」。其實只要有網路,員工可以在任何地方加入討論,但是來到果醬工廠,有免費的咖啡與點心,因為,有獎勵才會有好點子,即便只是一點小心意。

每天,IBM全球總部挑出幾個最好的點子,放在醒目位置,鼓勵大家再延伸,還有一組人,負責瀏覽英文之外的十種語言,當他們看到用當地語言發表不錯的意見時,就翻譯成英文,附在原本發言的下方。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領導人是否投入,更是成敗關鍵,因此IBM每項重大主題的討論區,都請來IBM副總裁級以上的高階主管擔任主持人,他們都是該領域的專家,負責讓討論不會失焦,並隨時拋出新的話題,引導大家談得更深。

美國、印度和中國分別是發表意見數的前三名。甚至還有美國IBM員工的小孩,才八歲,就熱情地對數位生活提供自己的看法。

碰撞/一個點子引發另一種想像

七十二小時中密切觀察Jam的運作,IBM公關陳慧純發現,西方人發表意見普遍比較直來直往,印度的同仁發言非常踴躍,中國的同事大部分直接以中文發言,台灣IBM同仁一律以英文發言,而且字斟句酌,非常謹慎小心。

「一定要有像IBM的Innovation Jam這樣的環境和機制,才能促成碰撞。」工研院產業學院執行長王鳳奎強調,創新就需要來自跨領域的激盪。

第一次參加這項創新腦力激盪活動的呂政欣,就得到超乎預期的收穫,他是台灣IBM的高級資訊工程師,習慣以技術本位思考的呂政欣,在討論區中看到IBM員工的家人,以家庭主婦的經驗分享想法,或從商業的角度思考產品最適的營運模式,「我學到和我完全不同的觀點來看事情。」呂政欣興奮地說。

軟體研發中心工程師王世曄,對於跨領域的想法撞擊,感觸也很深,「我是學理工的,很容易朝單一方向思考問題,看到有興趣的鑽研下去,遇見同好一起討論更高興,就愈鑽愈窄,眼界愈來愈小。」王世曄說,集合全球員工的智慧,一個點子引發另一個,創新的想法就匯聚在一起。

創新/斥33億支援10個頂尖計畫

Innovation Jam在第一階段七十二小時討論結束後,如果不再深入討論,這場會議就將淪為史上最大的聊天室!因此,IBM總部邀集各領域頂尖專家,將這些五花八門的想法進行篩選,最後得出三十個深蘊市場商機的想法。

這三十個想法,再進入第二階段七十二小時的討論,讓這次的腦力激盪更聚焦也更具體探討實務的可行性。最後,十個精華想法脫穎而出,出線機率只有五千分之一。

創意討論的結束,才是創新活動的起步,IBM董事長薩姆.帕爾米薩諾(Sam Palmisano)隨即宣布,將投資1億美元(約新台幣33億元)支援精挑細選出的十個結論,也是IBM未來要發展的十項創新商業計畫。

帕爾米薩諾期望,未來這些計畫,數年後能發展為價值數十億美元的生意,但他事先可能沒料到,光是腦力大激盪的know-how,就已經率先成為IBM可以賣錢的新產品。

這家在九○年代初期,曾因為創新不足,固守傳統領域而幾乎滅頂的大象,現在不只自己學會了創新之舞,還成了教舞的導師。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