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跨國界導演&作家 李鼎 每月為夢想做120件事

瞿欣怡
user

瞿欣怡

2007-02-01

瀏覽數 8,550+

跨國界導演&作家 李鼎 每月為夢想做120件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1997年,李鼎27歲,辭去「金曲龍虎榜」節目執行製作的職務,飛往上海,接任《Channel V》大中華區的節目部總監,投入全球化的懷抱,在此之後,他的工作轉接以飛行為主,上海、北京、紐約、台北……跨足導演、作家、詞曲創作者,不讓自己限制在一個領域、或一座小島上。

李鼎的飛人生活,卻因為父親罹患漸凍人症而停止。2004年他決定停止每三個月出國工作的計畫,好好陪伴父親;同年,父親過世,李鼎跟好朋友,台客徐君豪,騎著一台重型機車,展開一段旅程,他想到太魯閣,買一碗童年時父親買給他喝的金針湯。湯沒有買到,他看著路旁的公共電話,想著︰「我可以打電話問爸爸嗎?」當然,他永遠無法再跟父親對話,他旅行了一百天,飄蕩在喧鬧的世界之外,他找不回父親,卻找回自己。

這趟買湯的旅行寫成《到不了的地方,就用食物吧!》一書,這本處女作還獲選為《中國時報》2005年開卷好書獎。

要紅不難,但能紅多久

其實李鼎從小就很出風頭,10歲時的他,還是愛玩的年紀,卻因為好嗓子讓他被廣播界名人「白銀阿姨」給看上,成為小小主持人,同時兼任台視兒童合唱團的主唱。每天下課,他都得去播兒童新聞,當時他常看見大男孩因為變聲期,在播音室裡突然聲音沙啞,從此消失在播音室,他暗自決定,不要等到變音那一刻才尷尬走人。

早熟的童年,讓李鼎成為一個浪漫卻務實的創意人。他在玩創意時,也看著現實世界。他隨口就能說出好幾個「心」、「力」,例如,領導人要有三心:企圖心、冒險心、同理心;創意人要有三力:觀察力、傾聽力、溝通力。

李鼎還自創「四的法則」,他說,把一天醒著的時間除以四,拿其中的一份來做為完成夢想的時間,而且每天都要做四件跟夢想有關的事情,如此,夢想一定會成功。例如,一天醒著時間是十二個小時,四分之一就是三小時,所以每天要分出三小時,專心地做四件可以實現夢想的事情,一天四件事,一個月就做了一百二十件事情,這麼努力一定會成功。「你知道演藝圈裡有哪些人這麼做嗎?」李鼎神秘地說:「蔡依林跟周杰倫。」

27歲到上海時,李鼎雖然貴為大中華區總監,卻因為戶頭尚未開好,一毛錢都沒有,只好先用信用卡度日,咬牙撐著;他以飯店為家,每當他抵達散居各國的「家」時,服務生已貼心地將每樣東西放在他習慣的位置。

李鼎創造出許多佳績,在超級電視擔任創意總監時,開創了「好好玩」系列,「命運好好玩」延續至今,鄭弘儀跟于美人的談話性節目「新聞挖挖哇」,也出自李鼎的創意。他為超視拍攝的形象廣告,更得到三座美國PROMAX金、銀獎。每週一至五他會在台北工作,週五晚上飛到中國,週一又飛回台北,準時出現在辦公室。

這樣瘋狂拼搏的「全球化創意人超精采生活」,卻因為父親的過世,腳步變緩了。他回到台灣重新看見自己所處的世界,他想起以前演戲時的台詞︰「你只往遠處看,好像把眼光放得很遠,但說實在的,你腳下半件事都做不好。」

旅行真好,容許出差錯

在第一趟旅行之後,他又展開第二段旅程,他熱愛旅行的原因也很簡單,因為旅行可以犯錯。他說︰「導演在片場不能犯錯,所有人都等著你的指令,公司的領導者也不能犯錯,但是旅行很自由。」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第二次旅行的目的地是「忘記憂愁的地方」,那是阿里山鄒族部落守護的一條溪水,李鼎與台客帶著期待的心上山,甚至想要登上鄒族的聖山――塔山,據說那裡充滿了人的靈魂。飽受俗世煩擾的他們,本來想要到那裡找回自己,然而,最後上不上塔山已經不重要了,因為他們發現靈魂已經在自己身上。

這兩段不顧一切拋開俗世價值追求夢想的旅程,讓李鼎初嘗夢想的滋味,他常說︰「沒有夢想真的不會死,但有夢想的人生,更精采。」李鼎在阿里山時突然了解,「夢想」一旦啟動,就會像山上的樹,不斷向上生長,越來越接近天空,但樹根也越來越往黑暗的地底深入。如同許多創意人所說,創意就在自己的心底深處,只是你有沒有看見它?

創意原點,跟自己和好

現在的李鼎仍舊飛來飛去,但他決定每年要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今年初,他選擇為《中國時報》開卷好書獎拍攝MV,並籌辦頒獎典禮。這注定是個賠本生意,所有人都反對,但他卻認真地說:「當有人鼓勵你時,你要知道回報。」原來,當他第一本書得到好書獎時,也正是他決定要做自己的時候,做自己被鼓勵,比什麼都重要。

見過大風大浪的李鼎,回到創意原點,「跟自己和好」,他說︰「如果不跟自己和好,又怎麼能夠真正跟他人相處?怎麼能用同理心了解他人?」對他來說,好的創意,不只是炫麗的技巧,還要有濃厚的,足以感動他人的心意。

全球化讓很多人都迷戀排場,以為要把場子搞得又大又熱鬧才可以被看見。對李鼎來說,那些都不是根本之道,玩過就夠了,他現在要放慢腳步,因為他體認到︰「除了比價格,創作者更要比價值,人家喜歡你的作品,是因為你比別人有更深的心意。」

李鼎 37歲

◎活躍於台灣與北京,作品遍及廣告、唱片、出版、電影及電視圈

◎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畢業

◎著有《到不了的地方,就用食物吧!》《忘記憂愁的地方》

◎紀錄片《你會為誰而停留──像飛魚一樣的禮物》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