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豐偉不在乎人家說他這個總經理看起來像「鄉下人」,他笑起來憨憨的,頗有點天真爛漫,他說:「這樣很好,沒有人知道我很厲害,我可以默默地贏!」他被員工戲稱為「環島總經理」,每週一到週三在智邦生活館當總經理,週四、週五回花蓮當玉里療養院的精神科醫師,週末還常常回高雄老家。
陳豐偉的確很厲害,24歲獲得時報文學小說獎,同年創辦南方電子報;32歲任職花蓮玉里療養院精神科主治醫師;33歲兼任智邦生活館總經理,短短三年,讓原本快倒閉的智邦生活館轉虧為盈。
陳豐偉外表平凡無奇,愛穿格子襯衫,天冷就加件毛背心,天熱就把長袖換為短袖;他很討厭台北的疏離與昂貴,寧願舉家遷往花蓮,每週一上午坐6點的火車到台北上班,週三晚上坐6點44分火車回花蓮。每買到一樣新玩具,如平板筆記型電腦(Tablet Pc)、3G手機,就很開心地在自己的部落格上宣傳。
坐火車時,陳豐偉從不閒著,他的MSN暱稱偶爾會寫著「Roach@火車上」,在火車上用MSN遙控公司同事;等車時,他會打開PDA關心每天營業數字,只要有突破性的數字出現,就歡天喜地笑呵呵。他根本不像個總經理,簡直像一個玩電玩破關的孩子。
陳豐偉形容自己的人生在1995年大爆炸,無論是得文學獎或創辦南方電子報,一切的起源都是因為「兩箱橘子」。當他還在高雄中學念二年級時,從《人間》雜誌得知有個「賤賣農民運動」,熱血的他,在班上募集到一筆錢,買了兩箱橘子,因此認識許多搞社會運動的前輩;進入高雄醫學院後,他開始在《台灣時報》發表關懷弱勢族群的文章,最後在因緣巧合下創辦南方電子報,終極的理想是「讓商業邏輯下失去戰場的理想,在網路發聲。」就這麼簡單,很左派,很社會主義,但這份電子報卻由高雄往北延燒,時至今日,都還因為編輯的嚴格把關,成為代表某種意義的網路報,超過十萬人訂閱。
「義氣」讓他放棄全職醫師高薪,投入陌生領域,意外成為企業經理人。
這些事看似與陳豐偉的企業管理生涯無關,但當時南方電子報的捐款者之一便是智邦科技公司的副總經理邱國臺,邱國臺偶爾會邀請陳豐偉參與智邦生活館的計畫,而當智邦生活館面臨倒閉危機時,邱國臺賭上一把,大膽邀請陳豐偉擔任總監,希望可以挽救智邦生活館。
除了當醫生跟作家,陳豐偉沒做過別的工作,也沒想過要管理一家公司,但他不忍心看智邦生活館倒閉,他說︰「本土的網路公司很少,倒一家,就少一家了。」當時他做醫師的年薪很高,改為兼職,加上搬到台北生活,一年要損失200萬元。別人跳槽是為了賺錢,他卻是為了「義氣」。
挺過裁員煎熬,發現「獲利」才能做更多有意義的事。
2004年上任後,最難的是人員重組,以及找尋方向。當時Yahoo跟Google都推出1G容量信箱,衝擊智邦的VIP電子郵件服務,如何找出新的獲利模式,成為當時最嚴竣的考驗。
讓許多人意外的是,陳豐偉竟選擇最平淡無奇的「虛擬主機業務」,當時的虛擬主機公司都是小公司,最多不過五、六百個客戶,一個客戶索價上萬元,服務又不見得好。陳豐偉利用智邦豐富的資源,將價格壓低到1000元,從零客戶,變成上萬名客戶,兩年後,智邦終於轉虧為盈。
但這兩年的等待很煎熬,不只領導者要很篤定,還要讓員工有信心。許多員工提早離開,也有些員工不適合改組後的智邦生活館,當陳豐偉第一次不得不資遣曾經與他一同打拼的員工時,還沒開口,自己就先流淚。
然而同樣的情景,一年後,陳豐偉卻可以很理智地資遣掉整個不賺錢的部門,這次,員工情緒反彈很大,他無奈地說︰「一切都應該要照規章來,留下不獲利的員工,對獲利的員工並不公平。」固守核心價值是他進入商業界學會的一件事。
其實,陳豐偉也花了兩年的時間,才會玩資本主義的遊戲,了解到唯有獲利,才能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接任智邦生活館初期,他辦了很多次公益活動,幫紀錄片導演吳乙峰行銷紀錄片《生命》,協助精神分裂患者舉辦「搶救甜心」、搶救一家快倒的泡沫紅茶店等。許多核心員工提醒他,所有的付出都是成本,一定要考慮獲利。「沒辦法!」陳豐偉無奈地說︰「資本主義根本無法抵抗,除非有『死亡筆記本』默默殺死擋路的人,不然根本不可能改變什麼,連中國都熱烈擁抱資本主義了!」
關注社會主流外的弱勢,比追逐風潮更有意思。
陳豐偉還有一項「嗜好」,也讓核心員工心驚,他熱愛在網路上與人打筆戰,第二天還很激動地跟員工分享筆戰心得。但這項嗜好已經戒掉了,因為他畢竟是個總經理,跟網友論戰,會被認為是欺負弱小,他只好忍耐。
但談起現在火熱的Web2.0,陳豐偉有話要說︰「成功的商業模式必須與生活有很深的連結,知名的Blogger們一直在討論Web2.0風潮,但是Web2.0究竟帶來什麼?想跳脫台灣市場困境,應該著眼於尚未出現過的網路事業,譬如虛擬主機,這是所有中小企業跟平民都需要的。我們不要開發已經會用網路的高手,反而要關心在資訊上屬於弱勢的小企業。」
「前幾天有舞小姐打電話來問我們的產品耶!」陳豐偉高興地說︰「她竟然想要用『卡債』做為網路關鍵字,吸引更多人到她的網站,真的很有意思!搞不好以後也可以發展出恩客管理系統!」他甚至邀請知名部落客到智邦生活館上班,要為中小企業規畫一系列課程,以化解資訊代溝。對陳豐偉來說,這比玩風潮上的Web2.0有意思多了!
回到醫師本業,陳豐偉也「怪怪的」,他無法乖乖地待在白色巨塔裡,他自認在醫業是個「不好不壞的醫生」,但他可以當個資源轉運站,去年他為玉里療養院的病人募集到四千箱的衣物,結果募得太多,有一千五百箱被送到蒙古,幫助更多人。
玩了這麼多有意思的事情,陳豐偉還不滿足,他希望當他死去時,人們會記得他是個小說家。而且他小說題目已經定好了,「在世界的盡頭呼喊愛情」,他浪漫地認為愛情裡的曖昧,與生命中其他事情的本質都是互通的。
看陳豐偉這樣優游於企業、醫界跟文學界,不禁令人羨慕,他似乎沒遇過什麼挫折。這樣也很好,我們社會很需要些天真浪漫的人,才會多點有意思的事情。問陳豐偉進入企業界三年,他有沒有從浪漫理想主義者變成商人?他偏著頭想了想,然後天真地笑著說︰「我是個正直的商人。」
陳豐偉 36歲
◎智邦生活館總經理、
署立花蓮玉里療養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高雄醫學院畢業
◎曾獲時報文學小說獎、創辦南方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