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領導人的請舉手!」去年10月,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在一場台大校慶的演講上,詢問在場的台大學生。沒想到,願意接班的人寥寥無幾,只有兩成的人默默地舉起手,表示願意接下領導的重擔。
年輕人為何不接班?
張忠謀認為,這個比例雖然跟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差不多,但還是遠低於美國哈佛及耶魯大學(約七、八成)。而更值得深思的是:為什麼連培育未來領袖的台灣第一學府,都只有這麼少的人想成為未來的領導者?
這得回歸到問題的本質:年輕人為什麼不願意接班?
幹嘛那麼累!
「我不想過像你們那樣的生活!」一位媒體經營者希望業績優良的同仁接下業務主管的大任,卻被該位同仁斷然拒絕。原因是他不想過得像他的主管一樣,每天早出晚歸、熬夜加班,甚至連休假都不得清閒,得時時刻刻心懸公事的生活。是的,接班太累了,當個小職員還比較輕鬆,這是年輕人不願接班的首要原因。更何況現在創意產業蓬勃發展,當個獨立的創意工作者,常常比接班更吸引年輕人的目光。像注重創意的廣告業,許多廣告人就視管理職為扼殺創意的畏途。
上面外面都卡住
除此之外,「往上看沒有位子,往外看又要跟其他地區的人力競爭,難怪這一代的年輕人接不到班。」東吳大學心理系教授王叢桂說。除了年輕人接班的意願不高之外,大環境也沒有提供太多的機會。產業出走、公司外移,求個溫飽的工作都很難了,更何況還要擔當重任;再加上許多好位置都被四、五年級生卡住,年輕人至少得等十五年才等得到他們退休交棒。
還有國際人才的競爭,台灣青年必須跟全球菁英搶同一個位置,特別是最近崛起的大陸和印度,就釋出了上億的優秀人才,不但素質整齊,連薪資都比台灣少一半。
企業找不到人接班?
但是,各產業普遍的情況卻是――接班人難找!
台灣市場太小
根據《30雜誌》與104人力銀行合作的調查顯示,有高達86%的企業找不到適任的中高階主管。33歲當上合夥人、目前也從事企管顧問工作的安侯企管(KPMG)副總經理曹坤榮就坦言:「中高階主管確實不是那麼容易找。」因為經營環境愈來愈複雜,加上大陸、亞太區的機會更多,許多跨國人才不願意到台灣接手這麼小的市場。另外,也可以從獵人頭公司的興起略見端倪,過去企業尋找中高階主管是不需要付費的,現在即使花一大筆錢請獵人頭公司代為找人,也不一定找得到。
中階人才斷層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服務業,六福皇宮人力資源部協理李厚德也感嘆中高階主管:「實在是非常難找!」原因在於大陸北京、上海明年預計還有一千多家的旅館即將開幕,許多優秀的台灣服務業從業人員因為高薪的誘惑,紛紛前往大陸拓展市場。而尚未前進大陸的台灣服務業人員,經驗又不夠、不足以擔當五星級飯店的主管工作。
不僅一般產業找不到人,連文化產業也找不到接班人。目前在兩岸三地推廣崑曲的作家白先勇也感嘆到,現在崑曲的老師傅都已經高齡了,而下面的演員還來不及接班,崑曲的人才已出現斷層的危險。如果崑曲失傳,如同歷史上的宋詞或元雜劇一般,將是很可惜的事。
4步踏上接班路
八成的企業找不到接班的中高階人才,對年輕人來說,是警訊、更是機會。104獵才顧問中心經理黃郁仁保守估計,每年中高階主管的需求約在四千五百人到五千人左右。意思就是,只要你有接班的能力,機會遍地都是!那麼,年輕人該如何培養自己的接班能力呢?
第1步:從基層做起
另一個接班人難找的原因,在於年輕人不願意從基層做起,那麼自然沒有往上接班的機會。60年次的李厚德,雖然年紀輕輕就坐上六福皇宮協理的位置,是公司內部決策的六人小組之一,但實際上李厚德在飯店業已經有超過十年的資歷。他剛進飯店時就是從行李員做起,每天得站在飯店門口風吹日曬。李厚德回憶,一開始連媽媽都不能接受自己的兒子竟然要幫人家提行李,甚至不願意告訴別人兒子做的工作。這種情況一直到他升上小主管後才稍微改善。
李厚德面試很多新人都是大學畢業就想當經理,特別是留過洋、到國外餐飲學校求學回來的新鮮人,很多人都不願從基層做起,沒有經驗就想坐大位。看了太多這樣的面試者,李厚德認為他們實在是有些「不自量力」,因為就算他們有很好的潛力,公司也不見得會給他們機會。因此,年輕人願不願意放下身段、從基層做起,是未來能否接班的關鍵第一步。
第2步:進外商磨練
再來,進外商歷練,像變形蟲一樣在高度競爭的環境下生存,更能培養一個人的創新和應變能力。因為環境不斷在改變,如何提前看到趨勢並做出最適當的決策,是身為高階主管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以競爭激烈的金融業為例,一波波搶人大戰從年頭延燒到年尾, 高階主管的人事異動頻繁,本土銀行從外商銀行挖角、外商又從外商挖角……金融業的高階人才實在是炙手可熱、奇貨可居。高雄第一政治世家出身的大眾銀行執行長陳建平(政壇聞人陳田錨的次子)即坦言,其旗下的一級主管大多是從花旗、匯豐、荷蘭銀行挖角過來,而且都是資歷豐富、40到50歲的銀行菁英,顛覆了一般年齡愈大、失業率愈高的迷思。可見只要有專業能力,年紀不是問題。
「我們不是非外商不用,但外商的確人才比較多。」45歲的陳建平說。因為待過外商的人不但語文能力好,更重要的是勇於創新、長於變通,這跟老行庫培養出來的論資歷、看誰蓋的圖章多就升得快的傳統銀行員,自然拉大了差距。
第3步:歷任各種職位
基層主管只需要顧好自己這組的同仁就好了,但高階主管卻需要對公司各個部門都有詳盡的認知,才能不偏頗地做出對公司最有利的決定。這時候,擁有各單位歷練的人自然容易出線。
剛接任VISA國際組織台灣區總經理的麻少華就是最好的例子。台大圖館系、台大EMBA畢業的麻少華,沒有留洋的學位, 他是如何在外商當上總經理?跨部門的歷練是關鍵之一。麻少華在VISA已經有七年的時間,剛開始是從業務員做起,後來慢慢地從前台的行銷經理, 轉任後台的產品經理,甚至連後勤的技術、營運單位,幾乎每個部門他都歷練過,也曾經外派到香港工作兩年。直到去年8月,前任的外籍總經理柯如龍高升,麻少華才從外國主管的手中,接下了台灣區總經理的職務,靠的就是他完整的資歷和經驗。
麻少華勉勵年輕人:「不要因為職務被調來調去,就覺得被降級或拒絕接受。」或許這就是公司要培養你成為接班人的歷練之一。
第4步:旺盛的企圖心
有了足以接班的各種專業和歷練後, 還得讓老闆看得見你,才有辦法坐上高位。美商甲骨文(Oracle)台灣分公司總經理吳昇奇在尚未接任這個位置前,是甲骨文公司的合作夥伴。當前任總經理離開、釋出職缺時,吳昇奇就主動積極地爭取這個職位。
當時老闆口袋裡當然有許多競爭的人選, 問吳昇奇如何在眾多菁英中脫穎而出,他回答:「看你將面試視為唯一的一次面試,還是只是眾多面試裡的其中一個而已(the only one interview V.S. one of the interviews)。」當你有著「非贏不可(must win)」的心態時,這個位置當然非你莫屬。
30接班優勢
除了中高階主管每年固定釋出的職缺外,年輕人接班還有一項利多,就是接班時間大幅縮短。這在金融及製造業尤為明顯。
接班時間大幅縮短
在銀行,「以前當到襄理要十年以上, 現在三、四年就可以做到。」大眾銀行執行長陳建平說。不只如此,「以前當到分行經理是多麼光宗耀祖的事, 多少企業排隊等著要見他。」現在則變成「銀行的總經理、董事長帶頭去見企業」。這多少也反映時代改變,銀行逐漸轉為業績導向。只要業績好, 晉升管道自然通暢,不一定非得像從前一樣,熬到一定的年資才能接掌某個高位。
傳統的製造業士林電機也是如此,現任的總經理兼董事長許育瑞就希望加速升遷的時程,鼓勵年輕員工提前接掌中高階主管的位置。「從前高階經理級至少需要十五到二十年的晉升時間,現在35歲就可以當上了。」士林電機行銷及人資開發組經理程相智說。
學歷高、膽子大
再根據104人力銀行的調查,六年級上班族不但有年輕、衝勁大的優勢,也大多頂著高學歷的光環。相較於五年級上班族的穩健保守,六年級世代的個人主義色彩濃厚、勇於冒險與創新,也更積極地爭取接班的機會。
身處「偶數世代」夾擊的五年級上班族,有超過七成五的人深感高學歷新世代來勢洶洶。將來會不會形成偶數世代接班(四年級傳給六年級)的態勢,令人關切。
接班機會的釋出、接班時程大幅縮短,都是年輕人接班的大好機會;再加上六年級普遍學歷高、更勇於冒險及創新,在接班上更是占盡了優勢。因此,《30雜誌》鼓勵年輕的你許下今年的新年大願:我要接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