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認暢銷書的方法只有一種,那就是──咱們商場上見。」這句帶著大俠口吻的豪氣話語,出自於顏擇雅的口中。
本名顏秀娟的顏擇雅個頭不高、聲音略低,但說話速度迅捷、邏輯清晰,來自於飽讀詩書的能言善道寫在自信的臉上,話匣子一打開就引經據典、滔滔不絕,「腹有詩書氣自華」,就是她的真實寫照。
一本書崩潰大中國
一般讀者當然不會對「顏擇雅」這個名字有印象,她既不是暢銷書作家,也不是電視上的說書主持人,更不是雜誌社總字輩的人物,不過若是提到由她所創立的「雅言文化」曾經發行過《中國即將崩潰》《一中帝國大夢》《魔鬼詩篇》及最近的《優秀是教出來的》等書,許多人就會頻頻點頭了。
2002年春天,正當全球媒體及企業都一致看好大陸市場時,由章家敦所著的《中國即將崩潰》一書熱鬧出版。這本全然看衰中國的代表作,以逆向操作的姿態,在當時競爭激烈的書市中勝出,再度炒熱了台海話題,也在章家敦和大前研一來台辯論宣傳下引起媒體熱烈報導,帶給讀者對於中國熱不同面向的全新思考。
當時看準了書市的詭譎變化,決定要在時代洪流中逆向而行的,就是雅言文化的顏擇雅。《中國即將崩潰》是這家一人出版社的第一本書,顏擇雅自己是老闆、版權人員、編輯,同時也身兼行銷,獨力將《中國即將崩潰》推向「金石堂2002年度的10本『最具影響力的書』」之一,跟遠流的《從A到A+》、天下文化的《大象與跳蚤》及商周出版的《下一個社會》等大型出版社的出版品齊名。一人出版社,也能成就暢銷好書。
一人出版社撼動社會
去年底,《優秀是教出來的》一書在教育界引起了廣大的討論與迴響,透過顏擇雅奔波於各中小學校之間的經驗分享與宣傳,出版僅5個月就有12萬的銷售佳績。這家一人出版社成立近3年只出版過8本書,其中就有6本引起了社會上的話題與討論。
「很多人說出版業是門檻相當低的行業,但我想那指的是資本門檻,我必須說,這是一個資本密集度低,但是才能密集度高的行業。」顏擇雅慶幸成立出版社的資本額不高,才能讓這家一人公司屢創佳績。很多人都欽佩顏擇雅單打獨鬥的勇氣,但說話向來俐落的顏擇雅卻反倒會告訴你:「我才佩服你們有留在公司體制內的勇氣。」
「出版難的是,要如何對讀者解釋閱讀它的理由。」這是顏擇雅在出版業幾年來的心有所感;而究竟一本暢銷好書的背後,需要出版人哪些樣樣俱全的十八般武藝?閱讀顏擇雅的過去,就像是挖到一本足以稱霸武林的武功秘笈般令人驚喜連連,不過這身苦練得來的好功夫是歲月的累積,並非一蹴可幾。
100個單字背出優秀
「我一天背100個單字。」談起學生時代刺股懸樑的歲月,顏擇雅一點也不諱言。十多年前,高中才念了3個多月,她就隻身遠渡重洋,到美國當起了小留學生,也開始人生第一次「鴨子聽雷」的生活。
為了早日跟上進度,顏擇雅自然比其他人更加用功,每天100個單字的累積,讓她在高中畢業時,就背完了整本字典,再透過不停的閱讀與寫作將字詞活用,直到它們內化為止。那時顏擇雅更嘗試以英文寫詩、創作小說,而這一路的努力與對文字語言的興趣,讓她在高三時成了校刊主編。
「我是個有偏見的人,我承認。」對於這個一般人不想認帳的負面詞彙,顏擇雅卻很大方地坦承。其實主觀與偏見來自她博學的見地,如果你從顏擇雅口中聽見:「我覺得法國的當代文學很爛,我覺得法國人很虛偽。」或是看到她在《民生報》「閱讀筆記」專欄對余秋雨的評論,一點也不必驚訝,關於這些主觀認定,顏擇雅可以洋洋灑灑寫出一大篇論文來闡述她的看法,而你幾乎找不到一點兒反駁的漏洞。
就是這樣的犀利與主觀,讓顏擇雅能夠在時代洪流中逆向思考,在中國熱正火紅時,她出版了《中國即將崩潰》,對當時的台灣社會產生了衝擊與影響;而《優秀是教出來的》一書,以淺顯、易懂又實用的姿態,得到了許多家長與父母的迴響,用最簡單的道理打動人心,讓教育回歸基本面。
3封越洋信成就實力
「可以回來作出版真是太高興了,那時候唸研究所,就是因為不知道自己可以幹嘛?」那一年顏擇雅27歲,因為一篇驚為天「文」的試譯稿,而被當時的迪茂國際出版公司延攬回台灣,連機票都替她買好。當時的顏擇雅於是開心地結束博士之路,連行李都沒收就回到台灣開始另一段人生。
顏擇雅第一份工作的職稱聽起來很夢幻——「International Coordinator」(國際事務協調人)。「打雜的!」是她對於這份工作的闡述。當時顏擇雅的角色照理說是國際窗口,不過當一天實際上只有3封越洋信需要回覆時,她於是當起了救火隊,哪兒有事要幫忙就往哪兒跑,慢慢地,也就累積了一身行銷、企劃甚至翻譯的好功夫。當時迪茂曾經出版了《理性與感性》一書,搭上了李安電影的熱潮,也創銷售佳績,譯者就是「顏秀娟」。
回國第2年,顏擇雅參加了第8屆「梁實秋翻譯獎」詩作翻譯競賽,得到佳作成績,當時講評人余光中的評語是「顏譯的〈指引〉缺點是詩行的長度參差不齊,未能追摹無韻體的格律;優點則是流暢自然,韻味十足,在得獎諸譯之中最像創作。譯者顏擇雅顯然有寫詩的潛力。」余光中閱詩無數,說得一點都沒錯,在高中時期,顏擇雅投稿到《藍星詩刊》的詩作,就已經被收錄在爾雅所出版的《七十八年詩選》中了。
10倍價差消弭文化差異
結束迪茂2年多的工作生涯,顏擇雅到時報出版擔任「版權室主任」的工作,正式開始了終日與書為伍的日子。「大公司是相當容易廣結善緣的地方。」顏擇雅像是位得道高僧般,泰然自若地說,她笑稱自己沒有欺負過人,因此願意幫助她的人還算多,而這些廣結的善緣自然也成為雅言文化無形的創業資本。
新作《優秀是教出來的》就是在顏擇雅獨到眼光下,勢在必得的戰利品。
在時報出版擔任「版權室主任」的4年間,顏擇雅就經常廝殺於爭取版權標價、競價的紙上戰場中,讓她對每一家出版社的出價狀況全都瞭若指掌。當她一旦決定買下《優秀是教出來的》,自然也就勢在必得。一個比《中國即將崩潰》高出10倍的價格,讓顏擇雅以最佳條件勝出,順利取得《優》書版權。
我們現在看見的《優秀是教出來的》中文版,其實也是在作者的同意下,經由顏擇雅「動過手腳」的版本。翻開書中「超基本第31條」規則,寫的是「接受別人的服務要惜福」,眼尖的讀者會發現英文版寫的是「在飯店房間裡,要留小費給為你清潔房間的服務人員」(In a hotel room, leave a tip for the hotel workers who clean your room),不過因為台灣全然沒有付小費的習慣,這種因為文化所產生的差異,也就在顏擇雅的巧手下,不著痕跡地消失。
顏擇雅的出版偶像是美國國父「富蘭克林」,因為在那個19世紀中期的美國拓荒年代,這位英雄出版了當時普羅大眾最需要的家庭醫藥指南、法律指南等書。「那不是改變世界的書,卻是最有意義的書。」而這也是她出版《優秀是教出來的》一書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