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年輕創造實力!高市新聞處處長林耀文

游常山
user

游常山

2004-10-01

瀏覽數 6,450+

年輕創造實力!高市新聞處處長林耀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打破羅文嘉28歲當政務官紀錄的「政壇新銳」──現任高雄市政府新聞處長林耀文,身高185公分,體重則因南下從政後,應酬太多而暴增到90公斤,如果有機會站在這位就讀新竹中學時就是籃球校隊的巨人身邊的話,想不注意這堵「人牆」都不可能。

由於身高體壯,好取綽號的高雄在地記者背後暱稱他是「大雄」,再加上端正的儀表、充滿台灣本土青壯男子特色的五官,在台灣這個邁入「表演政治」的時代裡,的確占盡了優勢。不過,這些只是基本門檻,要能在足智多謀的民進黨排名前五號人物之一的謝長廷身邊,長期受到重視、甚至破格拔擢,林耀文憑藉的還是實力。

當家為市府發言

「我們市府團隊的最大成就,就是增加高雄市民的光榮感和對城市生活品質的滿意度。」林耀文頭頭是道地分析,高雄開港百年以來,無論是半世紀前的殖民地日本帝國,或是國民黨50年的執政時期,高雄都是「灰色的城市、工人的城市,沒有觀光資源、也沒有就業機會,高雄市民好客熱情,但是過去政治上的百年『重工業城』的定位讓市民沒有光榮感。」林耀文說,謝市長6年來的執政重點就是要改變這個不合理的現狀。

於是我們看到高雄的基礎建設突飛猛進。像是最讓台灣人覺得自己是野蠻國家的下水道問題,高雄改善最多,謝長廷上任後的污水下水道工程,以每年增加5%的速率,至今年已經突破35%接管率(而且是用BOT的省錢方式);城市光廊讓高雄人享有美麗的夜景和浪漫的生活情調;而愛河邊的博物館群,為港都的文化氣息和市民的休閒生活增色不少;前金、新興、苓雅三區,除了要家家戶戶「無線上網」外,還要真正成為E化城市(為此,英特爾Intel的副總裁特地飛來和謝市長面談);以及正在施工中的捷運。雖然兩次坍塌,林耀文說,謝市長毫不卸責,目前停工找專家鑑定,針對哈瑪星、鹽埕、西子灣的的沙地進行研究,若真的不能開挖,謝市長冒著失去這地區3萬8000張選票的風險,也只好宣佈放棄這三個地區的捷運規劃。

知遇更要兢兢業業

被破格拔擢,要說不曾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是騙人的。身為高雄市府團隊的化妝師,林耀文必須反覆對媒體背誦這些數字和新聞聲明。「昨晚我還陪自由時報特派員喝咖啡喝到半夜11點。」他無奈地微笑。此次來台北洽公,除了會晤《聯合報》記者、《30》雜誌編輯外,最主要還是為了主辦高雄市2009年世界運動會(即針對所有奧運不辦的項目,例如撞球、保齡球、巧固球等運動廣邀世界各國參賽)與《ESPN》的行銷主管約談,一直要到下午兩點半,才草草火速吞了一盤喜來登飯店的蝦仁蛋炒飯。

「我幾乎沒有私人生活。」雖然無奈,他還是樂在工作,除了報答謝市長知遇之恩外,他的「搭直升機」升官經驗,不但光耀了新竹家鄉的門楣,也激發了自己高度的榮譽心。

林耀文出生於新竹市資深建築業者──順發營造廠的大家庭裡,中小企業殷實的作風、家族企業千絲萬縷的臍帶關係,無不希望身為長孫的他能回鄉參與家族企業。但是與生俱來的政治細胞,讓他無法安於家鄉的小格局,從政,還是他的最愛。

經歷政壇10年路

林耀文年紀雖輕,政壇經歷卻已有10年,在接班梯次嚴明、人才濟濟的民進黨裡,只有淡江公行系畢業的他一開始並不出色。但林耀文是一個堅持的人,早在唸淡江公共行政系大一時,他就仰慕謝長廷之名,對他的「社區主義」「台灣命運共同體」論述著迷,於是以義工身分,加入謝長廷的「學生工作隊」。當時民進黨內「長扁之爭」方殷,黨內初選時陳水扁以三票些微差距領先獲得提名、最後在台北市長選舉中勝出;而謝長廷則在1996年與彭明敏搭檔競選總統並敗給李登輝、連戰後,便於97年初轉戰高雄,最後當選高雄市長並連任。15年不到,林耀文從一個在旁邊學習的政治科系學生、助選義工、基層助理到親信班底,最後破格成為新聞處長,憑藉的還是他高人一等的政壇敏銳度。

行銷新世代政治

他一路跟著民進黨,10年中有9年都是追隨高雄市長謝長廷,97年因為參與台北縣長蘇貞昌和謝深山競選一役,因此出名,被謝長廷正式延攬為核心幕僚團隊之一,去年接掌新聞處。

回想當時台北縣長一役,面對當過行政院勞工委員會主委的對手謝深山,民進黨的蘇貞昌當時打出「電火球」為競選的「招牌」,既幽默地將自己的禿頭自嘲了一番,也對本身的政治光度和能量做了極傳神的包裝。林耀文年紀雖輕,但是參與整個競選「行銷」策略的擬定,見證到何謂「告別(民進黨)悲情,以煙火、現場演奏的鍵盤等大型演奏會的眾多元素,刺激、準商品行銷」的歡樂新世代政治氛圍。

年度激省!$3,680 帶回24期遠見+高質感行李箱

算起來,謝長廷的小內閣目前有三位「新世代」閣員,分別是35歲的研考會主委謝雲嬌、30歲的海洋局局長柯宗廷以及28歲的林耀文。謝市長刻意的年輕化佈局非常明顯。

大小當家各有立場

年輕,是一個議題,但是對30歲世代的「千里馬」和50歲世代的「伯樂」來說,意義完全不同。

首先,就50歲世代角度來看,謝長廷自己體會到新世代的優勢。「由於『解嚴世代』受到文化全球化的影響,擁有較為開放的性格,使得他們能夠超越台灣的歷史悲情宿命,以更務實的態度面對政治未來。」謝長廷的第一任助理、現任外交部台灣民主基金會國際部主任周奕成就在《30》雜誌的專欄中點出這個趨勢和意義。

其次,就30歲世代的觀點來反思,則須面臨就業市場供需問題的殘酷事實。台灣的大學數量一直在擴充,很多大學設有文法科系,但是除非是拿到博士、或名列前矛的國立大學的碩士,否則光有學士學位,想要被領導政壇的大牌立委(例如15年前的陳水扁或謝長廷)選中當作核心幕僚,就得要靠機運了。

其實,從林耀文這樣30歲世代青年領袖的觀點來看,政治這一行其實是一個「高風險投資」,若是不經營個10年、20年,哪裡能確定是否押對寶?但問題是,一個人又有幾個10年可以蹉跎?

年輕就是本錢

而林耀文為什麼敢在謝長廷的身上下賭注?說穿了,年輕就是本錢。「他沒有什麼可以損失的。」一位熟悉民進黨歷史的人指出,民進黨靠社會運動起家,而社運份子很多原本就是充滿理想色彩的大學生、研究生,林耀文的第一份正職工作就當上了謝長廷的幕僚,接近權力核心、又能學到政壇經營的本事,其實還是比其它政治系的畢業生要幸運多了。

和他的前三任新聞處長(分別為長他9歲的姚文智、及年齡差距20歲以上管碧玲、許仁圖)不同,謝長廷刻意拔擢林耀文,就是要利用這般年輕的銳氣,打造市府年輕活力的形象。而這股風氣,也逐漸吹向了台北市,馬英九市長最近刻意聘任36歲世新大學教授游梓翔擔任新聞處長,除了專業能力的考量,應該也是受到台灣目前風起雲湧的「40歲以下」世代交替的政治觀所影響。

30當家,不到30歲的林耀文不但已經當家,還站在一個前所未有的機會點上,讓所有人對他的能耐拭目以待。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