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黎兒-當外國女人的自由

劉黎兒
user

劉黎兒

2004-07-05

瀏覽數 2,850+

劉黎兒-當外國女人的自由
 

「外國女人」的身份在日本社會中是時而陰柔、時而陽剛的。因為長期擔任報社的駐日記者,穿著打扮也逐漸地日本化,甚至連日本人都常常忘了我是來自台灣的「外國人」。

異國女性的身分,對深入日本社會而言,是助益,而非阻礙。因為日本人通常會將我這樣的人歸類為「外國人」,而非「女人」。像是跟日本男性走在一起,他們常常為了禮儀,讓我先走,但進電梯時卻又忘了我女性的身分,自顧自地走進電梯。

由於採訪、工作對象以日本男性為主,漸漸地說日文的口音和語氣也模仿日本男性,常常脫口而出的男性化語調,讓身旁的日本友人嚇了一大跳。而許多出版界的前輩都將我視為「可愛的晚輩」。也因為個子小,跟一般的日本女人差不多,所以跟日本人出去旅行的時候,常讓他們忘了我是外國人。

因為這些特殊的身分和經驗,使我能夠悠遊於以男性為主的場合,如國會、酒吧等,更深入地探索日本文化的內在底蘊。

日本不是一個能夠簡單理解的國家,也因此我必需犧牲睡眠,每天閱讀6~7份報紙、雜誌,逛2次書店,才能在短時間內,了解這個和台灣有點像、又不會太像的國家。

我是個超級閱讀狂,閱讀的文章從時尚書籍,到只有男性才會翻閱的情色雜誌都有。某種程度上來說像個「大雜家」,就是什麼都懂,卻什麼都不專精的觀察家。

目前我將從《中國時報》退休,以後將有更多的時間從容地創作。(張卉穎整理)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