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iPhone 7取消耳機孔後推出的無線耳機AirPods在聖誕旺季熱銷,Sony智慧藍牙耳機Xperia Ear也於12月底登台開賣,加上先前在Kickstarter掀起熱潮、火速募資成功的Bragi The Dash也已經出貨,大家都在看,耳戴式裝置是否會成為下一波科技革命的重點?
透過耳戴式裝置做為人機互動的介面,管理日常生活事務,將變得前所未有的便利。想要傳送或接收訊息、檢查行程、搜尋餐廳GPS導航或運動生理狀況監控,不用再從包包或口袋裡掏出手機,只要透過耳機就能輕鬆完成。
尤其在近年來討論度最高的IoT裝置Amazon Echo上市兩年來,系列產品在美國銷售量已達510萬台;另外包括蘋果、微軟、Google等也都有類似產品,智慧小管家已經深入到行動裝置或家庭裝置之中,透過耳戴式裝置,只要你一開口,語音助理Alexa、Siri或是Cortana就會幫你把對話記錄下來,或替你查詢一時想不起來的歌名,更貼心地能替你解決生活上的各種困擾。
你:「明天有什麼行程?」
Siri(在你耳邊):「有兩項,上午9點要和Karl見面,晚上7點在S餐廳吃晚餐。」
你:「傳送訊息給Jen:我會晚10分鐘到。」
Alexa(在你耳邊):「訊息已傳送給Jen。」
耳戴式裝置接二連三搶市,《FastCompany》報導指出,密西根大學電腦科學助理教授Jason Mars推測,耳戴式科技在未來將可望達到如iPhone般的商業成就,因為Echo出現後,使用者愈來愈願意跟這類家庭智慧助理對話,有了耳戴式裝置的協助,我們更能隨時享受語音助理的幫助。
這類耳戴式裝置,體積小、配戴方便。在設計上,耳機本身沒有實體按鍵,而是透過手,以點擊或滑動的方式來做啟動、選取、調整等功能。語音加速感應器會在你說話時進行辨識,並過濾背景噪音;光學感應器與動作加速感應器,可以自動控制音訊與啟動麥克風,你開口說、開始聽,它都知道。
相較於手機,耳戴式裝置的隱密性更高,沒有手機螢幕會被人看到的顧慮。研究機構Creative Strategies在對iPhone用戶做了使用Siri的研究後也發現,僅有3%會在有他人在場的情況下使用Siri,顯見大眾還是不太習慣與手機對話。使用耳戴式裝置好比有人附耳講悄悄話,Argodesigh設計公司創辦人Mark Rolston就說:「這就像是天使或惡魔坐在肩膀上跟我講話,有更深的心理作用,感覺自己的腦海裡還有另外一個人。」
許多耳戴式裝置具有追蹤生理健康數據的功能,比起戴在手腕上的運動手環,因為運動時耳朵的動作較少、血液流動方向一致,比較不會產生雜訊讓資料有所誤差,數據因而更精準。《Forbes》甚至臆測AirPods可能成為比Apple Watch更賺錢的穿戴裝置。
研究機構IDC預測,當Echo、Cortana、Siri等智慧助理在一般消費端普及之後,可望在2019年逐步拓展至企業,企業將陸續引進耳戴式裝置扮演數位助理的功能,以加強面對顧客時的服務。但前提是,這小幫手戴在耳朵裡舒不舒服、人工智慧夠不夠聰明,都需要再下一番工夫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