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式幸福,你今天hygge了嗎?
榮膺全球最幸福國家的丹麥,是怎麼做到的?靠的正是一個字:hygge。這個丹麥字代表了溫暖、舒適,是丹麥式生活的魅力象徵,正因近年恐怖攻擊事件頻傳、政治黑天鵝滿天飛,不安氣氛彌漫,許多人急著尋求溫馨感,讓hygge這個自18世紀就已存在於丹麥的詞,在英美等國掀起一陣熱潮,主打hygge style的書籍、餐廳不計其數。
對丹麥人來說,hygge很難精確解釋,主要是一種感覺,例如享受美食美酒、親友聚會聊天是hygge,寒冬中在家點個浪漫燭光、散步時停下腳步聞聞花香也是hygge,與人有溫暖連結、充實地活在當下,只要任何能讓你覺得幸福快樂的,都是hygge。當你徬徨無助、充滿負面情緒時,不妨來上一碗丹麥特製的hygge心靈雞湯!
去中間化,uberization成新商業模式
Uber雖然在台灣、日本、德、法等國踢到鐵板,但類似的破壞式創新模式,卻已成為當今最紅商業模式,共享經濟大行其道,也衍生出「優步化」(uberization)一詞。
透過互聯網管理,Uber一方面利用司機的空閒時間開車載客,順便獲得合理利潤,另方面利用乘客的評分管理機制,讓消費者得到優質司機服務。這種去中間化的過程,讓生產者和消費者直接面對面,供需雙方直接交換資訊,有效提升服務品質,這是為何Uber跟同類性質的Airbnb能夠迅速竄紅的原因。
「優步化」已經運用在各行各業上,有急送郵件包裹的PostMates、幫忙送洗衣服的Prim、找尋居家打掃的Exec、醫師到府服務的HEAL、寵物看護的Rover等,新形態的平台服務模式已蔚為風潮。
歐巴馬瀟灑告別,mic drop動作大紅
去年5月歐巴馬出席任內最後一次白宮記者協會晚宴,發表演說的末尾說了一句:「歐巴馬下台」(Obama Out),之後就瀟灑扔麥(mic drop),以表示他自認表現完美,無可挑剔。
戲劇化地讓麥克風掉落作為結尾,已成為歐巴馬告別政壇的經典動作,也讓mic drop這個詞大紅。扔麥最早源自於1980年代的說唱歌手與喜劇演員,之後曾一度流行,美國黑人音樂以及表演圈最常用,往往在一場精彩演出結束時作為漂亮結尾。扔麥表示對自己的表現非常滿意,演出到此為止,麥克風已無必要存在,是一種極度自信的勝利象徵,也意味著後人難以望其項背。歐巴馬扔麥,其實是在跟他的NBA好友「小飛俠」Kobe Bryant致敬,模仿他告別演講的結束方式。
一碰就碎,snowflake generation有玻璃心
年輕這一代除了被歸類為「草莓族」、「水蜜桃族」,現在又多了一個詞來形容他們,那就是「雪花世代」(snowflake generation)。
西方國家父母會稱孩子為「獨特的小雪花」(special little snowflake),從小被教導培養他們自信、肯定個人價值,卻也對他們百般呵護,甚至有些保護過度,造成他們過度滋長的自尊,因而脆弱、適應力差、抗壓性較差,輕輕一碰就覺得被冒犯,且比過去世代還容易暴怒及抗議。
年輕氣盛的他們有著雪花般的玻璃心,看似自信滿滿實則禁不起打擊。有人受不了這群小屁孩,將對他們的反感寫成一篇報導,廣為流傳而打響了此名號,2015年開始成為Twitter話題標籤。
川普御用字,誇大的bigly大家不愛
川普式英文常讓很多人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bigly?英文有這個字嗎?特別是他還在競選期間的電視辯論中說過好幾次。
雖然有一派人認為他其實說的是Big League,以大聯盟來意指「在某領域地位崇高的團體」,一方面川普將這個詞拿來形容「以極高專業度來完成某事」,另方面他的發音不是很清楚,才會造成誤會,但bigly一詞已在社群媒體上引發議論暴紅,也趁機調侃川普愛用空洞浮誇「很大的」字眼。
其實,bigly這個字在19世紀已出現,有「極度膨脹」之意,但屬於「誤用、過度使用和一般而言無用」的字,已被蘇必略湖州立大學(Lake Superior State University)列入「第42年度應被廢用字清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