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保守理財新主張--綜合存款

馬萱人
user

馬萱人

1997-01-15

瀏覽數 18,600+

保守理財新主張--綜合存款
 

本文出自 1997 / 2月號雜誌 第128期遠見雜誌

單身的林小姐,終於決定趁房地產低迷時,買一棟屬於自己的房子,但是,算來算去,還缺了四十萬頭期款。貸款不夠用、標會欠人情、地下錢莊利率高……,最後,是她父親一個活期加定期儲蓄的「綜合性存款」帳戶救了急。

林小姐是拿父親的三百萬元定期存款,質借(抵押設定)了四十萬元。待今年年終獎金到手之後,她就可以還清這筆短暫的債務,只要再加上比定存利率高一.五%的利息就行。而她父親的定期存款利息,到期時也不會因此全部打八折,而是扣掉質借期間損失的利息;就好像那四十萬元只是暫時變成活期儲蓄。

綜合性存款,就是這麼一個適合保守型理財者,逐漸轉型至積極型理財者的金融工具。向來在金融市場縱橫的投資高手也許看不起它,但是,對一般坐領乾薪的上班族而言,隨意解約定存卻是一件了不得的事。彈性運用綜合存款中的自有資金,畢竟要比完全向銀行貸款令人來得安心。

加上各公民營銀行競爭日趨激烈,金融行銷人員莫不使出渾身解數,拉攏潛在客戶。現在看起來不甚起眼的綜合性存戶,其實是最會存錢的一群人;沒多久就有可能升格為貴賓級客戶,重服務的銀行也因此不敢等閒視之,顧客也就有不少便宜可撿。

例如,一些外商銀行常以高活儲利率吸引顧客,不過,平均月存款必須維持在二十至三十萬元不等,否則就扣手續費。至於去年剛開幕的美國銀行消費金融部,雖然也要求綜合性存款客戶每月至少得有三十萬元餘額,但「開幕期間」則暫不扣除手續費。至於會優待到什麼時候,該銀行消費金融部副總經理黃秀華笑笑地說,「看顧客喜歡而定」。

踏出勇敢的第一步

除了比利率,還要比產品種類是否豐富。有些銀行只是讓客戶在活儲、定存間轉來轉去而已,連張國際金融卡都辦不到。有些銀行則在家家皆有的服務之外,再規畫價值附加的綜合性金融產品。例如電話理財、預約存款、養老基金、子女教育基金存款等等,讓顧客挑三撿四。

其中,若千家銀行開辦的「定期定額投資計畫」,則是兼具保守及積極理財概念的投資工具。在道低利率的時代,與其將錢死押在定存戶頭等著縮水,不如踏出勇敢的第一步,試著投資風險界於股票和定存之間的共同基金。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為準積極型投資人設計的「定期定額投資計畫」,允許存戶設定每月最低投資額及轉帳日,分月持續買進基金,以攤平風險、降低成本。也有些銀行提供以定存衍生之利息轉買基金的服務,如此一來更能讓投資心態較保守的客戶安心;萬一不賺錢,至少老本在。

問題是,初嘗投資味的綜合性存戶,最頭疼的就是不知選哪類基金才好。這時候,銀行是否能提供專業的諮詢服務,就非常要緊。銀行第一線服務人員的服務態度,及網際網路上的首頁(可經由https://taiwan.yam.org.tw/b5/yam/com/money),都是考驗其服務品質的第一線。這些介面如果不夠友善,可見該銀行在遇到入門客戶問些基本問題時,也不會有耐心到哪裡去。

客戶一旦決定購買何種基金組合,部分銀行也提供線上查詢報酬率的服務;玉山銀行還和IBM公司合作,推出優惠購買電腦及上線專案,培養末來的電子銀行客戶。不過,該行業務部經理黃錫欽表示,台灣的銀行完全提供客戶線上進行的綜合性金融業務(包括轉帳、質借等等),還有得等;「因為關於電子金融交易的法令還在立法院排隊。」黃錫欽說。

無論如何,電子銀行將是未來彈性理財的利器,現在願意事先費心投資網際網路通路的銀行,將來也才更有能力提供完全綜合的存款、甚至放款業務。有心的人會發現,有幾家銀行的網站皆委託同一家電腦公司設計,格式竟然完全一模一樣。這樣漫不經心的銀行能提供客戶何種貼心又具創意的服務,就得打個問號了。

對初學理財的人來說,沒有什麼比行動更重要。過年期間,趁機利用年終獎金試試綜合存款,把萬年不換、利率超低的活期儲蓄存簿扔了吧!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