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街巷歡喜做鬧熱 請恁共下來作客

《竹現正美系列 6》

遠見編輯部
user

遠見編輯部

2018-09-17

瀏覽數 21,650+

街巷歡喜做鬧熱 請恁共下來作客
 

慶典是文化的積累與縮影。透過慶典,傳承生活的歲時歲儀,也延續彼此的共同記憶;具有極濃厚的人文意義。

新竹縣文化兼容並蓄,各式各樣的慶典活動,從年初連到年尾,一年四季都精彩,春天有桐花祭、夏天有義民祭、秋天有花鼓藝術節、冬天則有新埔花燈迎天穿。其中「義民祭」,年年獲選客家委員會「客庄12大節慶」,與每2年舉行一小祭、每10年舉行一大祭的「賽夏族矮靈祭典」,都是文化部認證17個「國家重要民俗文化資產」之一;而「收冬戲」、「寶山打中午」,同樣是客庄文化中極密不可分的重要節日。如此豐富多樣又具代表性的盛典,可以說是新竹縣最生活化的無價珍寶。

春天看花燈  中元賽豬羊

春天到新竹,「北天燈、南蜂炮,會移動的花燈在新埔。」「新埔花燈遊街」是自日治時期就有的民俗,曾因故停辦50餘年,在新竹縣政府與地方耆老的協力下,2011年復辦,成為每年臺灣最具特色的元宵活動之一。 客家有句俗諺:「有做沒做,聊到天穿過!」每年農曆正月廿日,是客家民族特有的「天穿日」,早期的農業社會,客家族群一定要過完天穿日,才會下田耕作和織衣,新埔則以「迎花燈」為農曆春節畫下句點。新埔迎花燈可不只是定點展覽,而以板車推動花燈踩街遊行,會移動的花燈不僅是全臺獨創,更是一年一度的新埔元宵盛事。

夏天到新竹,每年農曆7月18、19、20日在新埔義民廟舉行的客庄12大節慶之一的「新竹縣義民文化祭」,不僅是交通部觀光局年度觀光年曆重要活動,也獲得文化部授證指定為國家重要民俗。其實新埔義民廟每年有三次盛大祭典活動,春、秋兩祭以及中元普度,而以中元祭規模最為盛大,參加人次高達數10萬人以上。新竹縣政府文化局在前一個月就會舉辦千人挑擔、義民勇士路跑、彩繪神豬等活動來暖身、炒熱氣氛正式祭典活動則包含奉飯、放水燈、起燈篙、賽豬羊、吃糖粥,廟前廟後聚集大批信眾攤商,人山人海、摩肩擦踵,再加上客家花鼓、八音,從四面八方來助陣,這場精彩別緻的義民文化嘉年華,值得一探。街巷歡喜做鬧熱 請恁共下來作客_img_1

戲曲歌謠  百年傳唱 

如果說廟會慶典是一場繽紛炫目的文化動態秀,那麼民謠戲曲就宛如一方靜水流深的文化長河,悠悠淙淙,感動人心於無形。

曾任職芎林公學校的音樂家鄧雨賢是臺灣歌謠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四月望雨」—〈四季紅〉、〈月夜愁〉、〈望春風〉和〈雨夜花〉留下了那個年代特有的臺灣風采與人文情懷。為感念鄧雨賢對臺灣歌謠的貢獻及對新竹這塊土地的付出,新竹縣政府除了將芎林鄉境內原陸軍野戰醫院舊址改建為鄧雨賢音樂文化公園,2003年起,整合新竹縣各項資源共同舉辦鄧雨賢紀念音樂會、文物展等系列活動,每年透過不同主題的活動內容,邀集客家歌手、樂團等人員參與演出,已成為新竹縣相當具有代表性的音樂饗宴。

「八音」是客家獨有的音樂,泛指金、石、絲、竹、匏、土、革、木等八種材質製作的樂器,客家族群在遷徒過程中吸收各地音樂精華,演化成一種特殊曲調。田屋北管八音團成立於1921年,是新竹縣最早的八音班之一,於2000年首度獲選為新竹縣傑出扶植團隊,2009年被文化部登錄為新竹縣「無形文化資產—客家八音」保存團體,從2003年至2015年連續蟬聯新竹縣傑出演藝團隊,在新竹縣政府的協力輔導下,致力於客家文化推廣傳承,讓客家八音繼續流傳一百年。

新竹縣珍稀的傳統文化資產,還有客家戲曲。由於時代變遷,許多傳統戲曲文化面臨式微窘境。新竹縣政府積極扶植多個客家戲曲團隊,希望透過經費補助、給予劇團行政或相關意見,以及安排在縣府舉辦的各類活動中演出等方式,帶動縣內客家戲曲文化的發展。 曾是新竹縣政府扶植團隊的松興戲劇團,便多次入選為新竹縣傑出演藝團隊,並曾在客家義民祭、天穿日等活動中演出,如今已走出一片天。

客家很近,新竹不遠。文化火種的重生,請您來新竹,一起來看見。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