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溝通無效?原來「罪惡感」不是萬能解法

《擺脫親子情緒勒索,高效能合作教養11堂課:減少問題行為×提升專注力與適應力,創造快樂和諧的家庭》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18-08-10

瀏覽數 13,000+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罪惡感是一種我們常使用的工具。我們企圖結合好的指示和道德教訓。不幸地,大部分孩子似乎都有天生的訴訟律師直覺—他們忽略本應作為重點的指示內容,並找到無數創意方式來跟你辯論道德議題。罪惡感很少能使人迅速服從,更別說是孩子了。

媽媽:「雷恩,我剛被你的背包絆到差點跌倒。有人會因為你留在地板上的東西跌倒而摔斷脖子。你從來沒想到別人,只想到自己。你難道不明白還有其他人住在房子裡嗎?你會關心嗎?如果我受傷了呢?那麼誰會照料一切?誰會幫你做飯、幫你洗衣服、幫你做雜事?你需要多幫忙家裡。你至少要把東西收好。我不是你的僕人。」

也許媽媽感覺透過她的小型演講,已經把事情解決了。甚至她也許在想,她兒子正在吸取這個教訓,認為媽媽是對的,而他應該做得更好。你覺得呢?雷恩會趕緊起身、愉快地把背包放好嗎?讓我們把場景倒帶,並使用明確的指示技巧。

媽媽絆到雷恩的背包。她深呼吸幾次讓自己冷靜下來,然後問自己,她的立即目標是什麼—她想要雷恩現在做什麼?她提醒自己先說些好話,然後走向雷恩,笑著說:「嘿,雷恩!你今天回家很準時!做得很好!」

雷恩:「我有盡力在做。」

媽媽:「我注意到了,我很感激。」她又深吸了一口氣,記起她那簡單的公式:名字,請現在做什麼。「雷恩,請現在把你的背包放回房間。」然後她冷靜地站著,並安靜等待。

雷恩:「我會在一分鐘後做好,媽媽。」

媽媽安靜地等了十秒鐘,然後說:「雷恩,請現在把你的背包放回房間。」她繼續以同樣正面的神情站著。

雷恩:「但是,媽......,妳為什麼站在那裡?」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媽媽繼續安靜地以愉悅但堅定的神情站著。

雷恩嘆了口氣,然後起身:「喔,好吧。」他把背包帶回房間。

媽媽:「謝謝你,親愛的。你是個好男孩。」

在傳達明確指示時,「站立與等待」可能做起來很困難,但如同我們上面提過的,它帶來非常驚人的效果。你注意到雷恩問,為什麼他媽媽繼續站在那裡──把它想成一個不需要回答的問題。對大部分父母來說,這個步驟需要練習最多次。當父母站在孩子的空間安靜等他們遵循指示時,許多孩子會變得不自在。當他們問你為什麼站在那裡時,最好的回應是沒有回應。就是繼續站著,安靜地倒數你等候的十秒鐘。當你數到十秒,冷靜且愉快地重複剛剛的指示。不論你做什麼,都不要被帶入討論、爭論或解釋的情境中。保持沉默的立場。是否要眼神接觸取決於你、孩子和當時的情境。有時候眼神接觸是該做的事,但有時卻可能是最不該做的事。如果你感覺「站立與等待」很有挑戰性,先與你的伴侶或朋友一起練習。

溝通無效?原來「罪惡感」不是萬能解法_img_1

本文節錄自:《擺脫親子情緒勒索》一書,瑪里恩.弗爾蓋奇、傑拉德.派特森, 提姆.法蘭德著,大好書屋出版。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