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網銀之爭,宛如白雪公主與睡美人的較勁大賽

台灣僅開放兩張網銀執照,到底鹿死誰手?

沈瑜
user

沈瑜

2018-07-27

瀏覽數 12,600+

網銀之爭,宛如白雪公主與睡美人的較勁大賽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台灣的網路銀行大戰進入白熱化,昨日(7月26日)LINE正式宣佈將爭取唯二的純網銀執照,雖還未公布合作對象,但已與國家隊:中華電信加第一金控、兆豐金控,及日本樂天與國票金控,形成三足鼎立的競爭態勢。

「網銀執照就像白雪公主、睡美人與鋼琴三重奏之爭,」擁有豐富金融資歷,曾任台灣銀行副總經理及金管會委員等職務的東吳大學富蘭克林金融科技開發中心執行長蔡宗榮觀察到,這三支隊伍各有各的優勢及特色。

由於,LINE擁有1900萬個客戶,跨業進入金融市場,一直被銀行業視為頭號敵人,認為只要LINE登高一呼,吸收銀行客戶將不費吹灰之力。

不過,蔡宗榮進一步分析,LINE不論與哪方業者合作,都已經占據鋒頭,就像是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的故事,LINE是主角,也是業務主導,而合作對象就像七個小矮人、支援的一方,雖然聲量可能都被LINE搶去,但LINE表示他們只會做金融產品及服務的分發方,而不是金融商品的製作方,換言之,LINE僅做為通路端,彼此是合作共榮關係。

LINE也再次強調,將以合作販售、推銷商品,代替競爭。

當媒體詢問LINE網銀籌備負責人--LINE BIZ PLUS北亞金融董事總經理劉奕成,萬一LINE沒有取得執照呢?他表示,「沒思考其他方向,就只想到全力衝刺來拿到。」顯見LINE信心十足。

不過,就算LINE沒有拿到網銀執照,也是進可攻退可守。

「劉奕成我認識,他腦筋動得很快。」蔡宗榮說,他應該早已想好後路,以最近LINE Pay的發展,退就退到做支付、轉帳業務,或是先做像基富通證券那樣的基金網路平台,「對LINE來說,爭取執照既是為了適法性,同時也是為了讓主管機關安心罷了。」

劉奕成也說,爭取網銀執照純粹是因為在台灣做金融商品業務,不論是民眾或企業,都習慣在銀行做,所以取得網銀執照,僅是為了業務的便利性。

第二支隊伍「睡美人隊」,蔡宗榮指的是樂天與國票的合作團隊,這是一支「沉潛」、外界不太看好的隊伍,不僅樂天在台灣基礎不夠雄厚,國票也未有銀行業務經驗。不過,也別小看他們,現階段大家多認為網銀較適合做消金,然而網銀未必不能做企金,而國票擁有許多法人客戶,將來可與民間公證人合作,以網銀進行企金業務,樂天也具有日本網銀的經驗,也值得外界關注。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至於第三支隊伍,由中華電信、第一金控與兆豐金控組成的「國家隊」,就像是鋼琴與大提琴、小提琴的三重奏。這三家是否能合作成功,蔡宗榮說法保留,首先要克服的是「一銀與兆豐誰做主導?」當三家都有十足的發聲權時,要先磨合成功,「才有機會協奏出和諧的音樂」。

其實,國家隊是外界認為最有可能勝出的隊伍,除了有政策優勢外,中華電信擁有1000萬名3G及4G用戶,且從電信帳單及申請國際漫遊等服務,都可以進行消費分析,挖掘潛在商機,若要提供一些網路銀行做不到的實體服務,還可利用中華電信門市據點,打破銀行3:30的營業時間。

網銀大戰發揮鯰魚效應

綜上所述,網銀的開辦將可為台灣金融界發揮「鯰魚效應」。鯰魚效應一詞,來自挪威沙丁魚市場,大家都知道,鮮活的魚比起死透的魚滋味更鮮美,但要如何維持魚的活力?挪威人想到在捕撈上來的沙丁魚中,放一條以吃魚為生的鯰魚,沙丁魚感到生命受到威脅,為求活命,會拼命游動。後來在管理學上,被比喻為「在一個停滯不前的組織或產業中,刻意引入具威脅性的競爭對手,藉以刺激原有成員積極奮發。」

「這也是金管會主委顧立雄開放2家網銀執照的初衷,為的是引導金融業做創新。」迄今不少傳統銀行仍認為開放多家網銀要幹嘛?蔡宗榮表示,如果傳統銀行只是想將「金融網路化」的確不用那麼多家,但金融創新不僅於此。

如今,在歐美金融業已開啟「開放銀行」(Open Bank)的風潮。英國及歐盟區,過去各銀行牢牢緊握的顧客資料,現在被主管機關要求,在一定風險控管下,必須透過開放API(應用程式界面),提供給授權的第三方業者使用,促進普惠金融的發展,活化傳統金融銀行,鼓勵金融科技的異業合作與應用。

網銀的異業結盟,也會帶領台灣朝開放銀行的方向發展。目前台灣已有銀行業者率先做了,凱基銀行就是第一家開放API服務的銀行,去年11月開始,使用CWMoney理財筆記的App,可直接連結凱基銀行的生活繳費功能,銀行業者不僅可借由APP接觸更多潛在客戶,Fintech業者也能快速串接金融服務,並節省開發成本。

當網路銀行開辦後,傳統銀行可透過網銀開拓新商機,屆時API的開放,將會成為銀行與新創業者合作的新顯學。

雖然,台灣還未出現真正的網銀,且也不知道網銀的鯰魚效應能激活金融業多久,但至少讓台灣金融業踏出創新的第一步。

延伸閱讀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數位專題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科技股投資日益成為趨勢,投資人瞭解市場動態成關鍵。近日《黃仁勳傳》作者史帝芬・維特訪台,在與張善政的對談中揭示輝達在桃園建立新總部如何彰顯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地位,與旺宏電子吳敏求一同解析台灣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