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心碎的衝擊!熱帶雨林正遭遇破記錄的盜伐損失

2017年,樹木的損失量相當於孟加拉的面積

魯皓平
user

魯皓平

2018-07-10

瀏覽數 23,150+

心碎的衝擊!熱帶雨林正遭遇破記錄的盜伐損失
 

在巴西(Brazil),農民和牧場主為了清除農業用地而造成的森林大火在2017年失控,嚴重乾旱和缺乏降雨的結果,導致大火延燒並摧毀了1萬2150平方公里的樹木,這嚴重的損失破壞了巴西一直以來為了保護雨林的努力。

在哥倫比亞(Colombia),政府為了與當地最大的犯罪組織達成協議,特別為了其伐木和農業事業鋪設的全新的道路,這迫使更多的亞馬遜森林被砍伐,甚至黑幫因此得利,可運出更多在雨林中的礦物。

而去年夏天,在加勒比海沿岸地區,颶風艾爾瑪和瑪麗亞摧毀了多明尼加(Dominica)近1/3的森林,以及波多黎各(Puerto Rico)大片樹海。

心碎的衝擊!熱帶雨林正遭遇破記錄的盜伐損失_img_1

《nytimes》報導,事實上,根據全球衛星觀察(Global Forest Watch)所統計的衛星數劇報告,光是在2017年,樹木的損失量就高達約15萬7950平方公里,這相當於孟加拉(Bengal)整個國土的面積,而全球森林觀察是近年來環境組織致力研究的目標。

而可怕的是,2017年的樹木損失量已經成為衛星記錄下,全球植被覆蓋率的第二差,僅優於2016年,而熱帶雨林的盜伐一直是個難解的問題。

心痛的是,你可能很難想像一顆要耗費數十年才能生長的生命,卻在不肖業主幾分鐘的摧殘下,粗壯的樹幹便此硬生生倒地。

心碎的衝擊!熱帶雨林正遭遇破記錄的盜伐損失_img_2

在這份新報告發布之際,世界各國的森林、林務部長正在挪威(Norway)奧斯陸舉行會議,討論如何加強保護世界熱帶森林的努力,這些熱帶雨林庇蔭了世界上至少一半以上的物種,在調節地球氣候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

挪威政府國際氣候和森林協議副主任安德烈亞斯(Andreas Dahl-Jorgensen)說:「這些新數據顯示世界雨林的情況令人擔憂,我們根本不會達到我們在巴黎同意的氣候目標,更沒有大幅減少熱帶森林砍伐和恢復世界各地的森林比率。」

樹木,特別是鬱鬱蔥蔥的熱帶雨林,在生長過程中會將二氧化碳從空氣中吸入,並將碳和土壤中的碳元素鎖定在一起。當人類砍伐或燒毀樹木時,碳會釋放回大氣層,使地球變暖。根據研究,森林砍伐每年占人類二氧化碳排放量的10%以上。

心碎的衝擊!熱帶雨林正遭遇破記錄的盜伐損失_img_3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森林正在消失的問題,長期以來一直是一個挑戰。幾十年來,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依靠各個國家的地面評估來追踪森林砍伐數據,然而,並非所有熱帶國家都有足夠的能力來監測森林,而且測量結果可能會受到不一致的困擾。

2013年,馬里蘭大學(University of Maryland)的科學家們推出了一種新的方法。他們使用衛星數據,追蹤世界各地樹冠區域的變化。這種方法雖然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包含仍然需要做更多的工作,來區分在人工林中有意採伐的樹木,和在較老的天然森林中剔除新生的樹木。

不過,馬里蘭大學負責監測的科學家馬修(Matthew C. Hansen)表示,地面評估和衛星數據都很重要,「但衛星可以做的是更快地發現違法行為,監測森林正在減少的狀況,然後發出警報。」

衛星數據還為巴西巨大的亞馬遜雨林提供了更清晰的圖像,這些雨林長期遭受隨意的森林砍伐,雖然在過去的十年中,巴西政府已採取行動減少非法盜獵政策,然而像嘉吉(Cargill)這樣的西方農業公司卻還是涉入其中。

心碎的衝擊!熱帶雨林正遭遇破記錄的盜伐損失_img_4

全球森林觀察分析顯示,巴西在2016年和2017年失去了創紀錄的樹木覆蓋量,部分原因是亞馬遜地區發生大規模火災。這些火災通常由農民和牧場主開始清理土地而引起,但去年的嚴重干旱導致他們迅速蔓延,特別是在炎熱的東南部。

此外,衛星還獲得了大規模砍伐土地的證據,這些現象可能發生在執法薄弱的地區。

專家說,「最令人擔憂的是,我們開始看到常態,像是火災、森林砍伐、乾旱和氣候變化都在影響,使亞馬遜變得更加易燃。」

在世界其他地方,衛星數據顯示,去年剛果民主共和國(Congo)的森林消耗量超過巴西以外的任何其他國家──約1萬4580萬平方公里,比上一年增加6%──小規模採伐、木炭生產和農業活動都可能是影響的原因。

這些為了更多的地、更多自然資源而予取予求的人類行為,不僅使得森林淨化二氧化碳的能力降低、促使暖化更加快速、融冰導致海平面上升,居住在與林中的生物,往往在這肆無忌憚的過程中面臨滅絕或絕種的命運。直至有一天,當碳排放的量完全超過碳吸收的量時,人類會付出應有的代價。

圖片來源:nytimes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