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政院下軍令狀,要求軍改10天內上路引發信心危機

聯合新聞網
user

聯合新聞網

2018-07-02

瀏覽數 14,800+

軍改上路,才發生處分書寄錯遭退件,又有許多人查帳不滿退俸減幅比預期大。
軍改上路,才發生處分書寄錯遭退件,又有許多人查帳不滿退俸減幅比預期大。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軍公教年改原本就是虎口拔牙的高風險決策:「節流」不能說無正當性,然而要從自身員工的荷包掏錢,要如何盡量減少怨懟?信心成本的損耗,或許無法列在財務報表上,會不會造成離心離德、侵蝕對國家的忠誠?令人遺憾的是,國軍官兵的「人心」,似乎完全不在政府的考量中。

昨天許多退伍軍人查閱銀行帳戶,才發現被「改革」金額比預期還大。「月補償金」或「補足退除給與差額」,在年改後遭到結清或取消,但先前行政院或國防部、退輔會,對此都輕描淡寫,鮮予說明。退撫給與項目繁雜,如果不是專攻人事、財務的一般官兵,也很難了解箇中細節。政府先前努力宣傳退休金降幅不大,如今眾人才知道,原來還有諸多稀奇古怪「巧門」。這種選擇性揭露資訊,報喜不報憂的行為,宛如購物台主持人,如何能在軍人心中建立起信任?

「砍人錢財」原本就難討好當事人,實行上當然要務求謹慎。六月廿日立院完成修法三讀,朝野黨團特別授權政院自行訂定施行日期,就是基於所剩時間太匆促,行政部門應該更多一點準備,盡量減少可避免失誤,不要替已經情緒敏感的被改革對象,製造更多不必要的怒氣。

儘管立院已「做球」,行政部門卻把「七月一日同步上路」支票看得天大地大,不顧客觀現實。軍方只好硬在十天內完成公教花了十個多月的前置作業,果然首批通知書寄出,就出現大批張冠李戴。此時主導年改的政務委員林萬億,不僅不檢討自身要求的荒謬,反而斥責軍方「先前已經提醒,非常不應該」。現役官兵也許不是年改政策受衝擊者,但看到高層毫無指揮道德的行徑,對國家、對長官,還能剩多少尊敬與信任?

年改上路,自蔡總統、陳副總統以下,高層官員不忘重申「攜手向前」,然而實際作為中,外人卻很難看到執政團隊試圖與不同意見者團結的例證,反而是忙不迭要將執政優勢發揚到極致,「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的恣意。

本文轉載自2018.7.2「聯合新聞網」,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