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智慧桃園 創新應用 提升城市治理效率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user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2018-06-26

瀏覽數 17,400+

智慧桃園 創新應用 提升城市治理效率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今年,桃園市政府第三度榮獲智慧城市論壇(Intelligent Community Forum, ICF)評選為「全球7大智慧城市」(Top 7),AI的應用遍及各個領域,包括水情監控、交通流量等。此外,桃園捷運公司導入AI創新科技應用,以及桃園在「亞洲・矽谷計畫」持續的進展,整合應用成果都讓智慧治理實踐在市民生活中。

下水道雲端智慧管理系統  提升施工效率及便民措施

「桃園市下水道雲端智慧管理系統」上線至今約一年時間,即榮獲「2018智慧城市創新應用獎」,計畫成果亦受到國際氣候發展智庫(International Climate Development Institute, ICDI)邀請參與COP24「2018全球智慧解決方案報告」。這是全國第一套運用IoT物聯網、AR虛擬實境等先進技術,結合GIS地理資訊系統,充分掌握下水道系統的最新狀況,有效進行維護及修繕等工作,提升行政管理效率。

桃園市政府水務局長劉振宇表示,這套系統運用AR虛擬技術將複雜的下水道公開資訊簡化,讓看不見的建設轉為淺顯易懂、看得見的實境地圖顯示,市民在線上即可獲得自家附近的下水道位置,並可線上申辦用戶納管。此外,系統更運用IoT即時掌握遠端水資源回收中心操作的現況及進流與排放水質,並可直接監管分佈在各道路挖掘施工區域的下水道工地現場,減低交通衝擊並提升施工管理效率,未來將規劃以APP定位查詢方式,提供開放更多資訊透明化的便民服務。

智慧桃園 創新應用 提升城市治理效率_img_1

(圖說: AR擴增實境功能協助維修人員更容易進行現場管線設施定位,降低交通衝擊並提高管理效率)

桃園捷運應用智慧科技  優化服務品質

正式通車一年多的桃園機場捷運,是全台灣最早導入AI科技及數據分析的軌道運輸。桃園捷運公司董事長劉坤億表示,捷運除了帶來便利性,更應朝向實現「讓移動成為服務」的公共運輸理念。桃園機場捷運導入智慧化並非跟隨流行,而是應用上的實際需求,包括提升運量及服務品質,以及控制維修成本和強化穩定性。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桃園機場捷運有超過五成的乘客是入出境旅客,結合IoT物聯網及數據分析,發現不少拖著大件行李的旅客仍偏好使用電扶梯,因此在電扶梯入口設置基柱,以調整行李位置及旅客行進速度。此外,以運量分析發現中南部出入境旅客的搭乘需求,將直達車南延增停高鐵桃園站,也可進一步提升運量;更透過大數據分析發現及排除障礙,並規劃捷運機械零件的預防性維修等,以強化運轉穩定性。

劉坤億指出,今年推出持桃園市市民卡搭乘捷運可打八折、敬老卡800點可折抵乘車票價,較去年下半年市民卡運量成長228%。透過市民卡的大數據分析,能進一步發現市民潛在需求,今年7月桃園捷運公司將率先與台北、銘傳、元智、中央四所大學組成大數據聯盟,合作開發更多智慧創新應用。

智慧桃園 創新應用 提升城市治理效率_img_2

 (圖說:桃園捷運公司透過數據分析搭乘需求,進一步提升運量,並作為未來智慧創新應用使用)

「亞洲‧矽谷」持續推展   翻轉桃園產業結構

位於桃園的國家重大發展計畫,「亞洲‧矽谷」持續推展中,預定設置於機場捷運A19桃園體育園區站周邊的「亞洲創新人才交流中心」,目前已完成土地變更,市府也與中華電信成立「亞洲‧矽谷創新公司」,負責規劃、興建與營運等相關工作。未來將成為桃園的軟體園區,吸引人才、資金及大廠、研發公司進駐。

「虎頭山物聯網驗證基地」以推動無人自駕車、智慧工廠等工業4.0的實驗,獲得前瞻基礎建設計畫補助9,000萬元,市府亦編列經費6,000萬元進行初期規劃。 「幼獅青年國際創業村計畫」也已完成規劃,將提供小坪數研發型工廠予青創團隊租用,並由電電公會整合馬達矽谷計畫,帶入微機電產業,發展桃園成為國內無人自駕車產業發展重鎮。

桃園發展智慧城市,AI的應用遍及各個領域,也運用數據分析發掘潛在運輸需求服務,更帶動產業發展,也讓有夢想的創新創業青年擁有更多實現夢想的機會。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