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美中貿易談判 科技是主戰場

聯合新聞網
user

聯合新聞網

2018-05-03

瀏覽數 7,800+

美中貿易談判 科技是主戰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美國政府派出七位高官組成的貿易代表團赴中國談判,但令人關心的是美國要怎麼談?是要尋求一些短期性的解決途徑,還是將針對長期的問題?以下是美國在談判時抱持的的四項基本態度:

1.川普政府相信正與中國進行一場經濟戰:

美國貿易代表賴海哲表示,中國的國家資本主義經濟模式是美國經濟的直接挑戰。中國目前推動的「2025中國製造」計畫,是美國經濟及下一代就業的一大威脅;「我的目的並非改變中國體制,但立場是美國要有能力因應,而不是受害者。」

川普政府一再強調讓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是一大錯誤,他們現在正全力矯正後果。

美中貿易談判 科技是主戰場_img_1

2.真正的戰場在科技:

中、美雙方雖都已經列出關稅清單,但真正的戰場在科技領域,川普政府並強調多年來中國一直竊取美國的智慧財產,但問題在於北京能如何解決此一問題。

3.川普仍聚焦於貿易逆差,中國必須解決此事:

美國2017年對中國出口成長12.8%,達1,304億美元,約是2001年中國「入世」時的七倍;但川普認為真正的問題是2017年美中貿易逆差高達3,750億美元。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大部分經濟學者主張,川普執著於逆差根本毫無意義。他們認為雙邊貿易逆差並不重要,且這主要是總體經濟政策、而非貿易政策的結果。若依據附加價值來計算,中國對美順差額其實小得多,因為中國對美出口品中包含許多來自其他國家供應的零組件。但川普並不認同此點,並要求中國將美中年貿易逆差削減1,000億美元。

川普上周發表演說時,並不看好習近平開放中國經濟的承諾。他表示,「他(習近平)說將開始開放中國。但這完全不夠,因為我們在貿易逆差上已經損失一年5,000億美元,而且在智慧財產方面也數失數千億美元。」

他1日又推文指出,「代表團將赴中國,開始討論我們的鉅額逆差。這很像與北韓的會談;我們早該在多年前就解決,而不是現在」。

4.川普雖派出七位高官赴中國,但為何仍可能不會敲定協議?

過去十天來談判代表團從財長米努勤一人負責,已擴大到七人團,這些人對中美貿易爭議都各有堅持,大致上可分成兩派。

米努勤、商務部長羅斯與白宮首席經顧問庫德洛一直希望促成協議,以穩住金融市場,但貿易代表賴海哲與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主張對中國長期抗戰。另外兩位成員是川普的國際經濟高級顧問艾森斯坦,及美國駐中國大使布蘭斯塔德。

此種組合本身,便使雙方不大可能迅速達成協議,而這顯然就是川普政府的意圖。納瓦羅便指出,「會談是在北京,但決定仍在華府。」

美中貿易談判 科技是主戰場_img_2

(首圖/取自flicker;本文轉載自2018.5.3「聯合新聞網」,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