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伊斯蘭信仰還能團結沙烏地阿拉伯嗎?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18-05-09

瀏覽數 10,250+

伊斯蘭信仰還能團結沙烏地阿拉伯嗎?
 

沙烏地人不分男女經常講話講到一半就跑去做禮拜。男人要去最近的清真寺,女人要躲在室內禮拜。時常有人在公共場所就乾脆拿出禱告墊跪下來,而旁邊的人都不以為意。主人有時候也乾脆拜倒在地,讓客人欣賞他有多敬奉阿拉。

在這種宗教傳統和儀式之下,整個沙烏地自國王以下每個人的選擇都和宗教脫不了關係。但當神職人員自己都產生分歧時,宗教也就無法為社會指引共同的道路。現在的沙烏地人除了被電視和網路上的各種思想不斷轟炸之外,神職人員內部的鬥爭更是嚴重。

近年來,資深宗教領袖開始就男女混雜的問題批評國王和其他宗教學者。二○○九年,資深烏理瑪謝提教長(Sheikh Sherti)因為批評阿布都拉國王科技大學採取男女合校而被國王撤職。國王的御用烏理瑪們附和國王說,先知本人也和女人同處一室,而且還讓沒有親屬關係的婦女幫他洗頭。緊接著,聖地麥加的「促進道德和防範罪惡委員會」(Committee for the Promotion of Virtue and the Prevention of Vice,又稱為「海亞」〔Hai’a〕)分會主席甘迪教長(Sheikh Ahmad Qasim al Ghamdi)也跳出來,他不只支持男女混雜,還下令「穆塔瓦」(Mutawa’a,即宗教警察)不要干涉。這引來王國地位最高的教士「大穆夫提」(Grand Mufti,大教長)介入,警告甘迪教長不要對非屬自己職權的宗教事務發言。

這種意見不合登上了媒體,成為全國性的話題。在宗教保守派的壓力下,利雅德的「海亞」總會主席在某個星期天晚上突然把麥加分會主席甘迪教長撤職,然後話題又變成為何國王指派的人會把為國王辯護的人撤職。阿布都拉國王也注意到其中的矛盾,然後事情越弄越糟。甘迪教長被撤職後不到幾小時,「海亞」又發表聲明取消撤職令:「今日所發出關於某些海亞分會職務異動的消息,特別是有關麥加和海爾(Hail)的分會,是不正確的。當局已要求報社不要加以刊載。」

但已經太晩了。撤職和取消撤職的消息成為大新聞,不只在網路和電視上,連國家控制的報紙亦然。憤怒的保守派包圍甘迪教長的家,要求要和他的女眷「混雜」。教長據說收到許多憤怒的簡訊,抗議者還到他家牆上大肆塗鴉。甘迪教長堅決不肯讓步,他破天荒上電視為自己辯護,告訴沙烏地同胞說:「許多人想過得比先知更嚴格,這我沒有意見,但這些人是狂熱分子。我只想說出真相,男女之間並不是在打仗。」

宗教體制內部已經展開公開論戰,但整個體制更受到基本教義派和溫和派宗教學者的外來攻擊。在光譜一端的溫和派代表之一是沙爾曼教長(Salman al Awdah),他曾是激烈的基本教義派,一九九○年代曾因強烈批評政府坐過牢。後來他的觀點溫和化,轉而幫忙政府勸告沙烏地年輕人不要投向恐怖主義,更獲准每週主持一個廣受年輕人歡迎的電視節目。這些年輕人想過真正虔誠的生活,不喜歡資深烏理瑪的教令只重視儀式和繁文褥節。

沙爾曼教長年約五十,留著黑色大落腮鬍,銳利的眼神透過圓框眼睛看著質問他為何改變宗教觀點的人。「我只改變了一點,」他說。「我變老了,我的思想也更有邏輯了。」這位前宗教極端派已成為多媒體寵兒,除了電視節目,他還經營網站(IslamToday.net)、寫報紙專欄、出錄影帶、寫書和演講。教長對許多當代問題和新型態的誘惑提出看法,他也批評社會現象,同時也批評紹德王室及宗教當局。在一次星期五的節目中,教長就批評整個王國的教育系統是個大失敗、指控政府要創造高科技革命的新計畫大而無當、抨擊宗教領袖們只想蓋清真寺而不願為窮人蓋診所。「沙烏地社會的步調太慢,又亳無規劃,」他對來訪者說。「所以改變只能是自發的。而我的計畫就是教導年輕人要真誠,彼此和睦相處。如果我們能改變年輕人,他們就能改變國家。」

在光譜另一端是位極端保守的伊瑪目。他並不活躍於公眾舞臺,但也因此有自由做更尖銳的批評。這位要求匿名的伊瑪目過著一種刻苦禁欲、捨己為人的生活。他開一輛破車,一襲褐色「索布」(thobe)露出腳踝以示簡樸。在家中接待訪客時,他一定要親自奉上咖啡和茶以實踐好客之道。伊瑪目的書房從地板到天花板都是書,他皓首窮經以求伊斯蘭的真義。他那捲曲而從不修剪的黑色大落腮鬍是保守派穆斯林的正字標記。他拒絕和我握手,卻願意和我討論伊斯蘭教義並企圖說服我轉信。他這樣總結自已的信仰之道,也如此教導他人──「信主之人明白此生苦短故求來世永生。有些人則誤以為此生之外別無他有,所以會腐化墮落。」

伊斯蘭信仰還能團結沙烏地阿拉伯嗎?_img_1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本文節錄自:《中東心臟:沙烏地阿拉伯的人民、宗教,歷史與未來》一書,凱倫.伊利特.豪斯(Karen Elliott House)著,梁文傑譯,八旗文化出版。

圖片來源:pixabay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