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不必去學校上學之後,小福的睡眠整個放鬆,沒有起床的憂慮感,也沒有作業壓力,兩個月後胖了三公斤。
一直以來我兒子的體重都在成長曲線的百分之十以下。六下的自學生活,睡飽飽、吃太好,瘦子小福長肉了。腿、臀整個粗壯起來,大家都說他臉變圓,他發現自己腰部的肉也長出來了。
「媽媽,我不要吃第二碗,我怕胖。」
「不會啦,你傻瓜,這時候你累積一點肥肉,國中的時候才能用這些肉肉抽高啊!」這是沒有科學理論基礎的說法,是婆婆媽媽一般的口傳心得。
小福是吃得下第二碗飯的,但他不是重口欲的孩子,不吃也沒關係。但,如果我再說:「沒吃完我很難處理,拜託你吃一下,媽媽就不用處理剩菜。」通常他會乖乖把剩下的菜吃光。這一點他很好說話。小福在飲食和服裝上,都沒有堅持,我說吃什麼就吃什麼(除了他不愛的海鮮和薑和香菇和青椒和苦瓜⋯⋯咦?其實也滿多不吃的東西。)在衣服方面也隨便,我說穿什麼他就穿什麼,完全沒意見。
服裝沒意見,但身材可不是!
腰上出現了肥肉他自己不太能接受,畢竟過去十一年來,他一直都是個瘦子,彎點腰看到自己腹部可以擠出一塊肉,竟然在意得不得了!
我說:「那又不是多肥,是正常的肉啊!」
小福:「哪有,我以前都沒有這樣!」
他最近也不喝湯了,因為以前我曾經嚷嚷叫著:「啊,我不能喝湯,我快胖死了!」是的,我愛喝湯,每次都要喝兩碗以上,豐富的菜飯加上湯,每一餐都吃得太飽足,若不節制,胖起來的速度是很快的。所以我常一邊喝湯一邊不甘願地克制自己,這些怕胖的哀號都被他聽進去了。
「兒子,你喝湯沒關係,你根本不胖!」
「那你為什麼不喝!」
母子兩人為了肚子上那一小坨肉算不算胖?爭論了幾次,沒有什麼共識。
某天他開始在休息的空檔做仰臥起坐和伏地挺身⋯⋯他會跑過來跟我說:「媽,我剛做了五十下仰臥起坐,不很難耶!」或是叫我過去一下:「媽,你過來看,我伏地挺身這樣算標準嗎?」他向我表示會自己做運動來減肥。
當然好啊!管他有沒有肥?練體力、練肌肉當然很好。
但小福覺得這樣還是很不夠,他要求我一定要在下午四點帶他回學校,他要跟放學後的同學留在籃球場上打球。原本一週計畫去二次,這個月要求週三還要加場次,每次打球都打到同學走光了才離開,至少一個半小時。
孩子愛運動,怎麼能不配合?所以今天中午從修車廠回來後,匆促吃過午飯,馬上奔到學校,在烈日下打籃球。我送他去學校,再返回家裡午睡,直到他打公共電話叫我去接他。(兒子在運動,你在睡覺,媽媽你怎麼可能瘦下來?)
一上車,兒子看著我,他那被太陽曬得紅紅的臉和打球後明亮的眼神,以一種深思熟慮的語氣跟我說:「媽,你看我這樣的計畫好不好?我打算每天做一百下仰臥起坐⋯⋯」
我:「一百下?嗯,一百下會不會太多了?」
兒子:「不會啊,一百下一下子就做完了。可以啦!然後我再做十五下伏地挺身。嗯,因為伏地挺身比較難,所以十五下。」
我:「好,很棒!我會盯著你。」
兒子:「還沒完,仰臥起坐一百下是第一天,每天再增加十下,第二天就是一百一十下,第三天是一百二十下,以此類推。伏地挺身就每天多做一下,所以就是十五、十六、十七這樣增加。」
我:「真的嗎?這樣會不會太多啊?兩個星期後就二百多下了耶!」
兒子表示他反正就是以此為目標,先做再說。一個小男孩真的想做什麼事,他做得到嗎?我倒是要看看。
媽媽我最欠缺的就是持續性的毅力了,我的人生中充滿了對自己的姑息,對目標的偷懶!希望我兒子不要遺傳到我這種三分鐘熱度,那只是難以自我提升的暫時激情。如果孩子能一直保持追求目標的持續性,我會很感恩上帝給我一個比我還棒的孩子!
兒子又說:「還沒講完,像這樣一百下加十五下,一天要做三次。」
我:「啊?那太多了!你做不動啦!」
兒子:「哪會,昨天你洗澡的時候,我已經做三次了。」
我:「真的假的?」
兒子:「我騙你幹嘛,做完好累,我一下子就睡著了。所以我覺得拚命做運動,也可以讓我早睡。」
唉呦,小孩也是很會想、很會安排生活的!
最後我回答他:「好,媽媽要跟你一起消肚子肥肉,我們要一起加油。」
充滿鬥志的母子,從學校回家的路上,兩人眼中都浮現了身材健美的遠景⋯⋯
本文節錄自:《沒有學校可以嗎?》一書,徐玫怡著,大塊文化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