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從民國五十九年就開始涉足傳播業的和信集團,從去年開始聲勢驚人的「動」了起來。先是在八月份,一舉以近十五億五千萬的「天價」,標下職棒八至十年的轉播權。接下來在新聞局開放的有線電視系統申請執照,更是一路過關斬將,得到九家籌設執照。
若再加上代理的Discovery、CNN、MTV,還有所屬的緯來電影、日本、購物及將要開播的體育台,一轉開電視和信就占有七個頻道,其企圖心似乎不言可喻。
和信傳播經營的方向分為三大類:行銷廣告、系統經營,及頻道經營,其中後兩者分別是屬於有線電視硬體工程及軟體節目。採取「軟硬通吃」的方式,再配合已經有二十五年以上的廣告行銷經驗,要成為有線電視霸主似乎是指日可待。
不只為做生意
但是這樣的美景卻在今年一開年就踢到了大鐵板,在台北市五區的有線電視系統審查中,申請的四家系統「全軍覆沒」。沒多久又傳出,辜濂松要辭去台北國際社區電台(ICRT)的董事長一職,原因是他想要減少英語節目的比例卻遭到反對。
和信傳播企業關係室經理鍾攸敏首先明白的表示,ICRT直屬於辜濂松。而對於台北四家系統業者審議未獲通過,主其事的行健電訊總經理嚴正隔天召開記者會說明,將會提出覆議,覆議不成就提行政訴訟。
由於和信一方面是強勢的頻道供應商(職棒轉播權),同時又積極搶占通路(有線電視系統),外界質疑將來恐怕有壟斷之虞。
「如果只是要做生意,對和信來說不必了。」和信傳播集團總經理葉文立強調,他們並不是只把有線電視當成賺錢,而是為了加速形成「區域性文化生活圈」。
他指出,「今年最大的遊戲」。總統選舉,幾乎每個有線電現都在做相關節日,和信傳播除了接受廣告委託外,「一點影響力都沒有,怎麼能說我們想去擠壓或壟斷市場。」葉文立對這一切,也只能自我解嘲:「基本上,人只要長得高一點就渾身都是弱點。」
然而這些弱點是否會對和信這個巨人造成什麼樣的影響,似乎仍需要時間來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