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台大幫打敗中研院幫 前國發會主委「管爺」當選台大校長

每年掌管500億經費,台大新校長出爐!

謝明彧
user

謝明彧

2018-01-05

瀏覽數 30,400+

台大幫打敗中研院幫 前國發會主委「管爺」當選台大校長
 

今天(1月5日)傍晚,臺灣第一學府台大的新任校長正式出爐。經過2個多月的激烈競爭,原本呼聲最高的中研院副院長周美吟意外落選,最後是由最受學生歡迎的台大財金系講座教授管中閔獲選。

這次進入最後決選的五位候選人,分別是周美吟、台大歷史系特聘教授陳弱水、台大電資學院院長陳銘憲、台大行政副校長張慶瑞、管中閔。

由於在先前的校內模擬投票與第一次初選中,最被看好的繼任者,依序是陳弱水、周美吟、管中閔。沒想到最後竟是排名第三的黑馬獲勝,有點出乎意料。

雖然管中閔以黑馬之姿勝出。其實,在模擬選舉中,他卻最受學生支持,提出的變革政見,也獲得許多委員肯定。

擁有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經濟學博士學位的他,曾任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所長,也是中研院院士,但因為曾經砲口對內批評過中研院,所以在此次校長選舉中,並非「中研院幫」,反而是屬於「台大幫」。

台大幫打敗中研院幫 前國發會主委「管爺」當選台大校長_img_1

(圖/取自台大學生會臉書)

所以這次的台大校長競選,被喻為是台大幫與中研院幫之爭,最後是台大幫獲勝。

令媒體不解的是,管中閔當選後,並未出來對苦苦等候的記者說話,也不接電話,反而選擇在臉書發表感言。

他在臉書中指出,我相信,這次遴選所選擇的,並不是我個人,而是臺大與臺灣高教必須變革的起點。

為了踐行學術自由與大學自治之信念,他正式宣布,恪遵臺大校長遴選委員會組織及運作要點第十三點的規範;自即日起不參加任何政黨、黨派活動。

管中閔強調,遴選已經落幕,臺大即將重新出發。

這也宣告著台大將開啟「管爺」的新領導時代。

(圖/管中閔當選後,只選擇在臉書發表感言)

台大校長選舉之所以廣獲重視,不只是因為台大是臺灣的最高學府,幾乎等同臺灣高教的門面,不只被認為是臺灣高教的領頭羊,掌握發聲權,更培養出多屆民選總統、產業界大老、科技業董座,在學界與產業界都深具影響力。

另外,台大有將近3萬2000名學生,每年掌握189億預算,加上台大醫院每年超過300億的收入,可說是最有錢的學校。

遠見訂閱贈西堤餐券2張,知識與美食一次滿足!優惠組合價$2,880,立即訂閱>>

換句話說,誰當選台大校長,等於掌握近500億經費,也將擔負起台大甚至整個臺灣高教下一階段的變革責任。

管中閔治校理念:變革,是台大唯一的出路


其實,去年11月底,台大曾舉辦「校長候選人治校理念說明會」,每位候選人都公開發表治校理念與未來可能作為。

其中,管中閔就是以「台大2028—未來大學,驅動未來」為理念訴求,認為台大雖是高等教育的首選,卻面對各界對教育競爭力、人才競逐、研究創新及國際學術地位的質疑。

他以國際排名及學校經費切入,建議台大應在系所結構、教師評鑑方式及學生學習環境作出改變,並提出「變革」是台大唯一的出路。

台大幫打敗中研院幫 前國發會主委「管爺」當選台大校長_img_2

(圖/管中閔治校理念:變革,是台大唯一的出路;取自台大學生會臉書)

管中閔首先提出「亞洲旗艦計畫」,強調面對全球化及少子化浪潮,造成臺灣不可逆的階層出走及人才流失,台大必須積極佈局亞洲高教市場,並以C School(思考未來)、U School(連接國際)及T School(立足臺灣、終身學習)作為三大面向。

C School是亞洲旗艦計畫的創意平台,目標為培育不同背景的學習者,認識不同文化、思維及亞洲的產業與環境。當時他表示,若成為台大校長,將在一年內成立團隊,邀請全校教職員、學生和校友共同參與討論、激盪,共同規劃台大2028藍圖,也將是臺灣高教的未來藍圖。

U School則是國際分校園區,結合台大與台大系統的資源,與國際名校深度合作,成立合作學院或設立分校,以建立台大新的國際品牌。

T School則是人才基地,成為台大學生與校友的終身學習中心,推動延伸教育與開放學習,鼓勵校友工作後重回校園學習新專長。

C School、U School及T School是以台大目前既有基礎往上發展,包括台大創新設計學院、國際學院及進修推廣學院。

對於受到詬病的教師評鑑制度,管中閔則提出「非線性獎勵制度」,以學術貢獻、產業價值作為評價標準,而非論文數量,並以多元和國際標準鑑別卓越研究與貢獻。

未來還要積極參與國際市場人才競逐,調整延聘制度、增加彈性,並提供具競爭力薪資、科研經費與其他待遇,同時以專案爭取資深傑出人才和團隊,也將鼓勵校院系主動爭取資源上合作,以具競爭力的整體政策方案,讓制度配合人才,而非人才遷就制度。

而各校在意的經費方面,管中閔計畫爭取高教經費,彈性使用校務基金。爭取高教經費與校務基金使用彈性,並推動「台大投資基金」投資臺灣新創、創造未來資金循環活水,作為未來台大經費使用的政策方向。

並積極投入募款,擴大募款專責辦公室,並善用校友資源、拓展募款網絡,另於增加收入來源面向,將以推動在職教育、延伸教育及全額付費國際學生作為執行方向。

管中閔預計將於今年2月上任,任期為四年,他將一一兌現競選的承諾。

(首圖/取自管中閔臉書)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