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冷暖自知:為什麼薄荷嘗起來涼颼颼?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17-12-20

瀏覽數 26,250+

冷暖自知:為什麼薄荷嘗起來涼颼颼?
 

難易程度 ❶❷

夏天到了。除了吃霜淇淋以外,薄荷也是棒棒噠!為什麼含有薄荷的牙膏或沐浴露使用後會給人清涼感呢?

薄荷或含有薄荷的洗漱用品或者食物,即使是在常溫甚至高溫時,都會給人帶來涼颼颼的感覺,譬如摩洛哥常喝的薄荷茶,那麼燙,而且有時要加很多很多糖,但還是會有涼涼的味道。這種涼涼的感知是因為薄荷裡的薄荷醇(menthol)。

實際上想一下「涼」這種感知是很有趣的。如果你一口含了一個冰塊,包在嘴巴裡,你舌頭和嘴巴立馬就麻了,一直含著不動,不一會兒就會覺得很痛。吃含有薄荷醇的東西,舌頭也會覺得涼颼颼的,但一直放在嘴裡面就不會痛。

人之所以會感受到溫度的變化,熱的還是涼的,是因為在所有負責感受和傳遞冷熱的神經細胞裡有一種叫TRPM8的感受器。TRPM8是一個電壓控制離子通道蛋白。用人話說,這玩意兒是個蛋白質,作用是在神經細胞膜上當一個上了鎖的小門(離子通道),當溫度變低時,這個門就會被打開,允許鈣離子Ca2+進入細胞。當陽離子Ca2+進入細胞後,形成電流,然後會沿著神經細胞傳遞到下一個神經細胞,不過這個中間過程就複雜了,在此不提。

但外界溫度的改變不是能讓TRPM8開門的唯一因素。薄荷醇也可以在常溫下啟動它。薄荷醇碰上這個蛋白質之後,這個蛋白質做的門會變形,導致門打開,然後鈣離子就可以進去了。實際上,科學家是先發現薄荷醇,然後發現這個蛋白質對薄荷醇有反應,才發現這個蛋白質在涼的感知上的作用。這樣,在吃薄荷時,薄荷醇將舌頭上的相關神經細胞啟動,所以產生了涼的感知。

除了薄荷醇,桉油醇2和人工合成的超強致涼物icilin 3,也能讓人和動物感受到涼的感覺,比薄荷醇強二百倍。

實際上感知熱(溫度升高)也一樣有相對應的門(離子通道),叫TRP-V1,也是通過讓鈣離子通過來傳遞資訊的,但是鈣離子是從裡面往外流,而不是從外往細胞裡面流。辣椒裡的辣椒素(capsaicin,又名辣椒鹼) 就是靠直接與TRP-V1作用,產生「熱」的感覺。

最後,薄荷醇還對炎症有作用,這個想必很多人都深有體會,特別是喜歡用茶樹精油來祛痘的女生。實際上痘痘除了有髒東西在裡面,還有就是旁邊會有一圈紅紅的,甚至會產生炎症惡化。學過基礎醫學就會知道,發炎(inflammation) 有五個主要跡象:熱、紅、腫、痛和功能障礙。而薄荷醇至少可以舒緩「熱」這個跡象,進而可以舒緩炎症。當然,沒有薄荷醇,直接冰敷也是可以的。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風吹過,會感到涼爽,是因為風帶走了皮膚上的熱,並加快了皮膚上水分的蒸發。蒸發便會吸熱,所以皮膚會感到涼。所以,薄荷醇所帶來的涼颼颼的感覺的原理和吹風帶來的涼爽是不一樣的。

早在二十年前,研究人員就發現,即使喪失了嗅覺的病人,還是能夠「聞」到薄荷味,這是因為薄荷味並不是通過嗅覺感受器聞到的,而是通過鼻腔內的感知冷熱的神經細胞而感受到的。感知冷暖實際上不該屬於傳統五種感知的任何一種(如嗅覺、味覺或是觸覺),而是專門屬於冷暖感知。

在此想強調,五覺之間的界限可能沒有你感覺到的那樣涇渭分明:嘗到的不一定都是「味道」,還有「溫度」。

冷暖自知:為什麼薄荷嘗起來涼颼颼?_img_1

本文節錄自:《大腦密碼大探索:1500公克的宇宙》一書,趙思家著,遠足文化出版。

圖片來源:pixabay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