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非常娛樂,非常文化

孫秀惠
user

孫秀惠

1995-12-15

瀏覽數 11,900+

非常娛樂,非常文化
 

本文出自 1996 / 1月號雜誌 第115期遠見雜誌

小紅是中國廣州一間成衣廠的女作業員。每天從她手中做出上千件T恤送到世界各地。不過小紅如果知道這些質料相同、圖案略有變化的棉衫,在美國中部郊區大賣場三件賣十美元,到了紐約市中心的Hard Rock餐廳,變成一件十四美元,而在洛杉磯的環球影城,可以要價六十美元,還有人排隊等著購買,她可能會大吃一驚。

問一位排隊買六十元T恤的二十歲大學女生;為什麼願意掏腰包?她的回答也許更讓小紅不解;「我買的是整座城市。」

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曾說:「下個世紀,世界經濟、文化、資訊最重要的競爭單位,不是國家而是城市。」然而,什麼是二十一世紀城市競爭力的指標?除了金融中心、營運中心、媒體中心,一件小小的T恤,提供了另一種思考的角度:

附加在昂貴T恤之上的,其實是一種超越個別商品的城市魅力--娛樂文化。

去年有兩百二十萬以觀光為目的,停留天數少於一週的旅客造訪洛杉磯市,為這個城市帶來了九十三億美元的收入,提供了二十萬個就業機會。其中多數人就像來自日本的小松一家,到此的目的,是為了隨著人群擠在充滿明星傳奇的街道上,在星球餐廳等上一個小時,吃一客口味不甚了了的午餐,,並在短短停留的幾天之內,花上三千多美元購買一切令他們想起到過影城洛杉磯的紀念品。

他們下個年度的目標,則是到另一個「也能花錢花得很有趣」的都市度假。

這家人是現今一股龐勢力的小縮影:

每年,全球有五億兩千多萬人次的旅遊人口,其中超過四億人在選擇行程時,手頭候選的名單不是國家,而是一個個的城市。他們帶動了世界最大的產業--城市觀光業,一年生產總值將近三兆美元,幾乎占了全球生產毛額的十分之一。世界旅遊與觀光協會估計;到公元二00五年,這一龐大的族將可以創造一億四千多萬個工作機會,更重要的是,他們都等著尋找花錢的理由。

創造城市的故事

哪個城市愈有能力開發追新世紀產業的金礦,就愈能在下個世紀建立舉足輕重的角色。而如何讓人花錢花得很有趣,正是挖掘金礦的要訣。

美國的奧蘭多市,顯然就是這樣一個城市。

在景氣蕭條的九0年代末期,奧蘭多市,保持了全美數一數二的低失業率,與從不間斷的人潮。它的祕訣在於:找到了令人快樂的主題。

奧蘭多被形容為「本身就像個大遊樂場」;從城中到處紅橙黃綠的建築、街邊的雕塑到聳立的大摩天輪,「甚至連某些路燈的造形,都在說著同一件事;遊戲、遊戲、遊戲。」一位遠從澳洲帶著小孩來訪的旅客指出,「這種氣氛讓人跟荷包都很放鬆。」

日本多摩大學經營情報系教授星野克美指出:後工業化社會,消費行為往往不是為了商品本身,而是為了商品代表的情境。同樣的概念也可以應用在城市行銷上。「城市要有吸引力,必須創造自己的故事,並且讓人可以藉著消費在當中扮演一角。」他說,「換言之,未來愈成功的都市,將會愈像個有戲碼的大型劇場。」

另一個例子是美國的拉斯維加斯市。力圖從賭城擴展成一個從九歲到九十九歲都可以玩樂的城市,他們選擇的主題是「童話」。道個選擇讓拉斯維加斯的觀光收入,在過去兩年增加了三0%。

「當來到這裡的人,每個都想把城市穿在身上,你就知道這個城成功了。」當地的一名藝術家表示,他的奇特螺旋體雕塑在去年翻製成怪帽子,結果成為搶手貨。

奧蘭多與拉斯維加斯的的仿傚者,日前已出現在各大洲。

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在該國「公元兩千年宏願」的大目標下,除了想成為東南亞政治中心之外,亞洲區域內龐大的旅遊消費人口,也是該城市下個世紀的重點目標。

一個耗資一億五千多萬美元的主題公園「聯合世界」即將在明年開幕,吉隆坡市政府企圖藉之在當地創造出一片數百公頃的「主題消費區」--餐飲、商店街、戲院、旅館、文化廣場……,都是以「多國文化」為訴求。最重要的,當然是藉此為吉隆坡每年增加三百萬的人潮。

追求深度的美與精緻

不過,並非只有遊樂園式的主題,才能吸引城市的觀光消費人潮;藝術主題同樣是目前城市娛樂文化行銷的利器。

趨勢觀察家奈思比指出:二度文藝復興正在全球的各大都會產生。

這一點從全球五大洲博物館參觀人潮,現在每年超過八億人次;紐約百老匯劇院近年賣出的戲票數目,比該市洋基棒球隊和大都會棒球隊售出的門票還多,就可以窺見一斑。

更重要的是,藝術已成為促進城市經濟力的要素。

巴黎的龐畢度藝術中心,加上羅浮宮每年達一千五百萬的參觀人次,是維繫巴黎市財源收入的靈魂。

《造山者》拍出台灣半導體的人情與選擇,7/31空中沙龍帶你聽見幕後真實|立即報名>>

眾所周知,倫敦西區戲院待到夏季,約有七成的戲票是賣給觀光客;聖誕節前後的維也納歌劇院和愛樂廳,場場表演擠滿了從美國、日本遠道而來的遊客。而「悲慘世界」去年在新加坡接連演出十二週,締造了七百多萬美元的票房紀錄,前來共襄盛舉的人,八0%都是新加坡以外的亞洲人士。

追求深度的美與精緻的經驗,已經逐漸取代走馬看花式的城市觀光。不只歐美國家如此,新興的亞洲亦然。

今年六月「劇場魅影」在香港演出,台灣各大旅行社紛紛出團香江,「坐飛機去看戲」已不再只是日本人的專利。

香港很早就意識到藝文活動在新興亞洲的市場能量,打出了「香港藝術節」,目前儼然已是日本之外,另一個亞洲重鎮。

「而且,賣出一張門票的同時,通常還意味著這個人會順便到中環消費五、六袋商品。」這是最讓當地一名行銷企畫人員興奮的好處。

由藝術帶出來的經濟光暈效果,已成為許多城市規畫硬體建設時考慮的重點。

城市的永續經營

美國的克利夫蘭市,最近花了九千萬美元興建完成一座搖滾音樂博物贈,為的就是以搖滾樂為主題的城市活動與商品,預估將可為克利夫蘭每年帶來九千萬美元的淨收入。

今年七月一日清晨五點,德國柏林國會大廈前,已經聚集了一萬五千多名來自德國與歐洲各地的群眾。他們等待的是舉世注目的「包裹國會」的揭幕式,以及接下來在廣場上一連串以「新世紀狂潮」為主題的勁歌、熱舞與藝文表演活動。

短短數天內,近百萬的參觀人潮擠滿了全柏林的大、小旅館。鄰近的幾條商圈大道,商店延長營業到晚上十點鐘,仍然擋不住往來的人潮。

法國「世界報」(Le Monde)形容這是德國近年來最大型的藝術與城市公關結合的活動,而且「超乎平常的歡樂與感性氣氛,帶來了超乎尋常的消費欲。」活動的成功,令德國其他城市也躍躍欲試。

當然,娛樂文化活動對城市經濟的影響力,絕不僅是帶來一群跨洋而來、買票人場、上街消費的群眾而已。

台北市都市發展局局長張景森認為,下個世紀,城市的生命力全賴服務業如金融,與高附加價值的產業來維繫。想吸引這些產業的進入,娛樂、文化活動的提供不可或缺。

歐洲「汎歐行銷」公司曾對德、法、義、英、荷五國的企業進行調查,七二%的公司都認為,城市是否擁有良好的娛樂、文化環境,是其公司選擇設立點的重要考量之一。

德意志銀行紐約分行經理史奈德指出:「城市娛樂文化背後所代表的創意精神,是服務業所不可或缺的。」

「許多蕭條的城市以為它們失去的是工作機會,其實真正喪失的是創造力。」即將負責為紐約洛克斐勒中心改頭換面的建築師史登也指出,藉著發展娛樂文化競爭力,一個城市可以不斷培養其創意;透過城市主題的建立,找到利基、保持活力,「這是有形收入之外,最大的利潤,也是永續經營的要訣。」

最吸引人的還是人

巴西的聖保羅市歷經了八0年代的蕭條之後,如今也是企圖藉由重尋城市的娛樂文化主題來扭轉頹勢。經過當地各界集思廣益之後,推出了「陽光文化」做為訴求一連串的陽光藝術節、陽光慶典、陽光保險(市政府賠償旅客看不到陽光的損失)陸續推出之後,最明顯的成果,就是旅館住房率較兩年前提高了二0%。「更大的收穫,則是許多人重新相信;這個城市在未來具有競爭力。」該市議員羅山度指出。

即便是一些得天獨厚的城市,也不敢忽略持續創造新的吸引力。

倫敦這兩年極力要成為歐洲地區的非洲藝術活動中心;巴黎重新翻修香榭大道的工程今年才告完成,為的也是讓巴黎風情的招牌菜,永遠不會過時。

不過,無論城市採用了什麼樣的主題,從成功的例子來看,最吸引人的娛樂文化就是「人」。

世界觀光協會在兩年前曾對歐、美主要觀光城市的觀光客做過一份調查發現:七成以上的受訪者指出,一個城市最吸引人的地方,是能提供許多「免費的快樂」--輕鬆的坐在廣場上看過往人群,或擠在人群當中四處逛。

有趣的是,越是被形容成不花錢也快樂的地方,人群的消費興致就越高。

「歡樂的人擠人氣氛,是五百個頻道的有線電視,或是百萬名畫所無法提供給現代人的。」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紀念品部經理盧爾,面對比博物館內部還要人滿為患的紀念品店、餐廳和館前廣場,有感而發。問題是,城市能提供哪些具有歡樂創意的人擠人妙方?

未來,坐在博物館台階上,微笑舔著冰淇淋微笑的觀光客,將會是成功城市的標誌。至於如何聚這些微笑面孔,就看它是否能有非常娛樂所營造出來的非常文化了。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